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接触AAR这个词是在我毕业后刚进入项目组的时候,那时候的项目上线成功后,总会进行一轮AAR会议。当时的我不是太明白AAR是什么?不过,每次接触到一个新生事物,我总是希望可以尽可能的去搞清楚,然后通过自己的话再陈述出来,这样,知识就是你的了。
所谓的AAR称之为事后评估(After Action Review),具体的可以自己百度一下,它来自于美国陆军的一套标准操作程序,它是一种方法,一种工具,一种手段,AAR可以让参与成员及时回顾过程中的收获,不论是好与不好的经验。
西点军校有人说,过去25年里,AAR已经彻底改变了整个陆军。
“行动后点评”的意思是说,不管是在训练结束之后,还是在真正的战斗之后,所有士兵和军官要一起讨论这次行动的得失。不看职位高低,每个人必须畅所欲言,比如说下级要直言不讳地给上级指出错误,告诉他哪个地方指挥错了。
这不就是即时反馈吗?这不就是最近十几年心理学流行的“刻意练习”概念吗?美军这个“群众路线”,是付出了重大的代价才学会的——而且把它发挥到了极致。
AAR最早起源于越南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朝鲜战争中美国空军优势都很强,空战交换比能达到5∶1,甚至有时候是10∶1,也就是打掉对方五到十架飞机,自己才损失一架。可是在越南战争期间,美军的F-4明明比越军使用的米格-21性能好,可是交换比居然只有2.3∶1。由于无法承受这样的损失,美军在优势的情况下居然被打怕了,干脆在1968年把空战停止了一整年。
在没有空战的这一年期间,海军想了一个新办法去训练飞行员,而空军并没有采用这个新办法。过去旧的训练方法是F-4飞行员对抗F-4飞行员,这两个飞行员的思路都是一样的,没有针对性,他们不知道米格飞行员怎么想。
而海军的这个新方法有三个原则。
第一,一切动作和结果都要记录在案。第二,训练中的假想敌——蓝军——得有针对性,越真实越好,最好还要让蓝军比红军更厉害。第三,必须进行行动后点评。点评中每个动作都可能受到质疑:当时为什么要做这个动作,你在想什么,如果换个做法会怎么样。
结果一年后重新开始空战,海军的空战交换比从2.4提升到了12.5。空军坚持旧的训练法,他们的交换比从2.3降低到了2.0。
从此之后,这个训练方法向美国全军推广,陆军也开始学习,而且学得很好。现在美军各个训练营地采用最真实的方法模拟敌情,AAR得到了彻底的执行。海军最早使用AAR的训练基地还被拍了电影,这就是著名的Top Gun(《壮志凌云》)。
AAR的基本流程:
AAR的操作流程时间不宜过长,15分钟~2小时之内完成。
1.期望目标是什么?
期望的目标应是不可量化的,例如,版本开发完成,版本顺利转测等等(避免使用量化词)
2.实际结果是什么?
需要引导员,这一步仅仅只是讨论结果是什么,输出实际结果情况,结果也需要具体可量化的数据。
3.产生差异的原因是什么?从中学习到了什么?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方法可使用5W+1H等方式去查找根因,找出实际结果与期望结果产生偏差的原因,通常前两个问题占用25%的时间,这个问题需要50%的时间。
4.下次我们该怎么做?
总结的经验需要SMART化,避免类似下次注意不迟到等事项说明,这种事项无法衡量,任务需要SMART化,目标明确、可完成、有具体时间等;另外分析的任务结果不应太少也不需要太多,抓住问题的80%的动作才是。
AAR的操作方法:
1、做好AAR 的七个原则
只有评估之后,工作才算完成
尽快实施评估
确保完全参与
营造畅所欲言的氛围
使用标准程序
记录经验教训
传播经验教训
2、AAR的基本程序
A. 我们打算做什么?
B. 实际发生了什么?
C. 成功之处是什么?不足之处是什么?有什么改进或创新的机会?
D. 下次我们将怎么做?
实施AAR的障碍:
实践证明,AAR是一个容易掌握且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许多组织却很少做AAR,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1、 嫌麻烦,认为是浪费时间。
2、 怕暴露问题,怕丢面子。
3、 组织缺少持续改进的文化。
那么,什么主题可以做AAR?
AAR可以说基本不限制主题,任何活动都可以使用该AAR进行总结,比如团队进行的版本转测试工作、代码架构质量提升工作都可作为AAR主题来进行,过程中无需带有追责,谴责的态度,更对的是回归经验,总结经验,及在未来避免发生不好的地方,优化好的地方。
以上基本就是AAR的大致流程,在工作中的使用可以避免发生相同的错误,优化改进目前的流程,所有的方法刚开始都是不适应的,唯有完成先僵化,再固话,最后优化的过程,才能融会贯通,如果同意我的观点,请点赞吧,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