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上,非得越过一大片干旱贫瘠、地形险恶的荒野,才能跨入活生生的现实世界。所谓青春多幸福的说话,不过是一种幻觉,是青春已逝的人们的一种幻觉;而年轻人知道自己是不幸的,因为他们充满了不切实际的幻想,全是从外部灌输到他们头脑里去的,每当他们同实际接触时,他们总是碰的头破血流。----《人生的枷锁》
6月4日,中二少女裸辞的第118。
今天又一次改了简历。昨天颓了一天。
宅了好几天,逼着自己出门去买水果,一路上都有树荫和微风,所以虽然中午的太阳很大,但是很舒服。看着路上的绿油油的树叶子,粉粉嫩嫩的花,有一种油然而生的安慰熨帖,若是不考虑生计,若是我可以心安理得的不事生产,每天读书睡觉晒太阳真的一件很幸福的事了。
裸辞这段时间,很自在的看了好多书,各种类型,昨天刚刚看完了一本网络小说,是这段时间最有感慨的。看了好多书评,说女主简直太白莲花什么的,我通篇看下来,反倒是可以理解,总觉得就算有些人被生活伤害无法自拔,也不是所有人都会选择反击复仇,还是会有人以德报怨的。
以及原本不是我喜欢的文笔和类型吧,我却因为作者的后记想要把整本书看完。作者在后记中交代自己这个文写的很慢的原因是当时正好是她有生以来一个很难熬的时刻,也是刚踏入社会的头几年,工作上煎熬痛苦。在这个文前前后后经历了三年,让她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路,文章最终也写完了。正好我也是在经历作者写作前期的生活状态和心境,所以更想看看这样的人是怎么写故事的。作者书中的女主,哎,我得承认有点像我自己,为人处世不够圆滑,交朋友只凭自己喜好,多数时候不爱搭理人,有着一肚子的不合时宜和臃肿无用的清高。看到女主一次次因为看不惯而出头反而别人不领情反过来伤害她,看到她一腔真心努力付出好不容易才能得到的东西别人随便就可以践踏,真是让我万分心疼。作者书中的女主最后学会了和自己内心的情绪相处,不那么执着的时候也最终得到了一个比较完满的结局,在我看来,还是觉得很唏嘘,女主后期总觉得虽然看起来得到的东西多了很多,总归不是那么开心,或者说,她的开心不再寄托在原来可以让她开心的事情上了,这可能就是成长的一部分吧。
今天还了解到一个名词也很应景,叫创伤后成长。
按照这个名称所述,当个体经历创伤事件后,人会在三个方面受到重大的挑战:
1、在管理悲痛情绪上的挑战,即如何控制和处理自己的极端负面情绪;
· 在人生图式、信念、目标上的挑战,即如何处理自己对世界的基本认识和信念的怀疑,建立起新的、更高级的价值观和目标;(当创伤让你怀疑人生,你还得想办法重新树立对世界的基本认识和信念,说起来我貌似每隔那么几年都会遇到这种情况,也不知道是我太脆弱还是怎么运气不好)。
2、在生活叙事上的挑战:如何摆脱痛苦的叙事,建立起新的叙事方法。叙事(narrative),即我们如何讲述自己的故事,在故事中我们关注了什么,如何解读细节,不仅展示了我们(已经)是怎样的人,也同时塑造着我们将成为怎样的人。对创伤的叙事,对象可能是他人(比如在互助组中),也可能是自己(比如写日记),但都会逼迫我们去直面创伤事件,直面对人生意义的追问。
大多数的个体会进入反复的思考,即沉思(rumination)。一开始,沉思大多还是无意的(automatic)、侵入性的(intrusive)(侵入是指不受你自己控制、明明不愿意去想却总是钻到你脑子里),这些思绪会自动进入我们的脑海,使我们不由自主地反复进行和创伤相关的思考。在沉思的过程中,有一部分人能够自己减轻悲痛的情绪,对被动的沉思过程进行管理,进入主动、有意的(deliberate)沉思。还有一部分人,则会去外界寻求支持。他们会通过沟通、祈祷等方式来对他人进行自我暴露,并从其他榜样人物(比如心理咨询师)那里获得关于如何认知、如何处理的模范学习和支持,获得生活叙事的新视角,从而进入主动的沉思。
3. 进入有意的沉思后,个体就能逐步改变认知图式(即你认识世界的一些基本框架)和叙事方式,进行新的意义发现,从而获得创伤后成长,并获得人生智慧(wisdom)。获得人生智慧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它会使我们“不断地平衡反思与行动,衡量已知与未知,更能够接受人生的种种矛盾之处,以更开放的心态去理解与人类存在相关的基本问题。(这个境界是我所追求的但是一直没达到的)。
我倒是相信所谓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依这个道理的,但是更多是停留在第二个挑战的层面上,想到一条走出的路,并没达到第三个状态中所说的更能够接受人生的种种矛盾之处,以更开放的心态去理解与人类存在相关的基本问题。
哎,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