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澳门,朋友托我帮带几盒“春雨面膜”。我孤陋寡闻,从未听说这个牌子的面膜。笑称,是让我出门不带伞,用春雨做面膜吗?
那段时间恰逢春雨绵绵,烟雾蒙蒙。面膜名字真好听,顺带着给自己也买了一盒。
我是在“喷水池”的一家化妆品店购买的。事毕,竟然发现两处闹中取静的地方,分别躲在商铺林立的骑楼的二楼和三楼一隅。二楼的书店叫作“边度有书”,三楼的音乐屋叫作“边度有音乐”。
在二楼悠闲地翻了会儿书,再上三楼。轻轻推门而进,颗粒般圆润的钢珠轻柔地一粒一粒掉进心里,令我屏住呼吸,静静感受。
虽是下午三四点钟,可窗外好似晚上,阴阴的,暗暗的,湿湿的,雨将下不下,时下时不下。不知是雾还是霾,始终像烟一样笼罩在你的四周。
室内静悄悄,白炽灯光映照着白色的墙、白色的布艺沙发、白色的CD架和白色的唱片架。白色的工作台里一位长发披肩的女孩静静地坐着。台面较高,我几乎看不见她的面容。
唯有中间长形的桌与椅是由木色的面与钢架的腿合成的。桌面和墙边的架子里满是摆得整整齐齐、各种颜色、各种创意图案的CD碟和唱片。
整个房间洁净、素雅、宁静,涌动着一种莫名的力,无法用词句描述。正在播放的那张CD碟的包装盒摆放在工作台面一个专属的小木架上。
当轻柔舒缓、掷地有声的琴音抚过沙发、桌子、架子、墙面、天花,以及窗外的沉闷,感觉这屋里外表的简朴中藏着一种内在的丰富。音乐真好听,此情此景配上这音乐!当即决定买下这张碟。
“这是一位芬兰爵士钢琴大师的专辑, ACT唱片公司去年(即2015年)的出品”,女孩介绍说,“这位钢琴师非常喜欢约翰.列侬”。
然后,她从小木架上取下那张CD的包装盒给我看,全是英文。幸好还识得几个。“iiro rantala”是这位钢琴家的名字,专辑叫“my working class hero”。
回到家,打开音响,放上这张碟,脸上再敷一层“春雨面膜”,哈哈,完美套餐。越听越觉得这张专辑最适合南方这潮湿的春雨天。
室外,天沉沉的,暗暗的,湿湿的。雨将下不下,时下时不下。雾或者霾始终如烟笼罩四周,好像“春雨面膜”罩在脸上。
闭上双眼,大地一片黯淡。脸上冰凉凉,湿漉漉,似乎有细微的小颗粒一粒一粒往脸皮内钻,清凉略感刺激,一种清爽的感觉,犹如CD碟的乐音往心里钻。
嗯嗯,这张专辑就是“春雨心膜”吧?!
如果把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或者老柴的第一钢琴协奏曲当作内心悲痛时的疗愈剂,那么这张专辑则可看成内心的日常护理,如同面膜、手膜、脚膜之于人体外表的日常护理。
这么说并没有贬低这张专辑的意思。对于个人而言,剧烈悲恸并不是每天发生,平淡的生活才是我们的日常。
我们并不必让命运的叩门声或者重锤声时时在耳边敲响,夜夜在内心深处击打,或者天天让老柴的钢协带我们飞翔,飞到生命的或心胸的最高处,藐视,甚至无视自己的哀伤……,尽管它们都是我的最爱。
对,在我们庸常的日子里,还可以听听这样的乐音。内心感受就像“春雨面膜”之于我们的面庞,清新而舒爽。
重低音键一声声奏响,是沉郁的天,浓密的雾,厚重的云;是罩在脸上的膜;是按抚胸口的宽厚而温暖的手。
当中高音部颗粒般圆润的钢珠轻柔地一粒粒落下,或者轻快地跳跃,是窗玻璃上渗出的滴滴水珠晶莹透亮,是天空中飘洒的细细春雨滋养田地,是泥土里一颗颗种子破土发芽,是面膜下水解珍珠一粒粒润泽肌肤,是胸口在屏住呼吸的刹那间偷偷吸进了天地间点点精华。
这张专辑由十二支单曲组成,但我并未在意每支曲的曲名,它们混然一起组成一个整体。
播放时音量不要太大。我始终将按钮控制在“九点钟”以下的位置,让音流缓缓在心中徜徉,若有若无。它成了我在南方潮湿的绵绵春雨季首选的专辑。
每次听着,或者听完,一种平和、喜悦之情油然而生。外面沉郁而潮湿的天是音乐和心情最好的铺底和陪衬。
我听见树上嫩黄的芽初露,影影绰绰;粉红的、雪白的紫荆花,一棵棵夹杂而立,纷纷扬扬,如梦如幻;鲜艳的木棉花在褐色的高枝上,大朵大朵地盛开… …;明媚的春光在心底里荡漾开来。
正如这张专辑在CD包装盒的扉页上摘录约翰·列侬的那段话,“we all shine on. like the moon and the stars and the sun. well,we all shine on. come on and on and on…”
不知别的人听出怎样的味道,反正,我就听成了这个模样。因为任性,且尊重自己的内心感受,于是,便记录在此。
2016年3月21日记录, 2021年2月20日完稿。
注:文章与图片均为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图片为2021年2月中旬手机拍摄于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