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和孩子一起爬骊山时,曾经发誓我这辈子再也不爬山了,没想到这几年来,我竟然喜欢上锻炼身体,也爱上爬山。这次和先生一起去华山,我们做好两天的时间打算,坐缆车之类肯定是不愿意的,加上我之前有过徒步上武当山的经验,所以觉得此行一定会非常顺利。后来……发现一切不能如我们所愿。
一路公汽地铁火车的士,到达华山脚下时已是上午十一点,经过和其他游客的交流,对行程也越来越清晰,同时也越来越无奈。如果完全徒步,一天走不完,不可能走到中途就下来,那就只能在山上住宿,据说价格高昂条件简陋。有一位下山的大哥告诉我们,如果要徒步上山,就选择晚上十二点出发,刚好到山顶看日出,然后再慢慢走下来。先生建议选择这个方案,可是我对夜里登山实在没有把握,已至深秋,天气也越来越寒冷,连续的阴雨天,也不知道能不能看到日出。这两个方案都不行的话,那我们就只能选择第三种方案,坐缆车到北峰,然后徒步四个小时左右到达西峰,再坐缆车下来。
据清代国学大师章太炎和历代专家学者考证:中华之“华”,源于华山,由此,华山有了“华夏之根”之称。华山,自古以来就有“奇险天下第一山”的说法。魏晋南北朝时,还没有通向华山峰顶的道路。直到唐朝,随着道教兴盛,道徒开始居山建观逐渐在北坡沿溪谷而上开凿了一条险道,形成了“自古华山一条路”。
印象中以前爬过的山,都是铺的山路,是用别处的石头铺的路,而华山上的很多路是凿出来的,就是在原来的大石头上用凿子一下一下凿出来的路,现在的大石头上依然清晰可见凿过的印迹。真是无法想象,在这条我们现在走来依然漫长艰辛的山路上,当时的道徒是凭着怎样的恒心和毅力完成了此项工作。
华山上主要有五峰,依次为:北峰,中峰,东峰,南峰,西峰。我们乘坐索道到北峰,只见缆车外云雾缭绕,如入仙境,说实话也有恐惧之感。山腰有雾,山上没有,越往上越清晰,只见浅黄色的大山巍然耸立,绿色植被形成一条一线顺着石缝而下,使大山更有流畅雄浑之美。只听我家先生在那里大呼大喊,哎哟,真是漂亮,这真的跟画上的一模一样,别人说风景如画,大概就是这样了。
下了缆车,往上走。脚下是峭壁险峰,远处是云蒸雾绕,一步步往前走,只见前面是云梯铁链,后面是蜿蜒阶梯,右边是苍松招展,左边是绝壁悬崖。一路上去,铁链上红色许愿带迎风飘扬,同心锁祝福锁平安锁紧密相连。这些飘带这些锁,记录着曾有人在这里许下美好的心愿,不知他们的心愿是否都能实现,其实就算不能实现又何妨,心里有牵挂也是幸福。
有人说登山望远可以开阔心胸,确实如此,华山兼有雄伟秀美,云雾之中,只见黄褐色山头还在向天外伸展,远处的山峰若隐若现,仙境大约也就如此吧。西峰最美,一块完整巨石,浑然天成,因巨石形状好似莲花瓣,所以又称莲花峰。南峰最高,是华山最高主峰,也是五岳最高峰,古人尊称它是“华山元首”,站在南峰上,就好像与天更近,伸手纵然不能揽月,却应该可以把嫦娥姑娘看得一清二楚的。东峰,观日出的好地方,峰顶有一平台,居高临险,视野开阔,人称朝阳台,东峰也因之被称为朝阳峰。可惜我们去时正是阴雨天气,当地司机说已经有好多天没有日出了。这看风景也需要缘分的,大概也不能勉强。
先生总问,这是华山论剑的华山吧,当然是,一路见过无数大石上写着华山论剑几个大字。到底是在哪个山头论剑的呢?没人知道。再问,欧阳锋当时是在哪里受伤的呢?这个问题太深奥了,更没人能回答。真是个《射雕》迷!
到华山,我觉得华山松不得不提,苍劲、雄健、飒爽、壮观,而且千姿百态,有的稳健挺拔,只觉正气凛然,有的横卧头顶,好似顽皮小儿,有的旁逸斜出,恰似迎客之举,碧绿的枝条上,总有红色丝带飘忽其上,不由觉得这红色飘带也已成华山一景。
上上下下一路奔波,回到西安住处时已是晚上十点多,辛苦,却也觉得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