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随笔 二

读诗词,使胸有锦绣,让心容万川;让自己不空,使人生不寒。

白居易《忆江南》三首: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作为生于江南长于江南,学业在杭州立业在杭州的我,读这三首词有一种轻车熟路的感觉,也有“君心似我心”的感慨。三首词的眼都在“忆”字,但蕴不同。第一首词蕴在“色”,一红一绿,描蓦出江南春天的主色调,如诗如画,如一幅油画,一幅静态的油画。第二首蕴在“闻”,闻香寻桂子,闻涛看潮头,一嗅一听,桂香幽幽,涛声阵阵,身临其境,如一场秋日杭州的动态影画。即使千年后影质也依然不变。因为西湖白堤,白乐天当得起千年杭州的代言人之一。第三首蕴在“品”,品酒有竹叶,品舞如芙蓉,酒已醉人,人更醉人。南北朝文学家庾信在《春日离合诗》中言:田家足闲暇,士友暂流连。三春竹叶酒,一曲昆鸡弦。可见竹叶酒渊源流长。听说山西汾酒有竹叶青的品牌,可惜苏州似乎没有类似酒品牌,自己不好酒也不耐酒,没去深查。可惜了乐天翁作为品酒专家(白居易自号醉吟先生)在一千多年前的为苏州作的免费酒广告。

还记得小时候,读第一首词时便产生一个小疑问:绿便是绿,蓝便是蓝,绿水蓝天,各占其色,怎会绿如蓝?《说文解字》:“蓝,染青草也。”想到成语“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出自《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所以,青,靛青,蓝,蓝草,指蓼蓝或菘蓝一类。用作染料。菘蓝,其根称板蓝根,其叶可提取作蓝料。蓼蓝,或称靛青,为蓼科草本植物,叶为绿色,叶之汁可作颜料。蓼蓝叶中含有尿蓝母,在碱性液中解离出无色的吲哚酚,在空气中氧化为蓝色的蓝淀,即为靛蓝染料。古人使用酒糟或石灰来水解蓼蓝,制造蓝靛。在明朝之前,民间多用方便水解的菘蓝制造蓝靛,后有了酒糟发酵法,蓼蓝的应用遂广泛。现代的苗、瑶等少数民族有使用蓼蓝加工染色工艺品的传统。所以,词中的“绿如蓝”的蓝指的是用于制作染料的菘蓝,而非指色彩的蓝。这也和前半句“红胜火”的火字作为物质名词而形成优美合律的对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陆游诗集(Y1) 丫头岩见周洪道以进士入都日题字 乌巾白紵蹋京尘,瑶树琼林照路人。 西省归来名盖代,两行墨危尚如新...
    汉唐雄风阅读 11,468评论 0 15
  • 白居易诗全集(J1) 「吉祥寺见钱侍郎题名」 云雨三年别,风波万里行。愁来正萧索,况见古人名。 「集贤池答侍中问」...
    汉唐雄风阅读 9,177评论 1 12
  • 作者:白居易 朝代:中唐 其一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⑵;日出江花红胜火⑶,春来江水绿如蓝⑷。能不忆江南? 其二 江...
    唯一念想阅读 845评论 1 0
  • 陆游诗集(T1) 塔子矶 塔子矶前艇子横,一窗秋月为谁明? 青山不减年年恨,白发无端日日生。 七泽苍茫非故国,九歌...
    汉唐雄风阅读 4,260评论 0 7
  • 忆江南三首⑴ 作者:白居易 朝代:中唐 其一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⑵;日出江花红胜火⑶,春来江水绿如蓝⑷。能不忆江...
    唯一念想阅读 858评论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