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乃为炉山中学九年级6班同学所作,一是想要表达对于这三年以来对各位同学的努力表示欣慰。二是想借此即将离别之际表达对学生家长积极配合的感谢。三是希望各位同学,他日奔赴各地亦不忘初心,坚守正道,不论今后就职于何处,当恪守国家法律于心中,若遇非法侵害,亦须运用法律之武器捍卫自身之权益。)
春去秋来人独立,风卷残云追落日。转眼三年即至,回首往昔,历历可数。期间经历,抑或将永为记忆。他朝若能衣锦还,还望诸君不忘初心,以天下为己任。拯苍生于盛世,济黔炉教育于当下,转世风于汝辈。
即为毕业,亦为离别。原有千言与诸君共勉,思前虑后,环顾古今,总觉以己之浅见,恐误诸君之前程。虑之再三,便不一一赠言以别。然,同窗三载,共校三秋,分别在即,若无言以别,恐唯留遗憾于众。故而特辑诸君之文章于一集,以鄙之陋笔拙文以慰诸君三年之历,欲以免此憾于炉山,诚望诸君不弃,有幸遇诸君于这大美炉山。
所谓离别,亦不过唐之醉吟先生 “绿杨陌上送行人,马去车回一望尘。不觉别时红泪尽,归来无泪可沾巾。”自古离别或多或少都带些许的遗憾与不舍,今日自是不与往昔有异。伤感与不舍终将在历史的年轮中磨平,希冀与憧憬当大展雄光于书海。望君奋发于学,图强于仕。
初中毕业,不该是你们学业的终点,更不是人生的终结。希望,炉山中学求学的结束,是你们人生转折的新起点,同时也是你们求学时代的开篇。离别,总是伤感且无奈的,但历史的年轮告诉我们,纵使有千般不舍万般无奈也终将无可奈何。于此,望各位同学或整装待发,砥砺前行;或重整旗鼓,东山再起;或背起行囊,勇挑大任。
人生路上,磨难坎坷是常态,平安喜乐是向往。倘若今后生活中遭受挫折与苦难,请诸君谨记《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向我们传达的含义。如之亦不能解君之惑,还望君翻阅史书,看大千世界,阅尘世浮华,悟人生之渺小与无奈。不论何时,请以父母尊长为重,常念生养抚育之恩,不为其他,也要为之思虑再三。前途漫漫,人世难料。若有机会,望君细斟慢酌,切勿为一时之快而毁大好前程。至此,欲借梦得之“望见葳蕤举翠华,试开金屋扫庭花。须臾宫女传来信,云幸平阳公主家。”与诸君共勉。生活本不易,历经风雨坎坷,磨难不公,实属常态,切莫因一时之困厄而放弃自我拼搏之精神。
很多时候,或许会因为某些不同的声音而让你忧思许久,或可让你彻夜难眠。生而为人,众生皆为母胎生,自然均为凡体肉胎。那所谓流言蜚语也自然能够攻入你的肺腑,如何去面对?这便是问题之关键所在。且看五代德隐先生“历历数声猿,寥寥渡白烟。应栖多月树,况是下霜天。万里客危坐,千山境悄然。更深仍不住,使我欲移船。”德隐,乃贯休之字,禅月大师乃贯休之号也。自此,君亦可了然,此乃一出家之人。然观其诗,也可以看出,其实在所谓出家人的境界中,几声猿啼犹可令其烦,烦不胜烦便驾舟而去,况乎我等凡夫俗子?回顾前言,置流言蜚语于不顾,谨拜古哲先贤之雅言于耳边,操其法律规章于心中。生于法治之盛世,当遵其法律规章于当下,亦用其法律规章于生活。
如君整装待发,砥砺前行。盼君以家国为重,以黎明苍生为己任。若能顺利一次入学,望君倍加珍惜,刻苦钻研。生于困厄,长于逆旅,能够顺利进学,实属不易。由此,也足见君之刻苦,高中学业,确比初中难数倍。然,莫急莫怠,高中求学的过程中,你当遇良师于课堂,见益友于书中。君尽可于高中阶段学贯中西,纵横古今,开视野于正史,拓思维于理化,增底蕴于文学。一盼诸君苦学文化,永攀高峰。他朝共登杏园以会“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之快意。二盼诸君深究专业,升华自我。术业有专攻,闻道有先后。深藏自我,沉淀自我,韬光养晦以待厚积薄发。若有志于学,望君入杏坛,育人于国,育才于党。赓续华夏文脉于当代,书华章于后世,递文明于寰宇,展国威于乾坤。三盼诸君心生慈悲,悬壶济世。若能入得杏林来,拯万千病苦于危难,扬中医兴盛于汝辈。四盼诸君恪守初心,建功立业。戎马生涯,燕然勒功。有幸生于华夏,长于盛世。若能跨马提剑,定当光耀门楣,护佑万家。有志之士,当于今日之中国,展自我之价值于军旅生涯。五盼诸君清廉自守,为民服务。古往今来,那“学而优则仕”响彻寰宇。若君已入仕,当为民请命,服务于民。切记还有一句“仕而优则学”。勿忘本心,勿望名利。克己奉公,鞠躬尽瘁。
若君重整旗鼓,东山再起。望君静心以自养,耐心以受教。求学道路,不分年老年幼,亦无高低贵贱之别。如若君已定其心,发其苦,愿将岁月重添色。请静心尽力而行,忆往昔,唐代诗人王建,可谓大器晚成。于汝而言,不求大器,唯求认真努力,反顾王建人生之经历,盼汝醒悟之良辰。越过历史厚重的扉页,曾经拼搏奋斗一生的诗人文豪,尽皆收于眼底。细读深悟,反躬自省,愿诸君在静心求学的过程中能够有所收获。惟愿吾友苦尽甘来,诸事顺遂。所谓“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偶尔或暂时的挫折困顿亦属常态,静心沉淀,以待时机。惟愿吾友厚积薄发,沉淀自我。常仰天长叹者,非皆有才于胸,或若秋之秕谷。当其盛世,定将所学诸业付之行动,以济苍生。惟愿吾友虚怀若谷,博览群书。可谓法律面人人平等,然于书中而言,内心灵魂的平等唯见与先哲古圣会谈之时。读书,莫以功利之心待之,应遍览群书,来之不拒。书到用时方恨少,回首蹉跎人已逝。惟愿吾友豁然了悟,与爱同行。天生我材必有用,世间大道,均为有效。若君困厄依旧,苦难接踵。切莫片面解读“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找苦命人”,究其源溯其流,方是至解之正道。
然,君若背井离乡以图光耀门楣,愿君脚踏实地以立业,勿空谈而误废己。“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古往今来,这句话不知治愈了多少心怀遗憾的灵魂,同时也不知让多少有趣的灵魂自甘堕落。世间事,存在即合理。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凡工作皆为有用,亦皆须有人做。君既为此道,当深谙“老木匠退休”之故事。君亦或记否“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以上诸生亦为诸君熟记,且君应明其理于中。尔辈若无真才实学,又将焉取之?瞬等诸辈,当真无才乎?望君深究。
痛终有时,爱必将至。人生,不可能一直处于顺境,同理也不可能一直沉于逆境。诸君要相信,这人生的色彩不仅仅只是黑色,还有五彩斑斓的色彩等待你的描摹。一时处于困厄,请莫要心慌,趁此时机,沉淀自我。每一个美丽邂逅的后面都蕴藏诸多的不易与无奈,如今的你,只是在为将来美好的邂逅做准备而已。
最后,希望诸君明白,启超并非圣人,而是书生,来自农村。吾与汝皆为贫农子女,不过闻道先于汝,刻苦努力胜于汝,仅此而已。若论才智聪颖,吾不及汝远矣。“选择自己喜欢的,喜欢自己选择的”,此乃超之格言,惟愿与诸君共勉,亦相邀于此,望有志之士深解其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