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刚才读完一本书《当呼吸化为空气》,读这本书之前,我读过《最好的告别》,这两本可以说是同类型的书,都是思考死亡题材的。让你在舒服的时候,思考一下人生的终点。
在读《最好的告别》之前是有一帮爱读书的友人极力推荐,说这是一本让叫绝的著作,于是乎,我在看完豆瓣评分后,选择了春节期间来读,因为春节有大把的时间挥霍嘛,而我想要在那个有吃不完的好吃的,有睡不完的懒觉的日子里体会作者的“沉重”,果不出所料,那个春节我的内心相当的丰富。
近期才读的这本《当呼吸化为空气》我真的是想不起来是因为什么拿起来阅读的,但是看过书名以后,我知道,这本书一定是一本很有深度的书,绝对不是那些草草完成的小说之辈,更合况,这本是真人真事,临终前的最后一博。我怎么都要读一下,但是我仍然选择先看了评价。评价中说此书是一本死亡书,它写的真实,写的刻骨,写的让人想要和作者促膝长谈。评价个个都字无虚意,我想,一本书的评价都能写的如此透彻和惹人心疼,这本书的内容要么有煽不完的情,要么就是真的让人痛的无法呼吸。我是带着这样的沉重心情去看这本书的。
然而,开始阅读到读完,也始终没有那种沉重的心情,有的只是一声长叹和一句佩服!如果作者还活着,这个世界并不会发生太大的改变,但是他的去世,却可以让那么多人找到生命的意义。这是一本真的就像书名一样轻的书,轻到我们无法深入感知,却活在这种感知当中,就像空气,离不开又逃不走。
以下是几断摘抄和我的解读
别因为你要死了才去做或者不去做某件事情,而是要找到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不管什么时候,只要去做。
这个决定太难了,作者保罗在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他自己是经历了什么样的人生痛苦,这痛苦不止是身体上的,更是精神上的。而他能够这样告诉读者,足以证明他内心的强大。他在经历过放化疗后的日子里,在主治医生和家人的支持下,重新回到手术台,开始神经外科的手术。重新再来的力量,不比从0到1更简单,全身的疼痛使他握手术刀都成了问题,是什么样的力量能够支撑他做完每一个手术,直到生命的尽头?是信念吗?是爱吗?还是想要为生命划上完美的句号。
保罗说过,他不是没有想过去度假,去旅行,去做自己最喜欢做的事情,但是这一切都要看病情的发展,他认真的分析过自己的兴趣爱好,除了医学,他最爱的其实就是写作,所以按照他自己的想法,在不能做手术的日子里就去写作,做一个作家,用文字治愈people。他想到的他都做到了,而这些看起来常人要很多年的事情,他只花了1年的时间完成。而这1年,成了他人生中最后的一年。
我们或许也想过,在人生最后的日子里想要做什么或者不想要做什么,但是真正到了那种时候,你的身体也许并不会听从你的内心。所以别在想那些想要在最后的日子里要做或者不要做的事情了,选择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现在就开始做。
很偶尔的,我们可能会反思,大家都在默默地向尸体道歉,并非出于罪恶感,而是出于我们没有罪恶感
这段讲的是作者保罗在修医学时,因为经常解剖尸体所体悟到的。他说同学们整日面对原本完好的人的身体,一刀一刀的划下去的时候,没有丝毫的罪恶感,这不是对身体失去了敬畏,而是对神圣的冒犯有了麻木的感觉。
医生看到的是人体最脆弱的部分,然而,有时候,医生明明知道无可救药了,但还是出于对于生者的安慰,会做一些什么,而所做的一切不过是把人体也好,器官也好当做了一部机器的部件,治愈也好,无法治愈也好,缝合后的身体还给生者,自己却转身离开。医生的离开不是因为无情,恰恰是因为他们对于这些无法治愈的痛看的太透彻。
保罗是个具有哲思的神经外科医生,很多看似正确的决定,并非是正确的,很多看似无情的行为,却可能是患者最想接受的。
我口中的希望,是不是指“为一个统计学上不大可能但仍然说不准的结果留一点空间,相信自己能超越95%的标准测量置信区间活下来”呢?这就是希望吗?我们能不能把这个曲线准确地划分区域,从崩溃到悲观到现实到希望再到幻觉呢?还是说数字就只是数字?我们难道不都曾怀着希望,觉得每个病人都能奇迹般地超越平均值吗?
保罗在决定和妻子通过体外的方式生孩子的时候,去了精子银行,从而诞生的一系列的想法。其中保罗分析了”hope"希望一词,他说希望是整合了信心与渴望双重含义的。然而他现在是渴望生存,但是有信心的却是死亡。明明一个词应该表达相近的意思,却让保罗在生死的间隙里看到了截然相反的含义。他说,当人们说希望的时候,是不是其实就是在为没有根据的渴望留下一丝空间?当一系列联想最终回归到存活率这个数字上时,保罗开始联想自己还是医生时对同样患不治之症的病人之间的对话,如果病人年事已高,那说出这样的概率就很轻松,但现在自己,36岁,正值生命高峰期,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说出这个概率,更合况是主治医生,所以主治医生也才会一直在回避这个问题。
医生患不治之症和常人患不治之症其实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不过是对于疾病的理解和对于主治医生的理解不同罢了。保罗作为一个医生,他知道肺癌是什么样的疾病,也知道存活率和治疗方法包括预后,但是他却无法左右主治医生的治疗方案。我想在确认的时候,他的内心一定是五味杂陈的,他有点渴望这不是真的,但他相信这是真的。就像他对“希望”的解读一样。
每天,我都从上次复发中恢复一些,但又距离下次复发更近一些,当然,也离死亡更近一些。
也许那一天比我估计的晚,但肯定比我希望的要早。
谁都不想死,尤其等着他的是一片光明的职场升迁和一帆风顺的加薪浪潮。但是谁都得死,只是像保罗说的一样,死亡一定比每个人希望的来的要早。
我能深刻的体会到保罗写下这些文字时的心情,可能是颤抖着写的,也可能是无力的写的,但一定是带着希望的绝望写的。因为他估计自己可能明天就不行了,但是每次医生都能神奇的把他从死神那里拯救回来。他不想过这样的日子,他希望自己没有病,能够像正常人一样活到老,又或者只是单纯的希望自己能够超脱平均值,带病活的更久。但这一切可能只是一个苍白的方程,永远无解。
明明知道自己化疗后能够再恢复到基本正常,但是下一秒的药片又把自己拉回到现实甚至是不远的未来。多少身患绝症的人也有这样的深度思考呀!有多少人能够在那个时候还隐藏着自己的真实情感,去讨好别人,去委屈自己呢?为什么我们遇到痛苦就非要选择乐观,悲观才是应该有的情绪不是吗?只是能够平静的叙述悲观也需要一种乐观的勇气罢了!
读后感
这本书短小精悍,很适合一鼓作气的读。我也是一口气读完的。很多人都说是因为这本书,才开始真正意义上的认识保罗。然而,当认识保罗的时候,他已经不在人世了。人生就是这样充满着戏剧化。保罗戏剧化的人生,一直都活在死亡的边缘,不是因为他生病了,一直在和病魔斗争,而是因为他是名医生,一直在替别人和病魔斗争。如果他还活着,也许,他会成为他所厌恶的那种医生,亲临的死亡体验,让他开始自省,他开始关注病人的心灵,关怀家属的心境。有了病人身份的保罗,在做出重返手术台的决定时,他就是不一样的存在了,他做每一次手术,都会深刻的理解病人的心情,深刻体会家属的期望,他能做的更好,但是时间却不允许了。但是保罗并没有放弃,他选择用文字传达,他想让更多的人了解。全书里,没有保罗如何正能量的鸡血鼓励,都是真实的文字,朴实的情感,很有史铁生笔下的无奈和温存。保罗最后的日子一直都掌控在自己手里,这是很多同样患病的无法做到的。多数亲人为病人做了病人也许并不想要的决定,比如插管儿,可以维持一段时间,却失去了这段时间存活的意义。同样的道理在《最好的告别》当中也有提起。也许病人真正想要的不是那种看似活着却没有尊严的被器械插满全身,而是平静,安详的离去。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