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开始看这本书主要是为了完成我的毕业论文,我的研究方向是社区治理。在查找阅读相关文献的过程中,发现在中国社区治理的源头其实是国家权力的分配,权力的分配必然涉及政治制度和社会权力。为了梳理清楚我论文的来龙去脉便在文献上溯及源头,在图书馆找到了这本书。传统的中国有皇权不下县的说法,刚好在这本书《皇权与绅权》中详细地解释。但是最后在做论文的过程中发现我研究的点跟这本书没有太大的关系,而且如果我要溯及我研究方向的源头,可能篇幅过于浩大,会超出硕士论文的范围,其工作量和需要整理的资料都超出我的能力范围。好在其后的文献阅读中发现我最开始的研究方向和方法有偏差,要完成毕业论文并不需要看如此深奥的专著,遂把此书当作闲书来看。前前后后大约看了大半年的时间,中间是穿插着其他的书来看的。
自从读硕士之后有时候需要看一些专著,有时候我会随着自己的兴趣看一些闲书,然后就会导致几本书同时一起交叉地看,这样有利也有弊。利在于几本书一起看会让自己在不自觉中进行横向的比较,有时候是同一类型的几本书做同一组比较,有时候是不同类型的书也可以做纵向比较,有时候甚至是完全类型的不同的书也可以相互为参照。
我去年看的几本书,如《万历十五年》、《制度法治与人心》、《叫魂》、《金翼》,这几本书算是同一个类型的,我在进行反思和阅读的过程中会自觉不自觉地对他们之间的内容做一个比较。在最后总结的时候从历史脉络来看,他们是一脉相承的。从唐宋到明清然后到晚晴民国,从国家政治制度到一个家族的兴衰存亡,从皇帝大臣的日常生活起居到老百姓家里的琐事和一日三餐,就会发现中国这个社会从古至今好像一直都是这样的,有内在非常稳定的内核一直没有改变。但是有很多东西又在随着这个社会的进步在不断地更新,社会的运行和人们的生活都有其内在规律,这个规律是非常恒定的。而社会的表象都是一直在更新换代,如果能够透过表象看待这个社会的本质,你会发现人生豁然开朗,世界其实一直很简单。
然后春节前后又看了几本完全不同类型的书,有梁鸿的《出梁庄记》、陈行甲的人生随笔《在峡江的转弯处》,这是两本完全不同类型的书籍。但是也会发现其本质也是一样的,一个是对梁庄在外打工人员群体的描述,一个是陈行甲对自己50年人生的回顾,其实质都是对普通人生活的场景描述。透过他们可以更清楚地去认知这个社会,透过他们的生活经历才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我们父辈生活的不易。不论是梁鸿对梁庄在外打工的访谈描述,还是陈行甲对自己的内心独白,几度都让我内心哽咽,无语泪流,平静而苍白的文字,没有辞藻堆砌,也没有轰轰烈烈大事件的描述,就是对自己普通生活一日三餐的回顾,平凡像一杯白开水一样,一点味道都没有。就是日常聊天式的记录,可就是这样的文字让我感同身受,体验到那种锥心之痛却又淡然接受,好几次在深夜阅读时抱着书沉吟良久,直到看完之时都意犹未尽。
中间在去年暑假也是断断续续用一年的时间把梁晓声的《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看完了,这本书就像是对我所看书进行的归纳整理,通过分析将我前面看到的社会人物进行分层分类,从一个宏观社区的角度来看微观的社会个体,像这样去一分析《万历十五年》、《制度法治与人心》、《叫魂》、《金翼》、《出梁庄记》、《在峡江的转弯处》、《皇权与绅权》这些彼此独立的书籍被串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个立体的网络,在这个网络中所有的人物具体又鲜活。自己在无意之间好像构成了自己的知识网络,将原本独立的书籍读成了一个立体的书柜,将原本片面的感想变成了相互对比之后的反思。
原本是打算写一下《皇权与绅权》观后感,行文至此好像再去具体分析这本书的意义已经不大了,倒是这种系统的阅读之后带来的阅读感悟更加有趣。如前文所述,这种几本书交叉一起看的方法也有弊端的,他对阅读者的个人理解能力和基本的知识储备是有要求的。
就拿赵冬梅的《制度法治与人心》这本书为例来说吧,这本书其实是一本学术专著,并不适合普通的历史小白来当课外书阅读,它需要阅读者具体基本的史实基础,甚至要求你对历史较为理解,这样你才能懂作者对统一历史制度进行分析和描述时的内在逻辑。作者在写作这本书的时候是直接参考的一篇文献,历朝历代史书原著,其中在进行引用时有些是直接用的文言文,诚然有对文言文进行现代汉语翻译,但是有些名词和短句还是直接引用的,如果读者没有直接阅读文言文的功底的话阅读起来虽然没啥障碍,但是速度会很慢,再加上对内在的逻辑进行理解,整本书400多页也算是比较厚的,如果是单纯的当闲书阅读而且没有很深的阅读兴趣和耐心的话,是很坚持把这本书看完的。
再来以《皇权与绅权》为例,这本是写作与民国时期,作者都是当时的著名学者,这批中国早期的社会学家都是处于清末民国时期,都接受过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很多人都是上过私塾的,虽然最后都是上的新式学堂,读了大学留学海外,喝过洋墨水的人,但是他们所处的时代跟我们现在的时代不一样,他们那个年代是新旧文化交替之时,整个中国社会处在传统和现代的交替之际,许多人还保持着传统文人的习惯,虽然没有科举不考诗词歌赋,但是不论是留学海外还是普通读书人,都非常注重自我人文素养,注重对传统的书法、诗词、国学等这些传统知识的学习,哪怕是当时的理科生也是诗词歌赋样样精通。所以那时候的文人不仅能看懂文言文,自己再写作的时候甚至会无意之间就用上一两句文言文,在写作习惯上很多语法用词都会有文言文的痕迹,再引用文言文的过程中自然就不会进行解释说明了,哪能想到时至今日很多大学生已经看不懂文言文了。
就单纯地就《皇权与绅权》这本书来说,这是本学术专著,是由当时几位有名的社会学大家写的论文编写而成的,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有史学功底文学素养还可以的建议读一读。里面对中国古代皇权的分析观点很独特,跟我们现在教科书上说的传统中国是封建主义社会,皇帝独裁统治还是很不一样的,实质上中国的皇权在明清之前是有约束和限制的,这些限制来自中国传统的天人观、祖宗之法、社会规范、谏官诤言、传统习俗,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为所欲为。其实明清的皇帝皇权也是有被限制的,你看像明武宗朱厚照想去边关巡视想御驾亲征,次次都被群臣以各种名义阻挠,嘉靖皇帝想给亲生父母“升级”结果群臣死谏、万历皇帝朱翊钧想去巡视也被群臣阻难,最后就直接摆烂,清朝的皇帝晚上宠幸妃子,半夜都得被太监在外面“呼号”,可见封建主义皇权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种片面的独裁,他是有被限制的,这种限制有直接的,如宰相制度、三省六部制、谏官言官,也有间接如看不见摸不着的,如天象示警、伦理纲常、社会习俗等方面。
通过对不同类型的书籍的阅读可以提升自己对这个社会的感知能力,能够让自己的内心更加充盈,能让自己在这个不确定的社会中面对不确定的事件的时候多一份淡然和平静。如今社会纷杂,人们都在向外索取,但是社会发展至今,很多东西都是循环往复的,有些制度和社会会慢慢地走进死胡同成为无解之题,但是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并不会因此被打断,知古见今,这也许就是阅读的意义。深夜放下手机随手翻看一本闲书,让自己的思绪跟着书中的故事飞跃千里,神游故人,让自己的内心在浮躁繁杂的尘世寻得片刻的安宁,在尘世在无净土之时在书中寻找自己心灵的片刻歇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