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归LINg。
今天中午,我发现我前几天刚买的一个刚需产品突然降价了,便跟林先生说:“买贵了,亏了!”
林先生的回答却出乎我的意料,简直醍醐灌顶。
他说:“不亏,你比那些现在才买的人已经提前几天用上了,她们使用得比你晚,所以要想达到你现在的效果得额外多花几天时间。所以你是不亏的,要看到好的一面,不要第一时间就反应过来自己好像是亏的一样,这种是穷人的思维。”
惊讶于林先生的思维,同时我想起了看张萌老师《人生效率手册》时的一段内容。
“同样的问题分别去问庸庸碌碌的人和杰出的领导者,你会得到截然不同的答案。庸碌的人多会惋惜过去和埋怨运气不好,而杰出者则更多的是感到自豪和反思人生以及继续奋斗。”
可以看出,庸碌者和杰出者在对待同一个事物时,思考角度、思维方式和心态态度是截然不同的。
庸碌者:负面态度,只看得到事物的不好,只会惋惜和埋怨,低情绪能量。
杰出者:积极态度,肯定过往经历以及在经历中的收获,同样也看到过程中的不足但绝对不是抱怨的态度,而是用思考、反思的方式去面对不足,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继续奋斗——即继续付诸行动。
从这两者的区别中,我又思考了以下问题:
01 我在这之前的思维和行为是倾向于哪一种人?具体表现是什么?
>>在这之前,我是倾向于“庸碌者”的行为模式:遇到任何一件事总是下意识地先看到不好的一面,下意识只考虑到这件事可能存在什么不好的结果并美名其曰“考虑周全”。
>>其实这种思维方式,第一是会让我忽视任何一件事物所包含的全部好处和意义,其二是会让我心生“畏难”并减退行动力和行动热情。
>>长期保持这种思考方式,其实会让我在任何情况下都很轻易地进入负面状态,并且比旁人更容易出现以及沉溺于低情绪能量。此外还会出现时常抱怨却迟迟没有实际行动去改变的困局。
02 我要怎么向“杰出者”靠近?
>>我认为“转念”是目前对我来讲最重要的一个必修课题。
>>首先,“转念”可以帮助我改变以往思考的方式,从只看到事物不好的一面,转而寻找事物好的另一面。从而减少我产生低情绪能量的频率和情况;其次,这也能帮助我进入深层次的思考状态,而不是永远只停留在事物的表面上。
>>在行动执行方面,“转念”可以增强我做事情的信心,对任何事都满怀希望和期待,进而提高我做事情的积极性和热情。
03 那么,怎么做到“转念”呢?
>>任何事情都首先向自己提问:这个事情有带来什么好处吗?这个事情好的一面有什么?
在发表任何观点或总结任何结论时,都要记得刻意问一问自己:这个想法是不是偏见?会不会太片面?
>>这在“转念”前期应该会被过去的习惯所牵制导致经常忘记向自己提问就迅速作出片面的反应,但不要因此自责。在每次犯错后重新提问自己,并反复回顾记忆。也就是说,要靠刻意练习刻意提问,刻意尝试时刻提问自己以培养习惯。
后来,林先生还提醒我:“转念”配合我最近很感兴趣的“吸引力法则”一起联动思考,可能也会有惊喜。确实,下午看了一会儿电影《秘密》,使我愈发意识到了“转念”的重要性——“转念”做得好,对吸引力法则的运用也会很有帮助。
今天起,每日自省:“今天转念了吗?”
那么,这里是虚心接受别人建议的归LINg,如果有什么推荐和想法欢迎大家与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