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篇之六《大宗师》
《大宗师》共分十章,主旨是提出要以大道为师的思想主张。
在本篇第一章的开篇,庄子马上就说只有认知自然规律、参悟生死变化的智力才是“真知”,且有真人而后有真知。既然真知如此重要,而且还必须出自真人,那真人是什么样的呢?庄子用了整整第一章的篇幅去描写,我斗胆将其形象(特征)归纳总结为“顺应四时、融于天地、气定神闲、心无挂碍、深沉广博”。《黄帝内经》对真人也有描述,原文是“黄帝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可见,真人绝非一般人甚至绝非奇人,而应当是一个超人。第一章的最后一句,庄子说天与人不相胜也,是之谓真人。这句话说的,就是庄子思想理论中重要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天和人历来就不是对立的,我们现在已经慢慢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第二章的篇幅很短,庄子就是想强调一化之所待,即一切变化所依待的就是道,也就是大宗师。
有了第二章的铺垫,庄子在第三章告诉我们什么是道,在第四章则顺理成章地讲述道形成的过程。
随后第五章直到最后第十章,庄子说的都是寓言故事,他要告诫我们:以道为师,除了刚开始说的,要有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世界观)之外,还要树立死生存亡之一体的人生观,要能安然面对生死的问题。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的死生像昼夜更替一样,都是自然规律。且夫得者,时也,失者,顺也,生是适时、死是顺应,且彼有骸形而无损心,有旦宅而无耗精,人逝去只是体形出现变化或者发生转化,精神却不会消亡。因此,对生死存亡的问题无需纠结和害怕。另外,以道为师,还要树立安时处顺的生活态度,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大自然给了我形体,活着我就干活,老了我就歇息,死去我就安息,安排而去化,乃人于寥天一,能听任自然的安排而顺应变化,我们就可以进入道的纯一境界。
在本篇的寓言故事里,孔子的形象多次出现,庄子借孔子之口,阐明了道儒两家的不同主张,让大家对他们的思想理论差异,有了深入的了解。我觉得这几个故事里的人物对话非常精彩,值得细细品读。例如,孔子说,彼,游方之外者也,而丘,游方之内者也,外内不相干,他们超脱了礼教的拘束,游于方域之外,而我未能免俗,方域内外是彼此不相干的。彼方且与造物者为人,而游乎天地之一气,他们正和造物者为友伴,遨游于天地之间。所以说,天之小人,人之君子;天之君子,人之小人也,从自然的角度看,明明是小人,可他却是人间的君子;而明明是君子的,竟成了人间的小人。
读了本篇,我认为庄子“去知”的观点需要深刻领会。庄子在第九章说黜聪明,离形去知,不要摆弄自己的聪明,要超脱形体的拘束,要脱离智巧的影响。这么看,这句话很容易理解,可是庄子的本意并不是如此“简单”。庄子所说的“离形去知”,是说我们只需保留生理上产生的一些自然的欲望即可,比如饿了吃、渴了喝、困了睡等,那些额外的、非自身生理产生的欲望,如名利富贵等,全部要根除,这才叫做“离形”。不要让自己的欲望受到知识的搅扰和鼓动,尤其是那些概念性的知识,必须抵制并去除,这类知识只会令人产生机巧伪诈之念,这才叫做“去知”。如此一说,庄子的离形去知会不会令人愚钝和导致社会发展缓慢甚至停滞呢?我个人认为,还是需要结合当时的社会时势来看这个问题。
当一个社会总是因为个人追逐名利而导致兵荒马乱的时候,欲望和机巧都成了“帮凶”,都令人厌恶。所以,庄子选择“去世离俗”,眼不见心不烦。而孔子不是不懂去世之好,未必不想循天人合一之道,可是世风日下、礼崩乐坏,孔子心疼民间疾苦,所以他颠簸劳顿、不辞辛苦地宣讲仁义道德,他觉得这是他的责任。我们理解庄子,也要理解孔子。
最后,我想还需要再提的,是庄子在本篇提到的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庄子崇尚无拘无束的安定悠游,他的交友观就是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就是相交而出于无心,相助而不着痕迹。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鱼游于江湖之中而悠然自乐,人游于大道之中就逍遥自在,能够无事而生(xìng,即性)定。复旦大学陈果老师的“朋友无用论”与庄子的交友论非常相似。另外,还有民国才女、合肥四姊妹之一的张充和先生,她半生为书法、半生为昆曲,她坚持“亲则疏”的交友观,“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就是她个人心态的最好写照。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xǔ)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庄子举了两个极端的例子,鱼之间与其在局促不安中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大江湖之中更来的自由自在,与其事后评论尧桀的功过是非,不如不要君王的统治更来的悠游快乐。在庄子看来,相濡以沫和誉尧非桀,都是迫不得已,都是一种不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