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伏枥老马
在中国,因为喝酒而引起的人身伤亡事件已不鲜见,由此引发的官司和赔偿也时常见诸报端。2016年9月,海南文昌,一伴娘与人对饮白酒而不省人事,最终抢救无效身亡。日前,浙江一男子受朋友之邀到长沙参加聚会,期间遭朋友劝酒,醉酒而亡,劝酒者赔偿家属35万元。
尽管如此,劝酒之风依然盛行。“劝酒”依然是中国人聚会的一大特色。“人生难得几回醉,要喝一定要到位”、“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等等劝酒词,更是让人难以招架。
其实,世界上很多国家也喜欢喝酒,如美国、德国、日本等都是酒水消费大国。但他们很少劝酒,所以,就“劝酒”来说也是“中国式”的。
外国人劝酒吗?
美国人喝酒通常度数都比较低,通常只喝酒精度13度以下的啤酒或者葡萄酒。如果是一些比较烈的酒,伏特加、白兰地、威士忌等,一般要加冰块喝。
他们喝酒也很少划拳,斗酒,通常自斟自饮,想喝就喝,不想喝不喝,没有劝酒之说。自然也不会以酒量论英雄,以喝酒看感情,更不会故意劝别人喝醉以看人笑话。
德国喝酒主要是啤酒,德国也由此享有“啤酒王国”的称号。和中国一样,德国人宴请,也很重视饮酒,并且喝酒很讲究。一般先是开胃酒,继而葡萄酒,白兰地,香槟也是在喜庆场合少不了的。但德国人也不劝酒,主随客便。
日本人喝酒,但日本人酒量不大,所以我们都知道日本的“清酒”,酒精度低,略带甜味。中国古代的酒文化也对日本影响深远,故日本人喝酒本来也是劝酒的,但可能是像中国一样,因为劝酒出现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日本出台了《防止醉酒扰乱治安法》,在该法律条文中明确规定,强制劝酒行为将被处以48小时以下监禁,1万日元以内罚款的处罚;如被劝酒者酒驾或因酒肇事,劝酒者同罪。所以,现在的日本劝酒之风也远不如中国盛行了。
国外不管是本来不会劝酒的,还是本来会劝酒,现在也不劝了,可在中国,劝酒之风依然盛行!那么,中国式的劝酒真的就是象有些人所讲,是为了看别人喝多出洋相吗?对于这种观点,我是不敢苟同的,或者这些人根本不懂中国的酒文化或不懂中国人。
劝酒,是一种传统文化
中国具有悠久的酒文化,关于酒,古人曾留下“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等千古佳句。古代有很多大文豪,也都是无酒不欢,甚至嗜酒如命,如诗仙李白,大家都知道,很多千古名句都是酒后所做。还有陶渊明,更是经常和朋友喝得酩酊大碎,家里都没有米下锅了,还要去沽酒来喝。
最早的劝酒多来自上对下的敬酒,有时候还是一种政治统治的工具,《三国志》记载,张绣投降曹操后,曹操很高兴,宴会请大家喝酒。曹操在前面敬酒,典韦拿着斧子紧随其后。曹操向谁敬酒,典韦就拿着斧子向谁行礼。那架势的潜台词似乎是:“你喝不喝?不喝砍了你”。
同样,孙权也爱劝酒,有个“钓台罢酒”的典故。《三国志·张昭传》载,孙权曾登临高台宴请宾客,大家都喝醉了,他派人用水把喝醉的人冲醒,并告诉大家说:“今天的所有人,除非喝得从台上掉下去,否则就要一直喝!”
严格地说,劝酒源于敬酒,敬酒是有社会等级区分的,臣敬君,子敬父,弟敬兄,下级敬上级,晚辈敬长辈等。所以,到现在也是如此,我让你喝酒是敬你,你要是不喝,那就是不懂礼数了,甚至有些时候还会落个“敬酒不吃吃罚酒”甚或“不识抬举”。所以,敬酒,首先是下对上的互动,这个必须要有的,不然就是不懂事。当然,有些豪爽的,酒量好的上级还会敬下级喝酒,这就是上对下的互动,叫做回敬,这个酒,即便你再不能喝,恐怕也要非喝不可了。
此外,劝酒之风形成还有一个原因,在唐代,结婚宴请的宴会持续时间长,白天喝到黄昏。这么长的时间,喝酒一口闷大口喝,干喝无趣啊,没有人能一直喝。所以,就慢慢的有人发明了各种劝酒的说辞或者小游戏。就和我们现在一样,喝酒玩个扑克牌,掷骰子,划拳也是一样的道理。
劝酒是因为中国人的性格使然
中国式的劝酒,排除一些居心不良,心地不纯的人,还真不是想很多人所想的只是想把人灌醉,看别人出洋相,至少我所见过的这样的人很少。不仅不是,而劝酒更显现出了中国人的热情和内敛的性格。为什么这么说,和性格内敛有什么关系?
比如说,去亲戚朋友那做客,中国人是不可能像德国人、美国人那样自斟自饮,客主自便的。如果你见过,那他就不是中国人,或者没有被中国文化熏陶过。所以,要想让客人喝好,必须要有人陪,有人劝。所以,做主人的,你不能来了客人,拿出一瓶酒说我不能喝,你自己倒着喝吧。即便你再好的酒,我想客人也不会喝。
那么,既然是这样,作为主人,要想让客人喝好,就需要劝。你不劝,还真的很难让他喝到位。当然,劝也是有度的,通常好朋友间酒量多大,都应该有个度。第一次见面的也要了解下能喝多少酒。
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劝酒实际上是中国人,作为东家热情好客的体现。但是作为客人,一定要把握住,喝多少自己心里有底,你不喝别人不会硬灌你的。
劝酒不仅是感情深浅的测试
感情深,一口闷,感情铁,喝出血!这些劝酒词,好像是说,喝酒多少就是任何人之间感情深浅的测试。到底是不是呢,既然这么多人说,一定有他的道理。因为,只有喝醉了才能显露出一个人的真性情,正所谓“酒后吐真言”,不愿意喝多喝醉,就是不愿意交心,不愿意让别人看出真实的自己。
所以,我记不清是在哪里看到一个典故,说古代选拔官员有一项考核就是喝酒,并且要喝的酩酊大醉。醉后看你的人品,如果喝醉了,不张狂,那才堪当大任,而不喝酒时候得体大方的人,喝醉了就另外一副模样,这样的人,不敢提拔。
除了好朋友之间,就是在陌生人或关系一般的人之间,劝酒被认为是拉近彼此距离的方法。陌生人初次相处,很难深交,放不开,那么,通过喝酒,能放松警惕,把压抑的情感表露出来,实现“酒后吐真言”。
饭桌上,酒杯一端,就是破冰,暖场,气氛开始活跃;互敬几杯,彼此就开始称兄道弟,话匣子打开了;如果能够酒过三巡,那一个寡言少语不爱讲话的人也能妙语连珠,这就是酒的好处。
在酒桌上,如果不是因为特别的理由而拒绝喝酒,或者在喝酒的态度上扭扭捏捏,就显得还想继续保持理性的自我约束力,还在对他人进行防范。这样的人就难于被同桌的人当作“自己人”、当作敢于“掏心窝子”的人。
结语
喝酒,被很多人当成了巴结逢迎,拉关系的一种手段或者道具。而劝酒更是被很多人当成了一种“陋习”。春节和朋友亲戚见面,就发现现在中国的劝酒也在减少,特别是年青人就更不会劝酒。说好听的是现在年青人“文明”了,不好听点可能是被那些时常见诸报端的“喝酒出人命,惹官司”的事情给吓到了,或者是真的不会劝了。
这一点,我们是要注意!但是,劝酒,怎么劝,怎么劝到恰到好处,还真是一种文化,中国人还不能丢,重要的是要出于“善意”的劝,恰到好处地劝。
【老马闲谈】
一阴一阳谓之道
换个视角看问题
我说的话
可能都是错的!
/End/
作者简介:伏枥老马,管理学博士,大学青椒一枚,左手教鞭,右手写文,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有态度、有深度、有温度的大龄文化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