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前,在森林的日志里了解到《了凡四训》这本书的名字,那是在他13岁的时候写下的关于《了凡四训》的简介的日志,我看到这篇日志时已是5年后。今天第一次真正去了解《了凡四训》的内容,现如今离我知道这部书的名字已相隔9年。之所以用“观”是因为我是观看了该部书拍成的电影。
生命真是很神奇,有些事情真的要到了对应的节点才会产生真正的链接和效应,就像多年后我才发现2012年在深圳第一次参加读书会的时候,就已经链接到克里希那穆提的书籍,但是那时候我的眼里只有林清玄的《在云上》,前几年才真正开始链接到克里希那穆提的智慧且像明灯一样指引着我。这些智慧就像种子,种下之后,需要时间才能慢慢长出来。
不得不说我是自以为是的,一直以来我都以为“了凡四训”中的“了凡”是一个动词,没想到是一个人名。就像之前一直以为大理的“风花雪月”只是一个形容大理缤纷烂漫的形容词,后来才知道是“上关花,下关风(风真的好大),苍山雪,洱海月”。
观看这部电影,让人感觉像在照镜子,两个字“酸爽”,是一个看向内心的很好的途径。不知道书籍跟电影内容是否有差异,在这里我也只是很简单的先表达自己的一些初步观感,日后必定会再看这部电影或者看这本书,如有想要分享再结合实际情况书写。
前阵子看了稻盛和夫的《活法》这本书后,我的内心一直对“利他”这件事有些矛盾,困扰了我好一阵子,当时森林告诉我“好的发心不一定有好的结果,好的结果,也可能来自于那些自私的心。”在当时我还不甚理解,《了凡四训》中例举了孔子的学生子贡赎人而不受金,子路救下溺水之人后接受了对方表达感谢的牛的故事,让我更加理解了其中的深意。
也解答了我关于前阵子提前预见一些事件发生的疑惑:心地至诚,便能与天道相合,福之将至,观其善便能先知之;祸之将至,观其不善亦必能先知之。
观影过程中还发生了一件很共时的事情,因为一直在讲关于修善带来的福报的具体内容都是只子孙后代有人做官云云,我就纳闷了,就只有这一条线么?然后很快影片给出了答案:古人读书首重功名是因为只有科举及第才能获取官位职权,才能为国为民造大福、兴大利。
还有好些感触,但是目前我无法用文字表述清晰,且到了休息的时间了,暂且先写到这,感谢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