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惊觉鸟儿鸣唱,晃眼已是春和景明,落英缤纷。这个寒假实在漫长,在这静谧萧瑟的日子里,无情的疫情突然来袭,我们也无奈只能龟缩于家中。惶惶然间,是N师的陪伴让我鼓起勇气,振作精神,来面对这场前所未有的巨变。
开班课上,正是放寒假之时,吴虹校长鼓励大家制作介绍名片,和同学们互相认识,。那时我没有想到,在漫长而惶恐的冬天里,N师学院的同学和老师成为了我工作和生活的双重支柱。
犹记得疫情来袭,正是新春佳节,我急着通知孩子们防疫知识,又要搜集统计孩子们的体温、旅行信息,再加上老家网络时断时续,实在是焦头烂额。后来终于有机会看完N师资源包中何其钢老师的《微信小程序的创新应用案例》,恍然大悟,在后面的统计打卡时就用上了微信小打卡,既解放了家长,也让我的工作变得轻松许多。
信息技术的发展,让我不禁反思,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如果不掌握新的技术手段,如果不坚持学习,如果不是N师学院的无私分享,我要怎样才能在这信息时代的浪潮中,始终保持着一颗进取之心,而不沦为琐碎工作的盲从者。
寒假无限延长,仿佛遥遥无期,家长们开始急了。这一次,是窦继红老师的课程《如何借助网络平台开展教研》帮助了我,借助CCTALK这个平台,乡村孩子们无论相隔多远,都能够用各种媒介收看到各种各样的课程,教师和家长成为了孩子们的助教,我通过网络可以批改孩子们的作业,给与他们每一次反馈。
虽然因为孩子们条件有限,学校选择了利用电视直播这一手段,我却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什么叫做“未来的学校”。一台电脑、一根网线、一个摄像头,我在网络这头,孩子们在网络那头,无数的资源借由我的吸收筛选,又传递给孩子们。即使宅在家中,我们也都成为了网络学习的共同体,人人为师,时时可学,处处可学。
最让我深受鼓舞的是N师学院的社区互动。我的网络不好,基本上看不了直播,只能回看。于是我内心十分焦虑,总觉得跟不上老师同学的进度,甚至没能参加24号的直播结业,导致我惶恐不安。是吴虹校长在微信群里的话让我沉静下来,“N师标准不是自己做学霸,而是超越自己,影响别人。”我看了许许多多老师同学在简书上的分享,我看到了大家遇到的困难,也体会了各式各样的感悟。我不是一个人在孤军奋战,是网络那头的老师无私的教导和鼓励,是N师学院同学们的互帮互助,是分享、表达、传播所带来的快乐,是每一个人独特的体验和感悟。
疫情之后,未来的我应该如何进行N师标准下的教学实践?这个问题困扰着我。吴校长及时送来了春的温暖,3月28日《感知 正在生产的未来》的培训课程,让我对新学期的教学实践有了崭新的想法。2020“互+新学堂”春期网络公益课程表的发布,更让我 欣喜万分。去年坚持了19年秋期的课程,是孩子们每个周最期待的节目——在《山里红美术》里跟着老师学习绘画,在《科学鱼》里 快乐地享受自己动手的乐趣,在《生命教育》里看见更大的世界。
最重要的是,我要把N师标准带入到平凡的生活和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反思,努力超越自己,让学习贯穿终身。
面向我们教师开展的“云伴读”课程中,唐敏老师《慕课革命:互联网如何变革教育》振聋发聩,让我对时代浪潮下的学习和授 课都产生了思考,万物互联的时代,教育不仅仅停留在原地,而是要不断跟随时代进行变革。面向学生开展的“云伴学”,从核心指 挥到课程、助教、教师团队的分工合作,既体现出网络时代面对信息迅速的反应,也体现出不再需要局限于一时一地的便捷。这些都 启发着我,要在未来,不断从云端获取资源,利用新技术革新教学。不仅仅把自己作为一名普通的授课教师,还要不断利用简书、微 信与同仁、老师沟通探讨,不断探寻崭新的变革之路。
在N师学院对“停课不停学”的探讨中,录播与直播孰优孰劣?看似只是一个小小的题目,却能够让我反思教学的变革。新的学期 里,我既需要为学生寻求筛选CCTALK等平台上优秀的录播资源,体现出教师的引领作用。也要考量到新时代下师生的互动,可以借助 CCTALK平台的直播互动,及时点评反馈,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展现孩子们自己的创造和思考。让我从对孩子们填鸭式的灌输 ,转变为引领孩子们主动拥抱学习,热爱学习,从而变革自身的教学手段,展现着从N师学院获取的对教学本质的思考。
N师学院当中展现的诸多网络授课能力的内容,不仅只是提升我的教学技术能力,更让我学会了在未来依托平台,关注学生的学习 过程。利用小打卡、微信小程序、钉钉等种种方便的网络工具,能够记录、陪伴孩子们的学习过程,甚至培养他们的习惯,让我更关 注到孩子们能力的增长,而不只是单纯的知识的展现。
“云伴读”“云伴学”,让我不再是一座孤岛。之后的每一天,我会不断内化静思,将之前的种种化为实践。
二月份开展的“云教研”,3月1日全天12小时直播的“云论坛”,云端的每一个老师的讲述,每一位同学的分享,都在让我思 考, 在未来的我将要走向何方。“云教研”“云论坛”是思维碰撞而出的火花,未来的我在本校本区的教研教学,也不应该仅仅局 限于课本和教参,更应该关注的是和每一个教师的沟通和反馈,用群策群力的思维风暴,让教研真正成为教学理念的交流,从而形成 “阅读——思考——交流——实践”的良性循环。
春天已经来了,我要用N师标准链接一个未来的我。我要把网络技术带给孩子们,告诉他们如何自己观察这个美丽的世界;我要把N师学院里的老师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自己亲手见证一个“未来”的校园;我要把同学们的所思所感化为鼓舞,时刻警醒自己不断学习,不断超越。新的挑战来临,我已鼓足勇气,打开未来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