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学习《繁星》,明确是略读课文,勾出前面导语的关键词,学生从中找到三个任务:一是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二是读文字,想画面,谈感受并分享给他人听。三是谈谈自己看星星的感受。和孩子们商量,第一个任务采用我带着自学的方式迅速完成。第二个任务小组学习,全班分享。第三个任务采用自由发言的机会。
第一个任务勾出三次看星星的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和相关内容。板书梳理,很快就明确了主要内容。对比三个段落的内容内容多少,就了解到文章的重点段落为第三次在海上看星星。
第二个任务,小组学习说画面。第一次在家乡看,是童年时期和家人们在一起,温暖,幸福,快乐。第二次在南京看,正是青年时期求学的他,对未来充满无限希望,所以看到的是无限光明。学生们一开始不懂“无限光明”背后传递的那种期待和喜悦,通过介绍作者背景有了一定理解。第三次在海上看星星。小组3号汇报时,只是按照原文朗读了一大段,并没有转化成自己理解后的语言。在我的追问下,抓住“模糊”一次,体会到作者看星星看了很久。于是请下面的同学补充。他们补充到了描写习惯纽扣给你的句子,有一种宁静感。后面拟人的手法写星星,用比喻的手法写沉睡,在传递对祖国、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
体会文章的情感变化,我并没有强势介入,而是他们通过分享画面体验到的。因为“体会”一定先有“体”的参与,要阅读,要想象,要表达,结果才会指向“会”。如果只是老师讲解他们倾听记忆,真正的求知不会发生。
第三个任务,自由发言。看过星空的人描述,其他人通过倾听去想象星空的画面。有十几个小朋友都说清楚了看星星的时间地点感受。能感受到他们真的是看过才有感而发。美丽、美妙、温暖、壮观、震撼、惊讶、激动……素有的感受都是那么真实。当然,他们的语言表达并不那么漂亮,还无法做能侃侃而谈,只是把看星星的经过说清楚,比较符合这个年段。只要坚持训练小组学习,人人在组内都要发言,上台也都要发言,完全不用担心他们未来的表达。
不过,要引领孩子们向微处走,向深处走,教师就要有精微与精深的本领。
为了更加精微地了解学生的卡点,我把练习题拿来做了一遍,用时22分钟,做起来整体难度不大。可是有两处需要注意,一是学生的卡点,二是多样化的解决方式。
只有亲自去做,才能体会到日常孩子们出错的原因。比如仿照例句写“犹如”的比喻句,真正要精微到每个人的脑海里,链接到学习科学,会发现例句的确生动形象,让人一读就能产生画面。可是要做的题目是“雨声越来越大,犹如……”例句是视觉的角度,确实写出了动态变化,习题却是听觉。我精心体察了一阵子,又去查阅了一些资料,发现要与生活中的什么声音链接起来,表达声音的动态变化,实在太难。再一次查阅网上,发现网上的答案要么写的不是雨声,而是大雨,要么就只针对声音产生的结果关联,并没有表达出“越来越这样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包括练习后面的参考答案,也是写的声音的结果是什么样的,并没有真正解决动态化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