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很多同行为所谓的政策焦虑不安,我想说:
有“优劣”,有“竞争意识”的存在,就有“更好”,“变好”的需求,就有市场,就有发展的空间……
国家的宏观调控,出心一定是促进公平化,打击治理校外培训乱像,只会让校外的培训变得更加规范,一定程度上遏制教育逐利的现象,教育本来就不应该成为资本获利的战场,努力让教育回归教育。
同时,不论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角度,还是物竞天择的自然规律,还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角度……补差培优永远存在,你追我赶才有生机。大众化的公办教育无法满足这样的“竞争”需求,民办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补充,所以市场依然在,也没有变小。“此消彼长”在变革期间表面上看相对会有,同时也都是发展路上正常的现象。一定程度来讲,在一段时间内可能校外培训还会迎来一个爆发,一个空前的“繁荣”阶段,这个繁荣是建立在“洗牌”的基础之上。
只要你是做“教育”,尊重教育发展的规律,只要你能提供更好的教育产品和服务,你的焦点在教育本身(而非资本运做等),你是持续不断的在为孩子和家长,为学校和老师,为国家和社会创造价值,成为公办教育有效补充,你就有空间,就有未来。做到了以上,同时我相信看到任何政策,看到的应该只是规范,不会有过多的焦虑和不安,正所谓“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一定时间没我们思考的更应该是借此变革之机,如何调整和升级,让成长道路上的自己更具有生命力,成为有价值的自己,为行业,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宏观上:充满希望,未来可期,共勉;
微观上:自己这点份额,我算个“屁”。
——痴人老匡/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