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小四
第几遍读鲁迅呢?记不清了!用网上的句式表达一下这个矮个儿、直浓眉、一字须、站姿笔挺的男人在我心里的位置漂移:少年不懂鲁迅,懂了已不是少年。我认为小说《社戏》比回忆散文集《朝花夕拾》更能表现他内心的柔软。每次和学生共读,都是对童年甜蜜时光的重新打印。
去年集体备课《社戏》时,我定下了“是对童年温暖的人、事的反刍”主题。我们四个人评点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后,不由自主地讲起了不能忘记的小时候的人和事。余泽华就讲她怎么“磨”(折腾)姥姥:从街上到家八里地,要姥姥一直把自己背回家;半夜要吃磨的米粉;七八岁了还要睡摇窝,让姥姥摇到睡着为至……她的讲述把我们哭成了泪人。后来放学铃响了,我们才肿着眼睛走出办公室。
今年在去年的基础上,我们更加坚定地把《社戏》当作江南的田野上悠扬的横笛,平桥村是笛声下的戏台,双喜、桂生、阿发、六一公公……在本色出演一个暖鲁迅一辈子的话剧……
我们没有过多强调鲁迅的文章“是剖开国民劣根性的手术刀”,“是刺向敌人的匕首”,而是从环境、人物、事件说起。这样《社戏》就营造了像一个桃源的圣地:空气带着豆麦清香,绿水有白篷船缓缓驶过,草地上的石羊石马边团坐几个俊朗少年……
这应该是学生学得最轻松的鲁迅文章吧。唯一体现阶级立场的地方“其实我们这白篷的航船,本也不愿意和乌篷的船在一处,而况并没有空地呢……”。如果老师不提醒,学生有可能忽视掉。在学完这篇文章后,我问:回荡在平桥村的乐曲给你什么感觉?学生大多回答是欢快惬意的,个别说是宁静闲适的。(我说我倾向后者。)又问:平桥村的主色调是什么?学生说是暖色,像具体的蓝色。我笑着赞同,因为连续的阴天和雾霾,也许让学生想念天空无边无际的蓝了。
当然,小夜曲也有蟋蟀凑趣……以前不是问题的全成了问题,语文老师你准备好了吗?下面是学生“超纲跨界”的问题:一,一群孩子去看戏,迅哥儿的母亲怎么放心?别的大人有事,她可以陪着啊。为什么不去?二,白篷船比乌篷船干净,所以不愿意在一块?三,社戏不好看啊,迅哥儿为什么那么想看?我们村的人演戏我就不看。四,煮罗汉豆盐少了还怕被发现?盐也不值钱。五,阿发有点傻,还能理解,他年少不懂事。六一公公怎么也这样傻啊……
一个问题就是一个代沟,我差点就被带沟去了。还好,自然环境的恶化和人文的改变还留下了虾和牛。学生不至于问它们的模样,我已经很知足了。至于鲁迅写此戏是为了鄙视彼二戏,且听他人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