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你相信天才存在吗?上学时,明明自己比班上某些同学刻苦努力,成绩却没有他们那么好。工作时,一个入行10年的中年人,绩效却可能不如一个入行5年的青年人。你,曾经因此怀疑过自己没有天赋吗?
不用怀疑,天才并不存在。正如《刻意练习》这本书所说,天才是训练的产物,一个人的成就和天赋没有多大关系。该书通过各种研究实验或训练成果举证说明,经过长期且有目的的训练,你和我等普通人都有可能成为某领域的天才或大师。
作者介绍
本书由美国心理学家安德斯·艾利克森(Anders Ericsson)和科学家罗伯特·普尔(Robert Pool)联合撰写而成。
安德斯·艾利克森博士是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他首次提出"刻意练习"这个概念,是“刻意练习” 法则的研创者。他专注于研究体育、音乐、国际象棋、医学、军事等不同领域中的杰出人物如何获得杰出表现,以及“刻意练习”在其中的作用。
罗伯特·普尔博士是著名的科学、技术和医学作家。他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科学写作,在世界上最有名望的两家科学出版物《科学》(Science)和《自然》(Nature)担任编辑和作者。
重点内容
好了,介绍完这本书的基本情况和作者概况,下面我就来为大家讲讲书中的三个重要话题:刻意练习法则的重要意义何在?刻意练习到底是什么?如何运用刻意练习法则?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重点话题:刻意练习法则的重要意义何在?
200多年来,伟大的音乐家莫扎特被公认为音乐奇才,他拥有完美音高这种罕见的高深莫测的能力,据称当时具备这种能力的概率是万分之一。但是经过作者研究破解,莫扎特并非天生奇才。莫扎特的父亲本是一名音乐教师,写过一本如何教年幼孩子学习音乐的书,并在莫扎特姐姐身上测试了自己的理念。由此可见,莫扎特是自小就受到浓厚的音乐熏陶,并且经过了其父亲的严格训练,他才能够在很小的时候能弹奏大键琴、古钢琴,演奏小提琴,从6岁开始就到欧洲各国巡回演出。
日本心理学家榊原彩子开展了一项试验,他们招募并组织了24个年龄为2到6岁的孩子进行完美音高的训练,不到两年,每个孩子都被培养出了完美音高。这就意味着完美音高不是只有幸运的少数人独有的天赋,而是一种只要经过适度的接触和训练,几乎人人都可以培养和发展的能力。
这个例子进一步印证了一个观点,天才是不存在的,天才是训练的产物,人人都可以成为莫扎特。
这种训练其实就是作者想要讲的刻意练习,作者还极力举证,刻意练习法则甚至超越了1万小时定律,有些人经过训练成为专业人士并不需要1万小时,有些人坚持了1万小时未必就走向了成功。
刻意练习的意义如此重大,那么,到底什么是刻意练习?我们接着说第二个重点话题。
书中作者下定义说,刻意练习是非常专业的练习,是一种有目的的练习,但又不只是有目的的练习。刻意练习和其他类型的有目的的练习有两个重大区别,首先,它需要一个已经得到合理发展的行业或领域,其次,需要一位能够布置练习作业的导师。
有目的的练习有四个特点:具有定义明确的特定目标,必须要专注,要有及时反馈,需要走出舒适区。但是,有目的的练习还不够。刻意练习,还需要长期的记忆训练,加强大脑的适应能力。经常性的训练会使大脑中受训练的区域发生改变。儿童和少年的大脑比成年人的大脑更具适应能力,因此,年龄越小,训练产生的影响越大。
作者强调,刻意练习的主要目的是创建有效的心理表征,而心理表征反过来在刻意练习中发挥重要作用。
那么,什么是心理表征?相信大家对这个概念都很陌生。综合简书和知乎上的专业解说,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心理表征就是人们大脑中的数据组块,是外部信息输入大脑,经大脑加工组建成内部信息组块或知识结构,是一种知识储备。书中举例说,心理表征强的棋手大师对棋局“既见森林,又见树木”,即,不但看到了整盘棋子的布局,而且对每一个棋子的走势和应对策略都已经心中有数。而心理表征弱的棋手通常只看见棋盘上的棋子及位置。
比如说,我们有时看不懂某些领域的书籍,是因为我们没有接触或听说过该领域的信息,没有形成相关的心理表征。当我们试读一次或几次之后,我们对这本书内容的印象会逐渐加深,即,对这本书有了一定的心理表征。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讲的是,读的次数越多,我们对这本书的心理表征就越强,对书中内容理解越透彻。如,我们的国学经典《周易》,可称为中国人的“圣经”。有人读过不止100遍,而是500遍,甚至上千遍,然后成为了国学专家。
该专家还研发了一套国学启蒙教材和独到的学习方法,带领千家万户的家庭进行亲子诵读。有的孩子幼儿期就开始无意识地听《周易》这部经典,孩童期开始按照专家研发的方法反复诵读。《周易》分上经和下经,共64个章节,到了少儿期,有的孩子已经可以把整部书都熟练地背诵出来。也许,这些孩子在当前阶段还不能完全理解其背诵的内容,但是,他们在诵读过程中创建的心理表征(或者说是积累的文化素养),对他们的进阶学习,往后的工作、生活、待人处世之道都将有极其积极的影响。像我们的伟大领袖毛泽东等名人,都是深谙周易之道,仕途一路开挂。
那么,心理表征在刻意练习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呢?作者指出了五大作用,就是有助于找出规律,解释信息,组织信息,制订计划以及高效学习。大师和新手对比,专业人士和业余人士对比,他们之间的差距在于其在刻意练习中所创建的心理表征的强弱。技能越娴熟,创建的心理表征就越好,而心理表征越好,就越能有效地提升技能。
这就是本书的第二个重点话题,下面我们来说说最后一个重点话题:如何运用刻意练习法则?
在工作中运用刻意练习原则,要培养以练习为导向的心态,将日常商业活动转变成练习活动,将练习变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例如,用王牌训练计划训练医生,致力于改进技能的新方法。很多企事业单位都有意识地引进王牌训练计划,给自己的员工做相关的技能培训。
在生活中运用刻意练习原则,针对每一个有梦想的人。它针对每个想学习怎样画画、编程、变戏法、吹弹乐器、写书创作的人,针对每个想提高自己的扑克牌技巧、球类技巧、销售技能、歌舞技艺的人,针对那些想掌控自己的人生、塑造自己的潜能、不向命运低头、不甘心于现状的人。
如果你要想为实现梦想而开始刻意练习,需要遵从五大法则:
1、首先要找位好导师。好导师不一定是最出色的,但应当在行业领域中有所成就,初学者的导师要有足够熟练的技能,已经有训练经历的学习者,需要一个更能干的导师。
2、专注和投入至关重要。如果你走神或者放松,你可能不会有进步。
3、没有导师怎么办?没有导师,就要自己探索、设计适合自己的练习方案。例如,富兰克林如何提高他的写作水平?他自己教自己写作,先是观察别人文章中的一些句子措辞,选择自己喜欢的篇章做简短概括,然后写出自己的文章。写完后,和别人的文章对比,必要时纠正自己写的版本。在词汇积累方面,他会将别人的文章改写成诗句,再把诗句改写成散文,形成找到正确词汇,增加词汇量和迅速从记忆中调用这些词汇的习惯。最后富兰克林再来完善文章的总体结构和逻辑,重新再写一次文章。后来,他的著作《穷查理智慧书》及他的自传,成为美国文学中的经典。
4、跨越停滞阶段,在刻意练习中遇到瓶颈,进入停滞阶段时,要以新的方式挑战自己,要想办法攻克特定的弱点。作者以打字和记数的技能训练方法为例做了详细操作指引。
5、保持动机,这是每个投入刻意练习的学习者面对的最大问题。作者提出要摒弃新年决心效应,忽略意志力的存在,逼自己走出舒适区,弱化停下脚步的理由,强化继续前进的理由。
最后,作者以产生兴趣、变得认真、全力投入、开拓创新这四大节点,描画了成为杰出人物的路线图,
结语
说到这里,今天的内容就聊的差不多了,让我们简单总结一下今天分享的内容。首先,我们说到了刻意练习的重要意义,通过刻意练习能训练出天才、大师、专家。其次,我们说到了刻意练习的定义,其核心主旨是心理表征,两者形成良性循环。最后,我们说到了刻意练习在工作和生活中运用的具体操作方法。
希望我今天对《刻意练习》这本书的介绍,能对你有所帮助,能引起你深入阅读这本书的兴趣,进而找到提高工作技能或学习效率的有效练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