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作业是讲讲名人写作的故事,我上网查找资料后,决定讲讲文学家陈忠实的写作故事。
1992年1月29日,陈忠实长篇小说《白鹿原》画上句号。他依靠在破旧的沙发上,眼泪慢慢流了出来。
01 立志写巨作,唯有坚持方能成功
1988年陕西文坛并称三驾马车,年龄最小的贾平凹,凭借长篇小说《浮躁》获得文学大奖,年龄居中的路遥也完成了长篇巨著《平凡的世界》,而年龄最大的陈忠实还没有一部长篇小说。
如果50岁前还写不出一部死后可以当枕头的书,这辈子就白活了。陈忠实轴劲儿犯了,他与妻子商量后决定辞职写书。如果书出版不了,就带着老婆孩子回农村老家,养鸡。
陈忠实背着馍回了老家,转眼六年青丝已成白发。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编辑去他家取稿,孩子的学费都快交不起的陈忠实无钱请客。妻子出去借了一把头茬韭菜,包了一顿饺子。编辑记得,陈忠实家徒四壁,唯一能与现代社会联系的就是散乱堆在墙边的空啤酒瓶。
20多天后,人民文学出版社回信,陈忠实看后大叫三声。妻子正在厨房做饭,听到叫声赶紧跑了出来。陈忠实半响无语,眼泪倾泻而出。
过了一会儿,陈忠实平静下来,缓缓地说,可以不去养鸡了。
陈忠实用他的坚持告诉我们,做任何事要想成功,一定要有决心和毅力,要牦吃一般人所不能吃的苦。写作也是如此,要想写出高质量的文章,甚至出版自己的专著,那就一定坚持不断地学,不停地写,唯有如此,才有所成。
02 作品蕴人性,终获大奖流芳百世
一部小说是一个民族的心灵秘史。《白鹿原》这本50万字的小说,因为将长篇小说的现实主义创作推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而被称作当代中国文学的里程碑。
图书出版后,一时洛阳纸贵。但在届矛盾文学奖评审时,却卡在了书中的核第四心人物,田小娥身上。
为了写《白鹿原》,陈忠实翻阅了大量的陕西县志和关中变迁史。陈忠实发现,一个县二三十本县志,四五本是记录贞洁烈女的,每个人一行字。
陈忠实后来写道,一个个如花似玉的花季萎缩成褶皱抹布一样的女性。对于他们来说,人的只有一次的生命是怎样痛苦煎熬到溘然长逝了。
在存天理灭人欲的封建礼教面前,陈忠实后来创作的田小娥,年幼就被卖给了70多岁的郭举人做二房。人生注定是悲剧,在男权统治下的白鹿原,田小娥的不彻底反抗,后被公公杀掉,终成一曲悲歌。
为了完整地展现那个时代人们欲望压抑后的反抗,陈忠实选择把压抑的欲望不回避的撕开来写,写尽了复杂的人性和在正史中难以启齿的情与欲,写尽了民族厚重而深刻的历史。
茅盾文学奖的一些评委认为田小娥离经叛道的场面写的太过暴露,必须删改才能获奖,陈忠实痛苦不堪,回老家两个月,最终选择妥协,删减4万字。领奖的时候,陈忠实泣不成声。
2016年4月29日,陈忠实病逝,距离五月差一天。
陈忠实说,白鹿原的五月最美。又逢五月,作家出版社正式出版陈忠实未删节版。
陈忠实用他的巨作《白鹿原》昭示写作爱好者,要尊重自然和现实,尊重历史和人性。作者只有坚持深入到社会生活中,走进普通大众的心灵,深刻剖析,用心创作,才能写出不朽之巨作。
03 陈忠实的成就,源于他始终有梦想
从《陈忠实传》看到,陈忠实在迷茫困苦的心境下,靠自学实现文学梦的故事。
他当过民请教师,对人生之路的选择上有过迷茫。那个时候,在关于未来的思考中,陈忠实心底那个文学之梦悄悄地浮上了心头。
大学梦虽然破灭了,文学梦还在。有梦就有希望,希望就在文学梦里。
陈忠实自学文学,自学大学课程。他回到了祖辈千百年来生活的故土,开始自学生活,并决定以文学作为终生追求。
后来,陈忠实曾多次不无诙谐地说:“成名无非是再换一根结实的绳子来捆桌子腿!”
陈忠实内心的信条只有一个,那就是“不问收获,但问耕耘”。文学创作梦,让陈忠实自学文学时的毅力惊人,再大的困苦对于他来说都不算什么。
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艰苦条件下怀揣梦想自学的陈忠实,形成的文学观念只有一种,就是“文艺为政治服务”和“文艺为工农兵服务”。
在写什么人的问题上,陈忠实学习和接受的是“写人民大众,不写个人”这样的文学观念。这一点,也形成了陈忠实迄今一以贯之的文学立场和观念。
陈忠实的笔下,特别是他的小说,所写的对象,都是人民大众,是农民,中国社会底层的普通人。
结语:
有梦想,才会有成功的可能。梦想激励了陈忠实,梦想成就了陈忠实。
作为零起点写作训练营的我,梦想着写出好文章,写出自己的专著。
我想,这需要坚持,再坚持!只有学习不停,写作不止,梦想才能成真。
但愿“弘丹写作成长学院”能助我实现梦想!期待“贵龙讲学习”一一我的学写平台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