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的一天,淞沪会战硝烟弥漫,激战正酣,一场空中战斗正在上演。
天上,战机穿梭,煞是忙乱,朵朵弹花像盛开的木棉,布满天空。突然,一架中国战机被地面高炮击中,拖着黑烟,向西坠去。这时,一个黑点弹出机身,转眼,化作一朵洁白的伞花。
伞轻柔地飘在空中,阎海文拔出手枪,警惕地搜索着。几分钟前,当他把成吨的炸弹准确地投向地面上的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部时,日军的高炮击中了他的战机。
对此,他早有准备,本来他就是强行闯入敌圈的,当他看到地面上日军处升起的烟尘火海时,他觉得够本了。
伞花还在飘荡着,突然,一阵逆风吹过,吹得他睁不开眼。不好,这么飘下去不落到海里,也得落向敌人阵地。
与此同时,一队队身躯粗壮的日军向他聚拢来。几天来,他们已尝到了中国空军的苦头,中外舆论对中国空军的赞誉,也使他们有一种武士精神受到玷污的感觉。
他们急着想看到中国空军是什么样的,“活捉中国飞行士”、“让这家伙尝尝皇军战刀的滋味”、“不,让他投降,让他跪着求饶。”
“捉活的,不许开枪!”一个精瘦的陆军少佐冲上来,狠狠地命令道。
捉活的谈何容易,空军的绝活就是百发百中。为了这百发百中,阎海文平日训练有加,不知脱了几层皮,洒了多少汗;就是在地面上,他手中的那把枪也是指哪儿打哪儿,绝不会错。
几个日本兵探出头来,还没有向前冲,阎海文“叭!叭!”两枪又射倒两个,日本兵忙又趴下,双方一时僵住了。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一会儿,一个汉奸探出头来,对阎海文喊起话来:“空军朋友,你已经被包围了,如果你放下手枪,皇军一定会好好地对待你……”
“砰!”阎海文愤怒地咬着牙,把汉奸撂倒在地。
少佐再也忍不住了。他率领的部队,自踏上中国的土地,还从来没有挫过锐气,可眼前这么一个年轻人,却成了他无法逾越的一座山。他扬起枪,先扣动了扳机,顿时,一片枪弹在阎海文藏身的坟头掀起一片尘土。
这时,他检查了一下枪膛,只有两颗子弹了,他抬手又打死一个鬼子。
敌人在步步逼近,死亡也步步向他走来。阎海文擦了擦枪上的尘土,缓缓地站起了身。他最后轻蔑地扫了一眼围上来的日军,高声吼道:“中国无被俘空军!”然后举起了枪。
“砰!”枪响了,一股殷红的鲜血,伴着英雄洒落在脚下深情的土地上……当天下午,日本兵列队脱帽,向刚树立的一座新坟致敬,坟上写着“中国空军勇士之墓”。
一个多月后,在东京新宿的闹市区,“中国空军勇士阎海文”公展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日本人,参观的东京市民络绎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