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之孟郊
公元796年的长安城,一个46岁的老家伙如范进中举般咋乎(此处为褒义词),这个老司机他开着一俩豪车(马),一边飙车一边狂呼:“老子中了!”然后他写下了一篇心得体会:
昔日都看我不起,
今天你却高攀不上,
在灿烂的春天里我开着豪车宝马,
长安城里属我荣光焕发。
大唐高考成绩发榜过后,来几个霸气段子炒作刷屏,貌似成了一种传统,对于少年得志、从未复读的青年才俊来说,老白刷了这样一副:“慈恩塔下提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一脸狂妄、又牛的有理的样子,而孟先生做为一个复读生,取得这样优秀的成绩,不抒怀那是万万不能说得过去的。 相当于同时通过了公务员考试,并至少成为了县处级干部,如果再分配到了京城的油水衙门,这前途……我们的优秀诗人孟郊,要前途无量了。 可惜,这并不是一个小人物通过奋斗改变命运的故事,我们先放下辛酸的戏谑吧。
我们先看看孟郊先生的名作,现在启蒙教育所必修的名篇: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该诗表达了穷人家孩子,出门跳几步咔擦咔擦的,然后裤子就掉下来到了脚脖子上了,害的妈妈给他缝补,然后表达的意思就很明显了。当时的大唐作协主席韩愈对孟先生的评价是:穷者!可见他的家庭经济情况……也许因为如此,他才能把这种对父母之情,化作流水般写进文字里。看过他的诗歌,倒宁愿他能真如高考过后那般喜悦:
登科后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似乎这也是短暂的,有研究文献说,这只是高考后的庆祝仪式,似曲江大会、雁塔提名,倒真愿他曾张狂过,春风得意过,走马观花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