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三千,吾爱有三,日月可亲,家人闲坐,你是人间烟火。
——佚名
01
我有很多关于吃的记忆。
《饮食男女》上映的94年,大家高兴的发现工资一下涨了很多,那会儿估计老百姓还不知道通货膨胀是什么东西。
那两年,我爸爸带着我走南闯北的去了很多地方,第一次进故宫,第一次看海……我知道了什么叫做旅游。
95年,麦当劳在武汉江汉路开了第一家店,头一批尝鲜的同学说起吃汉堡、薯条的经历,炫耀劲十足。
小时候的家庭聚会,虽然不会弄的跟满汉全席似的夸张,但菜式、用料,也是无不考究而繁复的。
也许你也有同感,五六十年代生的父母们,在我们的印象里,都是围着灶台转的。
02
去年端午节放假在家。
爸爸手破了,而后听到他在厨房抱怨,说刀子不快,高压锅老断电,还错把面粉当成了大米。
我用盘子底帮他磨好了刀,又翻箱倒柜找出插排给替换上,他才平静下来。
我这才意识到,是不是我该给他搭把手。
于是我提出要帮忙,却被爸爸嘴硬的拒绝了。
从小到大,爸爸都是那个在厨房忙碌的人,以至于我总是习以为常的认为他不会觉得累。
厨房被霸占,他不肯让出。
其他人做的饭,他也总是批评多过表扬。
家里的权威,在厨房里亦如此。
1951年出生的他,其实已经70岁了。
03
牛年春节,朋友圈年饭大赛如火如荼。
中国人的好胜心都体现在这一年中最重要的家宴之上了。
我家的年夜饭,虽然简单,但也足够用心。
有一种观点认为,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和欧美人的冷牛奶三明治的简餐相比,中餐费时费力,加上高油高脂,更是不健康不营养。
我们没有必要浪费那么多的精力在自制餐食这件事情上。
我一直反对这种观点。
煎炸闷炖的不健康早已成为过去,中餐的意义可不仅仅是饱腹,那么简单。
中华儿女的文化传承、血脉亲情,正是在厨房的进进出出、热气腾腾中得以延续的。
不管你去向何方,那位给你做饭的人,那道你久久不能忘怀的菜,已经藏在你的脑海中,记录在你的味蕾里。
家里的味道,是孩子坚强的后盾,如果孩子学会了制作自家饭菜,走到哪里都是家。
04
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下馆子、点外卖越来越普遍。
在家做美食甚至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
自己的孩子出生后,我一直在学习厨艺,只希望能让孩子们能记住“妈妈做的菜”。
昨天是爸爸的生日。
我照着菜谱依葫芦画瓢,刻了几个萝卜字,就有人夸我孝顺。
很惭愧。我做的还远远不够。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哥哥正在厨房忙活,给妹妹做他最拿手的“微波炉牛奶泡麦片”。
相信,等他们长大后,一起在小小厨房里煮美食的记忆,定能成为他们的铠甲,伴随他们一路披荆斩棘,向阳而行。
内心深处的温暖,就是来自家的力量。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