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的七月二十二,财神节到了。朋友圈铺天盖地,开启了接财神模式。
不记得从哪年开始,忽然发现有人开始给财神爷过起了生日。
最初是零零星星的,做生意的和开店的人家会重视,因为需要财神爷保佑他们财源滚滚来,生意久不衰。
慢慢的,随着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各行各业,各种人家,不管是老板,工人,农民,医生……可以说,除了个别不迷信的,都开启了给财神爷过节的模式。
在乡村,会准备好若干纸钱,几支鞭炮,准备点贡品,什么水果点心,生菜油菜啊,鸡啊肉的。这个东西的多少是根据个人的“诚意”和“财力”来体现的,生意做得大的,准备的东西一般就会多,普通老百姓,就大概表示一下那么点意思。
财神节这天的傍晚,除了必须营业的某些行业,多数店面都早早下班,回家准备节日。做一桌好吃的,再给财神爷把贡品摆上,家里的女主人虔诚的拜一下,烧一下纸钱,嘴里念念叨叨,无非就是求财神爷保佑家里平安发财之类的吉祥话。
这天的傍晚,各村各镇会响起此起彼伏久久不歇的鞭炮声,鞭炮声过后,街道比平时静了好多,因为大家都回家过节去了。
而城里的节日要省事一些,因为现在明令禁止不许放鞭炮和烧纸钱,于是,身处市中心的人们,就默默的把贡品摆一摆,对财神拜一拜,郊区的就会大胆一些,会偷偷摸摸烧个纸钱,放个鞭炮。
这一天,是熟食店生意兴隆的一天,因为鸡和鱼几乎是每家每户必不可少的,鱼可以自己炸,但是囫囵小公鸡是没几个人会做的,于是,生意人提前多天就开始提供预定服务,这一天更是天不亮就早早开门营业,一直要忙到华灯初上。
超市里各色各样的财神节贡品,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人家做不到,发财鸡,发财鱼,发财肉,生菜是“生财”,油菜是“有财”,芹菜是“勤财”……这一天,一切物品都可以和发财有关。
财神节的盛行,一方面说明我们的生活条件好了,另一方面,是不是在表示,我们对金钱的欲望大了?小时候,细米白面都是奢侈的时候,从来没听说过这个节日。
不知道这个节是从哪里传过来的,也不知道是谁发起的,只知道,大家都想“有财”,所以,都争先恐后的和财神爷拉拢关系,祈祷财神爷保佑自己财源滚滚来。
我和我娘家,是从来不过这个节的,日子该怎么过还怎么过,静静的在一边,看着身边的亲朋,忙的热火朝天。
并不是说我们不喜欢钱,而是,不会把希望寄托在一个虚无缥缈的“神”身上。
好了,打住,免得犯了别人的忌讳。
祝大家年年发大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