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11 零壹圈
鸡汤文
让多少人
口是心非
~
随着鸡汤文的火爆,反对鸡汤文的声音也是此起彼伏,更有甚者对偏好读鸡汤文的人也开始挖苦打击。一时间鸡汤文被视为毒药,并被冠以毒鸡汤。
鸡汤有毒吗?这一点不能一概而论。从古至今的事实证明,鸡汤文并不是今日才有的一种文体形式,它伴随着我们的文化发展而来。
民国时期,鲁迅以小说闻名,而他的弟弟周作人则以情感类文章著称。因为情感类文字更易得到读者共鸣,因此早起周作人的名气比鲁迅先生大。当时就有一位高校学子,因为读了周作人的文章,颇受感动,于是便来周家拜访作者本人。
这学生来时,恰好周作人不在家,于是鲁迅接待了他。鲁迅就问这学生平时都读些什么文章,这学生因为不认识鲁迅,所以更能畅所欲言,他说:情感类文章读一般读周作人,小说一般则读作家鲁迅的。鲁迅当时听完就笑了。但这也说明,即便在民国情感类文章也是极受大众欢迎的一种文体形式。
据相关数据调查显示,从古至今这类情感类文章都最容易火爆,最易得到市场认可。时过境迁,如今情感类文章被换了马甲,给定义为鸡汤文,但它更易于大众接受的属性依然存在。
在鸡汤文市场占有率居高的同时,另一个问题也摆在人们面前,一批人开始反鸡汤文,他们将这类文章定义为“毒鸡汤”,偏激的认为这是无病呻吟的作者创作出的无用文字,开始宣扬反鸡汤。
谁来界定什么是有用,什么是无用呢。将鸡汤文定义为毒药的人这样解释:所谓的鸡汤文是那些只能给人提供一个道理,一个美好愿景,却永远不会告诉你用何种方法实现这一切。归根结底,鸡汤文没有切合实际且值得参考的方法论,它不具可操作性。
鉴于此,对未形成自我世界观的人来说,这类文字看多了,只会是最肤浅的情感认同,一旦回归现实,自身的问题依然存在,所以反鸡汤者认为这类文章该是越少读越好。
想到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按实用性划分文字是否鸡汤。那么名人自传是不是也要算鸡汤了。照此观念推而广之,所有未提出实际操作步骤的文章、书都是鸡汤文了。
前不久,组织的一场线下书会选择的正是一本名人传记。后来和朋友聊鸡汤文话题时,大家一致认为如果从实用性角度划分,那么名人传记应该也算是鸡汤文,因为它也无法为一个问题提供出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有时即便它提供了部分问题的答案,但其真实性也值得怀疑。
名人传记一般是对一个人一生的记录,即便如此,传记中很多事件的真实性依然值得怀疑,因为这个世上总不乏有一群表演型人格的人存在。曾读两位名家的日记,一位是大文豪胡适,另一位是口碑不那么好的吴宓。
两者对比,用当下流行的话来说,胡适真是心机boy。胡适仿佛早就知道自己未来会有很大的成就,于是特别注意自己留下的每一抹笔迹,即便在最私密的日记中也从未提过有损自己形象的一件事儿。
他对原配夫人不满,但他从来不再外人面前有任何表现,始终在公众面展现一个美满家庭形象。胡适就是一个可怕的“完人”。 以至后人都无法从他自己留下的文字中去了解这个人。
吴宓与胡适性格截然相反,这个人就相当实在,他在日记里将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展现在读者面前,他就曾描述自己是如何追求一个有妇之夫,如何被人拒绝,又是如何伤心的等待。
同样,他还在日记里记叙自己不爱干净,生活不拘小节的一面。与胡适相比他可谓是缺点满满,不过如今看来吴宓更值得信服,他更像是一个凡人。
像胡适这样表演型人格的人还有很多,对于这类人,他们即便为后世留下实用性的文字,但于读者似乎也满是怀疑,不得不去辨别信息的真实性。
倘若留下的信息足够真实,方法却也不能生搬硬套,随着社会环境的不同,一切都在变化中,只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实用性也就被彻底否认了。由此看来,鸡汤文就不限于名人传记,和微信圈的某些小文章了,它可能泛滥于整个文字圈。
存在一个让人不解的现象,很多人反鸡汤文,却依然在朋友圈转鸡汤文,写鸡汤文。我一位自媒体圈朋友,平时聊天极为理性,提到鸡汤文便一副鄙夷之态,但是某天却突然在他自己的微信公众平台连着写了几篇鸡汤文。好奇于是点进去看了这些文字,才知道这些鸡汤文的写作背景是他工作不顺,反复跳槽的迷茫之际。
与之相似的还有一同事,他常常嘲笑身边看鸡汤文的朋友,但某天大家却突然在他朋友圈见到一条鸡汤文。这不是自己打脸吗?于是大家纷纷讽刺他,但他只这样回了句“因为我也有感同身受的时候啊。”
鸡汤文到底有没有毒,应该因人因时而定。与大多数反鸡汤文的人观念不同,个人认为一个人应该有从现实世界抽离的能力。而鸡汤文是能够帮我们达到这一效果的途径。
谁都无法避免成长路上不会遇到点恼人的事儿。再强大的人,困难面前也有想暂时逃离现实,想要寻找心灵慰藉,成长信念的时候。所以也没必要在你一帆风顺时大肆反对它。
鸡汤文某些时候就是正能量的来源,不可否认我们都有依赖它的时候。
――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