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课题分离 拆解片段来自《接受不完美的勇气》P.107
R:原文片段
如果父母反对你的婚事,你该怎么办?许多人由于“不想伤了父母的心",而陷入“不愿和深爱的他(她)分手”的痛苦中。有人勉强自己守着对于父母的承诺,选择放弃感情,也有人努力说服自己的父母。
这种事只看当事者如何做决定,没有正确答案可言。但若对照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课题的分离”来思考,可以得出以下的对应方式。
“虽然得不到父母的赞同确实很可惜,但我想和自己选择的人结婚。"只要这么宣布就行了。当然,也有人会犹豫不決:“可是这么做会伤了父母的心."然而,父母因为孩子的婚姻而伤心,这是“父母的课题”,不是你的课题。
不要干涉“父母的课题”,也不要让父母干涉"自已的课题”,你该做的是面带微笑,清楚对他他们说"不"。
此时的你不可以责备父母,更不能做出任何暴力的行为。当然也不能强迫父母当下认同你的决定。因为无论赞成还是反对都是父母的课题,不是你的课题。
I:
what:有些人会由于婚事受到父母反对,既不想伤父母的心,又不愿意和恋人分手,面对这种问题如何处理,运用“课题分离”原则。
why: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课题”,互相干涉,就会陷入痛苦之中。
where:在人际关系中,就同一件事的处理,双方观点矛盾,无所谓对错,你必须做出自己的选择,运用“课题分离”原则各负其责,结束纠结。
how:1、弄清楚各自面临的“”课题"是什么;2、尊重对方的选择,也尊重自己的决定;3、陈述自己的观点,说清自己的决定,处理好属于自己的“课题”。
A1:生活中朋友请帮忙不好意思拒绝,但又情非所愿影响了自己的事。
故事:朋友王姐是户外领队,特别信任我,希望我帮她带队,户外组织很多,中间存在了利益上的竞争,大事小情都会跟我商量怎么做,她为了宣传自己的户外群,要我帮她写稿子,几次三番让我叫苦不迭。我本来儿子上小学接送等麻烦,需要照顾,不能跟她带队,也不愿牵扯其中厉害,还比较浪费我的时间,但说到了也总是能帮就帮,但实则非我所愿。
反思:我不好意思拒绝,我一次次地被骚扰,我想安静用我的时间做我的事,却被她认为专职妈妈有的是时间,可以给她帮忙,但我实在对户外不感兴趣了,想专心照顾孩子,业余时间看看书学点东西。我应该遵从自己内心,跟她坦然说明情况,分清课题,学会说不。
A1+
首先弄清楚,我不能带队或者帮她出谋划策,是我的课题,她要自己带队是她的课题,毕竟是她的事,我不掺和利害关系,她总要自己独立来做的,我不能总被栓着。
尊重选择:我以孩子为主,不再帮忙参与她的户外任何事,她专心做她的事,慢慢积累经验。
清晰表达:我要告诉她孩子小我不再参加户外旅游了,对户外涉及到的利益往来和争抢有点厌烦,不再像以前喜欢玩户外一样感兴趣,劝她之后还是多和她爱人商量,给她信心,你可以做好的,依赖谁也不如自己强的好。
A2
女儿大二,是校学生会的文艺部长,因为学习紧张,学生会工作又忙,想退出学生会,专注学习和托福考试,学生会不愿意放人,都有自己的需要和实际情况,女儿有些纠结,一方面感恩学生会的培养,担心走掉一个人后学生会剩下的人员会更忙,但实在是自身学习任务加重,外加托福考试压力加大。
今后在孩子学习或者以后的工作中,也可能会遇到我和孩子意见相左的时候,我会适当的建议,分清课题,尊重对方,并把这个理念传达给孩子,尊重彼此的课题和界限。
目标:帮助女儿分清课题,解决矛盾。
行为:和别人相处分清自己的课题和别人的课题,分清界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也尊重别人的课题别人做主。
分清课题:女儿的课题自己去决定去留,愿不愿意接受辞职是学生会的课题。
尊重选择:我会告诉女儿听从内心需要,处理好自己的课题,该提请辞职就辞职,学生会愿不愿意是学生会的课题,做自己的决定。
清晰表达:建议女儿明确表达自己现下的课程学习安排紧张,不得已而辞之,很感恩学生会的培养和在此阶段的成长,希望学生会方面可以体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