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大家好,我是小㼆。“㼆”指光洁的石头,我就是一颗顽固又顽强的石头。为了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运用易效能的时间管理系统,以“转述”的形式在简书进行叶武滨老师在喜马拉雅的“时间管理100讲”的分享。今日是第69天,坐标北京海淀。
近期的朋友圈被两部戏刷了屏,一部《三十而已》,一部《二十不惑》,描写了不同年龄群人的困惑与忧愁。各大公众号都在以《三十而已》里头角色的故事作为自己摆事实讲道理的引子。其中顾佳这个“完美女人”的自我管理甚至成为了大家的范本。为了保护俩孩子的视力和注意力,家里很久不开电视机了。没有追剧习惯的先生在手机上2倍倍速追完了这部剧,与我分享“童谣长得也挺好看哈”。把童谣和霍思燕混为一人的我没有去追剧,或者说,完全没有时间追剧,只是为了看懂公号文章,去百度了一下简单剧情和基本人物关系。我也会思考,如果我是电视剧的主角,我的人设该是什么样的?我的自我管理会被他人如何评价?我是有自知之明的,我属于沧海众生中的默默无闻的一个小角色,我不具有任何剧的中心角色的特征,没有狗血的故事,没有大喜大悲的反转。但,我就是我自己的生活之剧的主角,我是生活这部大戏的演员、编剧、导演。活成什么样、剧情如何走向,我自己把握。
今天转述分享新话题——旅行。旅行跟时间管理有什么样的关系?经常有人是这么讲,没时间旅行,有钱没时间,有时间没有钱。也有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叶武滨老师是环球旅行的梦想者和践行者,这一讲讲述的时间里他正在欧洲,带着儿子,在欧洲游玩一个月。他从一个没时间旅行到有时间旅行,从一个没有环球旅行梦,到偶然听到一个老师分享环球旅行梦,深深吸引到他。通过努力的工作,提高效率,赢得了时间和财富的回报,开始了环球旅行。
今天的话题主要讲旅行的意义。旅行有四个方面。
首先让自己放松。从一年的维度,让自己在这一年内去做个规划,好好休息,好好放松。许许多多人,在一天24小时恨不得都在工作,非常累,我们就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养精蓄锐,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陪伴家人。在一年的维度,好多人不能好好放松,过节也是,大部分的时间用来工作,所以,旅行的意义就是在于放松,给自己充电,让自己放空。
第二,观世界、建立世界观。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们要透过行万里路,来观察这个世界,让自己了解这个世界,有了观世界的经历,才能够有世界观。我们去体验不同地域、不同时空中人们的文化,人们的衣食住行,人们的社会交往,才能让我们看到这个世界跟自己想象当中的差异。正如哈佛大学的一个校长讲的,一个人生活的广度,决定他优秀的程度。
旅行的第三个意义是,透过观世界的体验,发现人们是如何改造自然,改造自己,让自己更幸福。创意是在旅行过程当中,我们会大大收获的一点。旅行能够让我们把这些不同地方人的创意运用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古希腊的一个旅行家说,世界是一本书,只有环球旅行,我们才能翻到书的最后。我们一出生,如果很少出去的话,就只活在了自己的那个城市。比如说北京,故宫、天坛,很雄伟,很壮观,鸟巢很现代。每天的都市生活,有我们的爱恨情仇,有我们的酸甜苦辣。但是我们并不知道这世界其他地方的人们的爱恨情仇与酸甜苦辣,所以走出去是很妙的一件事。
旅行的第四个意义是动力。平时我们努力的工作,让我们赢得财富,让我们好好去提高工作效率,把工作做完,然后有时间去放松。带着这样的视角,我们会更认真的工作,我们也会去研究自己工作当中的细节,从而有时间去放松。所以我觉得旅行,真的是可以促进大家效率的提高,以及我们工作的认真的程度,这样不是挺好吗?
之前的我也并没有环球梦,但是对旅行有种天然的喜爱甚至热爱。为了能够从自己熟悉的地方到自己陌生的地方走一走,每年都会做出一项至两项“出远门”的计划。这些年也走了不少的地方,但印象最深、感受最多、最让全家人难忘的是5000公里往返的自驾十日游,深入内蒙、甘肃腹地,途经京津冀蒙甘宁陕晋八省。草原天路中穿行,绿草鲜花蓝天白云中行走,为羊群马群骆驼让路;穿戈壁大漠,见识苍凉辽阔;赏三千年不死、死了三千年不倒、倒了三千年不朽的胡杨林;观酒泉发射场,感人定胜天的壮举;见敦煌莫高窟,赞人类之智慧;会月牙泉,叹苍茫大漠中的明珠;宿黄河边、登丹霞山,叹山河之气壮……因为是独车自驾,也经历了很多惊险刺激,黄昏时分戈壁滩上走错了路,含沙土质松软不敢倒车,硬着头皮深入,走了近二十公里才艰难回到大路;在高速上,本已计划好的加油场所临时关闭,油灯亮起随时可能趴窝,在最后一刻找到加油站……美景美食与惊险刺激同在,旅行显得更加有料有趣。
旅行,是规律有序生活中的美好的调节,只要有时间,我们都要放下眼前熟悉的一切,去到不熟悉的地方走一走,见见陌生的人,吃吃陌生的食物,看看陌生的景物。
你也会因此而变得与以前不同。
试试吧,你在旅行中得到的不止是风景,意义不止以上四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