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虽然离儿童的年纪已经很远了,今年的六一儿童节,仍然想去发现和找寻一些儿童节的乐趣。
一大早,我们就骑行去了紫竹院公园,想遇见一个属于我们的好玩的儿童节。
紫竹院公园以竹子闻名,也是一个亲民、接地气的公园,
到公园附近,我们把车停好,溜达了一会,我看了一下导航,离公园北门很近,我曾经从北门进去过,于是,我提议走北门。
走了2分钟,先生突然想起,公园有个西门,他查了一下,说离西门也很近,他想走西门。
我说北门还有5分钟就到了,继续往前走吧。
他突然执拗起来,说西门也很快,扭身往西门去了。
我一个人往前走了一小段路,想起来我们一起出来玩,就是为了开心的,现在还没进门就走散了,一会还得互相找。
于是,给他拨了一个电话,说我还有200多米就到了,我们还是一起走吧,否则进门之后还得汇合,一个人还需要找另一个人,岂不是麻烦?
他说,他也还有200多米就到了。
先生这么坚持己见,我的感觉是,怎么像孩子一样任性,就要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就要掌控?就要证明自己是对的?
你有没有过一言不合,转身就走的想法和经历?
又一转念,也许他是好奇,想探索另外一条路,没准我们可以像小孩子玩捉迷藏一样好玩儿呢?
想到这儿,我说,那好吧,一会进去,你来找我吧。
进了北门,看到有人打拳,有人在做操,第一次看到“大葱花”,拍了几张照片,我给他发了一个定位,就停下来静坐一会儿。
汇合之后,我说了沿途的发现,他也分享了来时的风景。
看来在“捉迷藏”的过程中,我们都有一些发现。关键是带着“捉迷藏”的心情,事情就变得好玩起来,对心情并没有丝毫破坏。
借由儿童节我们看到内心的那个小孩,他很好奇,允许、不压制这份好奇心,创造力也会激发出来。
在公园四处逛逛,沿着河边走,看见小鸭子在练习潜水。
远处看见有些人聚集,他说,那边人太多,我们不过去了。
我说,出来就不怕人多,去看看。
走到近前,看到大爷大妈,各个胸前飘扬着红领巾,有乐队伴奏,有人指挥,欢快地唱着“让我们荡起双桨”,充满热情,精神饱满,旁边也有人三三两两地跟着唱,他们以这样的方式度过儿童节,给自己、也给别人带去欢乐。
不要忘记,你内心的那个小孩, 不忘童心,回归本真。
童心与年龄无关,与好奇心、创造力有关。
在亲密关系中,我们也不妨像个孩子,带着好奇心,以好玩儿的心态,创造出不同的场景和轻松的心情。
与其说找寻乐趣,不如说是创造,随时随地,去发现和创造轻松、喜悦。
当有好坏对错的评判要跑出来时,看一看,还有什么可以是更好玩的?
我想要的是什么?是一份好心情吗?还是破坏一份好心情?
是在亲密关系里更多看到彼此吗?
当我可以信任自己,同时也允许别人,那些内在、外在的冲突就会消失,关系也会变得轻松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