“我只向美好的事物低头”。
是的,我只向美好的事物低头。热爱生活的人,眼睛所到之处,美无处不在。晨炼路上,还没来得及清扫的黄叶铺了一地,我不忍踩踏,下意识的绕道而行。落叶归根本是常态,不曾想,在凋零的黄叶面前,我却惆怅叹息。如黛玉葬花一样捡起一片片落叶,轻轻的放在干净的地方,宽慰地对它们说:“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整理落叶的时候,也会情不自禁的叹息生命的轮回:“侬今葬花谁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在秋风秋雨的裹挟下,在晨雾弥漫的山野间,霜降人间。黎明十分,车盖上覆了白白一层,我窃喜着立即给那些还迷恋被窝的小主分享。他们一个个欢呼着,挣脱温热的被窝,推窗赏景。冬日的山色彩成熟,层林尽染。红的似火,绿的如黛。远山近水,色彩自然,勾勒有度。这样的美景,你无法用相机完美定格。相机过于局限,装不下山河美景;你也无法用很多的词汇来表达,美在眼睛里,在心里,在自己的感受里。热爱生活的的人,生活是美的。十三楼电梯停下了,奶奶带着三四岁的孙子下楼。孙子说着词语“下楼”,要奶奶用反序词对,奶奶说“楼下”。孙子又说“牙刷”,奶奶故意不对了,要孙子答出来。孙子的反序词积累得不少,说了一串两个的,又说三个字的反序词。我听着,以为三个字的会难道这孩子,谁知她自言自语的说了几个。我忍不住称赞孩子厉害,小小年纪懂这么多。这一幅祖孙二人的和谐图景,让人看到了其乐融融的共享天乐图。
小城不大,车辆却多得遍地都是。出租车,私家车,公交车,滴滴车,网约车……数不胜数,使狭窄的街道更加拥挤。然而,尽管人多,尽管上下班很堵,人们都在遵守着交通秩序。车辆每行到斑马线时,即使没有红绿灯,也会停下礼让行人。哪怕偶尔有人闯灯,车辆们也会以人为本,不急不催,这难道不是一幅遵守与礼让的美景图吗?冬日暖阳难得,贵州山区,太阳金贵,冬天的太阳更是物价之宝。每遇冬日暖阳,老师就会提醒孩子们开窗通风,走出教室,去外面寻找冬日暖阳下的欢愉,缓解沉闷压抑的情绪。有时,老师也会冒险的带着孩子们逃出学校,去隔壁的园子里寻找生活。在他们开心的表情里,老师读到了教育的值得。教学不应该只是教室里的事,不能把书本作为唯一的教材。哪怕风险,哪怕辛劳,当孩子们收获比书本更多的见识时,当家长们一连串的踊跃支持时,老师在教学中找到了教学的成就感,这又怎么不是师生间教与学的美丽图景呢?
眼中即景。我时常教导孩子们说,热爱生活的人,只有当你真正走进生活,你才会发现生活的美,也才会领略美的意义。一起参加冬季运动会,孩子们在合作中更加团结。也因为一次次的团队活动,班级凝聚力更强,它比老师反复的说教管用多了。那天要上台领运动会团队奖状时,一个平时不很出众的娃娃,主动提出要去领奖状,我答应了他。看着他代表班级在领奖台上自豪的模样,我知道我的决定是对的。我给了他机会和自信。试想,如果我一定要班干部去领奖,对这样名不见经传的小男孩会是怎样的打击?保护孩子的自尊,尊重他的选择,这是因材施教的范例。这个,春秋时期的教育家孔子就有先见之明。这个高危时代,学生的安全胜过了老师的生命。决定带孩子们出去一次,我谋划了很久,也鼓足了很大的勇气。在班上千叮呤万嘱咐铺垫了不说,还请了家长帮忙看队。直到最后一个娃娃进了校门,保安关好门的瞬间,我悬着的心才落了下来,也才敢在群里告诉家长们我这一“壮举”。不过,我知道这样的冒险值得。哪怕眼前即景,身边即景,要训练孩子们写景的文章,闭门造车收效甚微。不走出去,无法感知什么叫“微风拂面”,也不可能知道,由于气候原因,十一月底了,最后一波丹桂是如何傲雪凌霜,飒爽英姿的。大自然太美,它需要我们亲身体验,亲自感悟。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告诉我们,与其在课堂上花几节课讲授自然如此壮观如此美丽,不如带孩子们亲临自然,让他们用眼睛去观看,用心灵去倾听。让他们也发自内心的说:“眼中即景,身边即景。”热爱生活的人,一切皆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