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周
出版:中信出版集团
评论:白鱼 by@soonread.com
推荐:★★★★
tag:学习,读书
你有知识焦虑吗?你是否有许多想要学习的技能,想要读的书,却总也没时间、读不完?又或者读完了根本记不住,该咋样还是咋样?甚至拿起书就头痛,根本读不下去?或者你追逐各类干货、大神、新知、甚至各种培训考试却依旧迷茫,以至于让你怀疑,到底是自己方法不对,还是读书根本无用?
如果你有这些问题,那这本《这样读书就够了》很适合你。尽管我认为本书中许多内容是作者的“拆书帮”广告,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依然不乏真知灼见,下面就来分享部分内容。
首先我们需要树立一个概念,读书究竟有没有用,责任在读书的人自身。在于读书人是否具备使所学有用的能力。
教育家克里提克斯说,“经验本身没有价值,真正有价值的使在对经验进行反思后的智力发展。有效的学习来自有效的反思,而非经验。”由此,本书作者提出:阅读本身也不创造价值,改变行为才有可能创造价值。
这看起来像是废话,知识最终不落实到行动上,当然只是存放在硬盘里的文件,没有什么用。但是许多人读书时关注的是“吸收知识”,而不是“输出和运用知识”,结果因此往往连吸收也做不好。作者独具慧眼地指出了这一点。
确立了“学以致用”的目标之后,作者提出了RIA学习法。即:
R(Reading)阅读
I(Interpretation)诠释
A(Appropriation)挪用
注:作者把 Interpretation 解释为培训师的讲解引导,或自学时的用自己语言复述,把 Appropriation 解释为一个术语“拆为己用”。
在阅读方面,作者提倡两个要点:一是: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书籍为中心。我们从前在学校的学习,是课程自成体系,我们要努力把整个系统装进自己的头脑中去。而成人的学习则不同,要围绕着学习者自身的需要,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样把主客关系颠倒过来后,第二点就顺理成章了:读书时要问有用没用,对自己有用的地方就要倾注心力,对自己没用的地方、不重要的地方就大可略过。不关心看不懂和记不住的问题,只关心能不能把书中知识转化为能力和行动。不对书负责,只负责解决自己的问题,提升自己的能力。这也反应在选书,选择学习内容上。
可以想见,这种极具功利性的读书方法一定有许多人反对,不系统啦、偏颇啦,可能有许多弊病。不过不用急着下结论,这些只是可能的风险和成本,我们还得对照收益来看,才能确定这是否值得。作者也指出,这种方法对应的是”致用型书籍“,而不适用于”知识型“和”娱乐型“书籍。这种功利性阅读首先一个好处就是,减去了大量你的欲望,而把目光聚焦在需要和目标上。比如,你因为追星,想学韩语,又喜欢画画,还想种花,最近区块链好火好想了解一下,哎呀,会计师考试临近了要赶快复习……用功利的眼光看,不用别人说你也知道最需要和最重要的是什么,又有哪些是暂时用不上和不重要的。
作者在这里引用了查尔斯·汉迪在《思想者》中的话:”知识虽然是基础,但随时可以抛弃,要学会将推理应用于个人生活。“这段话也可说是本书的指导思想。
接着,选定学习内容或要读的书籍后,使用作者的”便签读书法“。这是从上面的 I 诠释和 A 挪用化出来的。
简单的说,在读到书中对自己有触动或重要的知识点时,使用三张便签:
I:用自己的语言重复信息。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A2:自己将如何应用它,这包括目标与行动。
下面以刚才查尔斯·汉迪的那句话为例,白鱼演示一下如何为它做便签:
诠释(I):单纯存放在大脑中不用的知识意义不大,也不见得适用。要将它们作为工具或材料推理应用到生活中去。
经验(A1):某年某月,买来一本《如何做阅读笔记》,越读越熟悉,才发现曾经买过这本书,但由于其过于复杂,没有记住也没有应用,并没有解决问题。最后连买过这本书也忘记了。
-
应用(A2):(这是一张任务列表)
下周内尝试用便签法读完一本书并笔记。
下周内把新学到的短语 Count me out 应用3次。
每晚跟踪进度并记录
可以看到,这三张便签都需要你的思考。我们在《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中也知道,只有经过思考的内容,才可能记住。和自己经验相印证更是在大脑中建立知识和经验的联系,这个方法非常符合认知学原理。
更棒的是,你构建了应用的方法,并且立刻可以开始练习了。我们常常读完书却说不出书中的内容,就安慰自己说,那些内容已经”内化“了,将在方方面面影响我们的生活和人生——别做梦了,那是忘了!只有经过思考,理解并记忆了,而且表现在行动上,那才叫内化了。
教育学家戴维·库伯(David Kolb)的经验学习圈模型:
同时,也符合雷·达里奥在《原则》中提出的”五步个人进化流程“:
向着目标行动→遇到问题→产生经验→观察、诊断、反思→得出猜想或理论并制定行动方案→再次行动,如此循环往复。
伟大的头脑都是相似的,只是和常人不同。
同时,这也解决了我们的一个疑惑:读书到底有用没用?可能都有,也可能都没有。有些人从知识或信息中学习,有些人从经验中学习,前者说后者不学无术,后者说前者不通世务。其实,”纸上得来的知识,加上实际经验和运用,可成就黄埔名将;摸爬滚打得来的经验,辅以反思和行动反馈,能打造泥腿战神“——关键在于这个圈你画完了没有。
但是,这样的”便签读书法“也有一个隐患,那就是:万一书上的内容是错误的怎么办?我这又思考又行动的内化了一通,会不会反而有害?
这就需要我们做一个检验和批判性思考的过程了。做完第一张便签,也就是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诠释信息之后,有一些内容已经可以被我们识别出来。比如鸡汤文,我们会发现它除了口号和调动人的感性之外,并无实质性的理性的内容。”换一种说法复述“本身就要求你运用理性,所以可以跳出感性的窠臼, 一击即中。
在做第二张便签时,要求我们描绘一个自己过往的相关经验,越细节越好。这就是一个分析信息的过程。因为你要把过往经验和这条信息对比,才能确定相关性。要知道前因后果,适用边界,才能知道它们是不是互为注脚的关系。
还是用刚才汉迪的那句话做例子。我们的思考可能是这样:
单纯存放在大脑中的知识意义不大,可能会没用,是这样吗?
是的,因为可能会遗忘。比如那本《如何做阅读笔记》。
为什么会遗忘?
因为没有思考和应用。
后果是什么?
没有解决问题。最后连买过这本书也忘记了,还又买一本。
有没有反例?
有的,比如学会游泳了但长期不游,但没准哪天发洪水或跳水救妹子就用得上。
那么原信息的适用边界是什么?
指的是知识,而非技能。汉迪也点出这点了。
那么就谈知识,有没有反例?
不可能,按认知学原理,必然是经过思考或应用的信息才能进入长期记忆,沉淀下来成为知识。
接着还可以问:原信息还有没有前提和假设?作者是怎样验证或排除这些假设的?作者的论据是什么?推理过程中有没有逻辑问题?有没有科学界的支持?等等。
经过这样的诘问,充分思考和验证原信息,可以确保大部分内容不被错误的吸收吧。
本书还阐述了作者的其他观点。比如什么是伪学习,为什么反对”干货式学习“等等。还用比较多的篇幅展示了作者的”拆书帮“,就是由培训师(作者称为”拆书家“)带领学员进行”拆书“,也就是用前面的 RIA 学习法学习某本书某个知识点。这里就不赘述了。
总的来说,白鱼认为此书值得一读。相信到这里,你也看到了这种功利式的读书方法的益处。相比前面说的弊端,它的好处更多,更大,所以值得一试。需要注意的是它的适用边界。在需要我们系统性的学习某个学科的时候,或者按兴趣泛读文艺作品时,它可能并不合适。
最后想说,我写”速读“文章,绝不是为你献上”干货“,而是为你开一扇窗,你好决定这本书对你是否有用,你是否有兴趣。”干货“不能代替原书,否则作者只写大纲好了。作者写那么厚,可不是只为了钱,原书的体系结构,案例,也都是有意义的。又回到汉迪那句话,孤立的知识点意义不大,你可能并没理解,或者撂爪就忘,书中的案例和论证正是帮助你理解和看到应用方式的重点。按本书作者的说法,现在是碎片化阅读时代,信息爆炸时代,单单只是信息、知识,是最没有价值的,就像水,虽然重要,但是因为太多了,就没有价值了。重点在于这个知识呈现给你的过程和方式,是否有益于你。
让我为你”预读“,为你”拆书“吧。O(∩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