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现在一谈到手机电子产品,都会大批特批,都是手机惹得祸,让亲子关系和家庭氛围日趋紧张。手机已势不可挡地成为了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获取信息,工作、交友、娱乐,支付、学习……是啊,离不开手机已成事实,而我们怎样才能引导孩子安排好学习和手机的使用,就尤为迫切。
孩子在学习中可以找到学习的快乐时,不仅自己可以体验到快感,周围人给到的欣赏和肯定也会强化这份体验。可对于在爬坡中遇到阻力的孩子,遇到困难自己就会有失落和不够自信的情绪,再加之得到的反馈不是催促就是不信任,再者还会批评指责。这样的感受足以让一个孩子逃离学习,而手机正好满足了孩子的需求。每个人都会趋利避害的,都想让自己轻松愉悦一些的。试想一下,当今社会,对于手机,谁又能抗拒得了诱惑呢?只不过是在玩手机的时间上,多与少的问题。
有些家长会说,就是因为手机影响了亲子关系。可在这里,我们要反过来看一下,真的是这样的吗?有没有可能是因为亲子关系、夫妻关系会影响孩子逃离了现实生活,在虚拟的世界找寻一丝慰藉呢?
在一些专制型、忽视型、溺爱型的家庭里,孩子容易过度迷恋手机。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要想阻止孩子少玩手机,家庭氛围至关重要。因为规则和约定如果可以生效,那也是基于一个和谐和尊重的关系。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利于孩子内化家长的期望和要求。专制的家长引来的是孩子的对抗,溺爱父母无法培养可以执行规则的孩子,忽视教育下的孩子也会无视家长的要求。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土壤,如果土壤出了问题,那么果实就很难不出现问题。
不论什么样的家庭类型,父母对于孩子的期待都是高期待。没有一个父母对孩子没有心怀希望。特别是孩子刚刚来到这个世界时,更是如此。可随着孩子的成长,为什么会对孩子有了不同的看法。父母往往过多的把焦点放在了孩子的学习上,而孩子内心的感受和需求很少关注。在日积月累中,父母也把自己的情绪、压力、也无形中传递给了孩子,孩子也会无力承受而选择了舒适的手机,在手机里可以被允许,被接纳,被欣赏。
很多家庭教育孩子的任务主要由母亲承担,父亲的隐形缺位,也会加重母亲的焦虑和压力。每个焦虑的母亲背后都会追溯到父亲在家庭教育中是否承担起了给予孩子目标和力量、给予妻子爱的滋养。和谐的夫妻关系是良性亲子关系的基石。很多父母不懂如何经营婚姻时组建了家庭,还不懂如何为人父母时就拥有了孩子。以为已经拼尽全力,却在错误的方向上越走越远。抱怨的父母养不出感恩的孩子,性格暴躁的父母养不出性格温和的孩子。当家庭的环境没有了安全感和归宿感,孩子也会通过手机网络游戏借以抚慰自己匮乏的灵魂。
没有一个孩子不是满怀希望而来,没有一个孩子天生不爱学习,没有一个孩子天生喜欢玩手机,每个为人父母者都要从孩子的成长经历中去找寻孩子行为背后的需求和成因。因不改变,果也不会改变。
唯有父母先于孩子一步成长,才不会牵绊孩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