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望着,盼望着,七夕来了,班主任培训的脚步近了。从学校开始让报名参加班主任培训的那一天,我就激动的一中午没休息,赶紧给学校负责人打电话,可能由于午休,当时电话无人接听,心急火燎地就赶紧编辑信息,填表格,最后我终于通过参评资格了,内心对拥有这次培训的机会深感欣慰。
常言道:“一年之季在于春,一日之季在于晨。”我认为“一个假期之季应该就在于培训吧!“
教师平时工作都挺忙的,班主任工作就更为烦琐,特别的是一年级的班主任,时间好像永远都不属于自己,那么通过假期这样难得的机会,可以让自己增长知识,拓宽视野,何乐而不为呢?
今年的班主任培训是在线上举行,2022年8月5日,是我人生的第一次班主任培训,所以一大早我就提前将近一个小时进入直播间,怀着无比愉悦的心情,期待着专家们的精彩呈现。
五天的课程,专家们的讲座,真是让我受益非浅,收获满满。计划六天的学习时间,我花了五天,终于全部学完了,都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果真如此,听专家的讲座,真是一种享受呀! 前三天是集体同步培训,我们所有老班一起同步学习了段股长的《为心理美容,做幸福“老班”》,张胜利老师的《如何智慧进行学生惩戒》,孙波老师的《教育信息化2.0班级管理》,于波老师的《沟通的技巧与艺术》,常立钢老师的《教师如何做研究》,任振华老师的《成长型思维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后三天是异步在线课程培训,每个人可以自由安排学习时间,我学习了赵蕾老师的《核心素养下教学关系变革与高质量学习课堂》,杨卫平老师的《家校共育,让成长更丰厚》,陈嘉玲老师的《种桃种李种春风,育花育草育心灵》,段股长的《双减背景下和谐师生关系构建策略》,李迪老师的《智慧应对学生棘手问题》。
通过这几天的培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第一天上午段股长的分享让我明白,幸福是心灵深处一种奇妙的感觉,不论您是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还是一个卓有成就的大人物,如果您的心灵是安稳的,充实的,满足的,那么,您就是一个幸福者。
避苦求乐是人性的自然,多苦少乐是人生的必然,能苦会乐是凡人的坦然,化苦为乐是智者的超然,去开发快乐的宝藏,快乐就会长久伴随着您的教书生涯。
段老师还给我们分析了“是谁偷走了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他总结为以下几点:一、教师职业的要求;二、来自工作的压力;三、多重角色的重负;四、自我认知的偏差;五、职业个性的冲突。
段股长通过压力小测试,帮我们分析了,教师的压力从何而来?我们应该如何缓解自己的压力,并且告诉我们如何调整好心态:目标调整,心理暗示,心情宣泄,放松训练,有效沟通,建设自己的支持系统,都是调整好心态的有效途径。
生活中、工作中要做到悦纳自己,简化生活,让自己一直幸福感满满。
又通过费斯汀格法则和二舅的故事,告诉我们:问题本身不是问题,怎样看待问题才是问题。拥有好的心态,才是我们最重要的生存法测。
“当我把孩子送到学校,你保证给他怎样的教育?数年以后,你将还我一个什么样的少年?”灵魂的拷问,让我再次认识到:教育,任重而道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与健康同行,让自己拥有好心态,成为学校的风水,与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一起,才是我们一直要追求的幸福。
下午张胜利老师从以下三点给我们分享了作为老班,在新时代如何管理班级:一、为师之道,立德树人;二、管理技巧与主题活动;三、教育智慧与教育情怀。
他说:“班主任的工作具体而繁琐,我们既要具备班主任的基本功,还要有班主任的教育智慧。” 他的分享让我明白:教师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我们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注重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要从情感开始,而不是从知识开始,我们不只要关注孩子今天走得快不快,还要关注孩子明天走得远不远,更要关注孩子每天过得好不好。
作为班主任,我们要有了解学生的能力,要有组织协调的能力,要有走进学生内心的说服力,要有指导班级活动的能力,总之,班主任最能考验一个教师的各项能力。 作为班主任,主题班会是每周必不可少功课,它是一种既省时又高效的教育形式,班主任围绕特定的主题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学习生活、心理健康等方面实施教育,能促进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推动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完善,所以,我们要组织好每一次班会活动。
那么,作为班主任,如何召开主题班会?如何走进学生内心?如何点燃学生激情?如何凝聚班级力量?张老师给出了明确的回答:给学生一些自主,让他去选择;给学生一个机会,让他去体验;给学生一片空间,让他去发挥;给学生一种条件,让他去锻炼。
张老师注重班会的同时,还非常注重班级活动,每个学期每个月都有特定的特色活动,通过这些有意义的活动,无形中对学生普及了爱国教育、感恩教育、责任教育、诚心教育、习惯教育等等。
班主任的职责就是一个教师和学生在一起打造精彩的教育生活,就是一个成人领着一群孩子以教室作为园地,以知识作为媒介,以成长发展作为核心诉求,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生活,班级就像一棵大树,每个学生就是树上的一片叶子,我们要用自己的爱心关注到每一位学生。
第二天,孙波老师和于波老师让我们认识到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和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以及沟通在管理和家校共育中的资深作用。
第三天,我们学习了常老师的教师如何做研究,任老师的成长型班主任。
任老师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教育工作者,职位繁多,他说在众多的身份当中,他最喜欢的还是老师这个身份,教师这份职业。我虽然没有那么多的职位,但我却也最喜欢我当老师这份事业,做班主任这份工作。
任老师从五个方面给我们阐述了成长型思维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一、什么是成长型思维;二、为什么把成长型思维作为理论依据;三、成长型思维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四、小班级到大团队;五、不为自己设限。
任老师详细给我们分析了成长型思维与固定型思维的区别:
成长型思维:智力是可以提高的,遇到挑战时——迎接挑战;遇到阻碍时——面对挫折坚持不懈;努力的看法——认为熟能生巧;评价的看法——从批评中学习;他人成功时——从他人成功中获得新知、灵感。
固定型思维:智力是固定不变的,遇到挑战时——避免挑战;遇到阻碍时——自我保护或轻易放弃;努力的看法——努力不会有结果;评价的看法——忽视有用的负面反馈信息;他人成功时——感到他人的成功给自己造成了威胁。
自认为我也是一个成长型思维的老师,但还不够达标,仍需努力,希望每位老师都可以成为成长型教师,成为成长型班主任。 他以老年幼儿园大班的大朋友精彩的活动场面,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奇葩院长的成长型思维。
如果老师们都能有这份成长型思维,让学生们每天都在这种开心、快乐、幸福的环境中学习,哪个学生会不喜欢学校?哪个学生会不喜欢学习?哪个学生会不喜欢老师?如果以上都喜欢,那么好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做成长型思维的班主任,需要具备以下三点:一、学习;二、平台;三、团队。借助平台的锲机,团队的力量,坚持学习,终身学习,你将会遇见不一样的自己。 教育是什么?教就是教做人,育就是育心灵,教是为了不教,管是为了不管,成长型思维让学生更成功。
任老师的方法有很多,如:大使制班级管理、每日一语、小讲师授课、家校合作、成长型课堂、毕业季系列主题活动等等,非常实用。
四步培养成长型思维:接受——观察——命名——教育。
人无完人,学生亦然,犯错不可怕。关键在态度,学生在班级里,可以犯错,但不能知错犯错,这是前提,我们要学会接受学生,因材施教。
信息时代的今天,他坚持与学生书信往来,可见对教育用心至深,用情至真。
细心的任老师留下了与学生在一起的点点滴滴,能看出他是一个非常有爱心、耐心和责任心的老师,这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教育就是培养人?那么,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作为教师,作为班主任,我们要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真是任重而道远!
教育不是教师一个人的力量能够左右的,它需要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三位一体,才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教师在此有着至关重要的协调与纽带的作用。
心中有方向,脚下有行动,看到年近六旬的保安大爷认真学习的样子,我们有何借口不努力?
接下来的自由学习,老师们的分享,让我也学到了很多知识:班主任是最小的官,做着天底下最大的事,我们要淡化考试的选拔功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不同层次的成功。
作为老师,我们要先有一颗父母心,再具师心,跪着教书的老师教不出站着的学生,不要一直盯着不开窍的学生,要对他们有足够的耐心,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承认差异,接受差异,因为成人比成才更重要,对他们要不抛弃、不放弃,多鼓励。
学生的身体才是第一位的,我们要时刻关系他们的成长,思维是第二位的,有了良好的思维,学习就不是问题,那么,心情就是第三位,有了美好的心情,学生就会爱上知识,爱上学校,学习将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家校共育是一门课程,最难对付的不是有问题的学生,而是他背后有问题的家长,我们要把家长当作自己的助手,而不是对手,要多与家长沟通,通过班级各种活动,或者家长会,让家长和我们一起共同教育学生。
人生不是打一手好牌,而是把打好一副烂牌。教育的成功就是把不会的学生教好,那么,赋能则是让学生成长的最快的捷径,用我们的耐心、爱心给学生赋能,温暖有爱的学生一定会进步。
魏书生老师说:“人生的幸福,不在明天,而在今天,在当下,在校园,在教室,在脚下,在手头,在笔端。”
我也有自己的看法,幸福在哪里?我认为:心之所向,皆为幸福。只要你爱自己的职业,把你的职业当成一份事业来做,那么你工作起来本身就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教育是一项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一门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
作为班主任,我们要努力学习,提升自我,争取做一个充满智慧、充满爱心、满怀信心、开拓创新、积极乐观、幸福快乐的教师,让我们的学生也能在快乐的氛围中,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教师,唯有不断学习,终身学习,快速成长,才能不负韶华!不负学生的期许!不负家长的重托!不负自己肩上的那份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