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的某天,我路过书店,遇到一本封面很素净的书——安妮宝贝的《素年锦时》纪念版。为了这封面我把它买回家。意趣盎然的插图,精心排版的文字和留白,安妮宝贝摄影的明信片,让我非常喜欢。
现在是2017年11月,我重新翻开这本书。安妮宝贝已经换了笔名庆山,不再写曾经的那些故事,改讨论人的佛性灵性了。我也早已离开了校园,很久没有再买被归为青春文学一类的书。从一个读者,变成一个作者。
很多我们如今不再谈的作家,给了我们文学上的启蒙。哪怕在我们成年之后,中年之后,开始厌弃这样的文学,或者发现作者本身的品德修养并不像文字所呈现的一样,这些文字对我们造成的影响也不可否认。
初中的时候,大家觉得郭敬明的文字是好的,韩寒的文字是好的,安妮宝贝的文字是好的,哪怕语文老师斥责他们无病呻吟矫揉造作或者离经叛道,但私底下还是喜欢的。
班上的女生讨论《幻城》里樱空释的手势,男生讨论《三重门》里的“卧梅又闻花”,在课本之外的这股潮流,成了课余交流的话题。
后来我们一起读余秋雨。再后来听到一些关于他人品的讨论。也曾经把周汝昌刘心武视为阅读《红楼梦》的导师,最后也懂得他们并非权威。或许根本没有权威。
再后来我们知道日本不光有村上春树,法国不光有杜拉斯,米兰昆德拉和卡尔维诺并不是好文学的全貌,我们知道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作家并不一定就是最好的作家。而最好的标准,也越来越模糊,越来越难以捉摸。
我们甚至可能觉得一本无名小书好过莫言的巨作,甚至可能觉得一个网站上不知名的作者超过了萧红鲁迅张爱玲。我们开始怀疑文学是很私人的事情。
再后来,我们开始摒弃从前读过的很多书,批判它,唾弃它。唾弃那些我们踩着它们攀登上更高的辨别力和审美力的书,唾弃那些曾经被我们当成好词佳句摘抄在本子上的文字。
事实上,他们原本就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完美,那么牛逼。是当时无知的我们给他们强加上了一层光环,等到光环褪去,缺点显露时,我们又以绝对不宽容的态度来批判它们。
文学怎么可能有直接的鸿沟呢?怎么可能从极好到极差中间没有过度呢?大学的课文不可能用在小学课本上,其实道理是一样的。除非天赋异禀或者有名师指导,否则,谁刚开始读书的时候,就知道什么书是好书呢?
所有能列出和畅销榜不同的书单的人,都是建立在自身阅读量庞大的基础上。我的老学员前几天问我,除了名人名言,什么样的文字值得摘抄呢?其实很简单,你觉得值得抄的,你就抄。
辨别力的提升一定是自己不断否定过去的自己的。边写边撕,边抄边划掉,回头翻翻自己抄录的东西,你会不会觉得:“我当初怎么喜欢这些?”
每个作者都是有天花板的,只是高低之分而已。天花板低的作者,你会很明显地感觉到,他再努力写得也就那样了。不会再有什么境界上的突破,也不会有个人修养上的突飞猛进了。总而言之,他们不成长。
有一些顶尖的作者是会给读者设门槛的,你看不懂,他们也不会逐字逐句地给你解释,这是个什么典故,这是个什么用意,这是个什么文化背景,你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两眼一抹黑。
有些书是好书,但是你看不进去,说明你还没有到达这个门槛。有些书不是好书,你也看不进去,说明你有一定程度的辨别力。当你看不进去一本书的时候,你一定有清醒的认知:是书不行还是我不行?
但是不设门槛的作者未必就不是顶尖的,而故作晦涩的作者又未必是好作者。怎么判别呢?继续修炼吧。读着读着就会了。评判标准和阅读体系,不是任何书单大V能灌输给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