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不好好吃饭的娃背后,都有一个特勤快的妈。
啊,还有奶奶。勤快的奶奶杀伤力也大。
大人太勤快,管得太多,很容易破坏掉孩子对食物天然的兴趣。
我一直觉得吃饭是一件特别私人的事,爱吃什么,讨厌什么,今天胃口特棒看啥都想尝尝,明天食欲不佳少吃一点。每个人在饭菜方面的实力不同,没有天大的原因,没有哪个会主动饿死自己。
娃也是这样,虽然是你生的,虽然你觉得人家还小,但他,也是人啊。
虽然懒,但我不是漫无目的的懒,我确实花了心思去想,哪些是非干不可的,哪些是可做可不做的,哪些是越管越错的——后面这两部分是一个意思,该偷懒的地方,不要手软。
剩下的很简单,就两点。
首先,感受下一颗吃货闪闪的红心——
世界辣么大,我想都尝尝。
所以,请尽量多的提供不同种类、不同性状的食物给孩子。主食蔬菜水果肉蛋奶,红的绿的黄的紫的,稀的稠的干的,柔软的细腻的粗糙的有点硬的,多多益善。
当然,还是要遵循添加一份新的食物观察三天的原则。
注意,是提供,不要规定。
区别在哪儿?
前者少干活儿少操心啊。
把健康多样的食物提供给孩子,把某些你认为娃用手实在难以搞定的东西喂给他吃,剩下的,他想怎么吃,他想吃多少,他想怎么玩儿食物,是舔是抓是咬是摸是闻是看是捏,都请让娃自己做主。一般我会默认,他的餐盘是他的领地,领地虽小,但也神圣不可侵犯。
认为辅食添加要按顺序来的,你的知识库应该更新了。
看到孩子干呕担心孩子吃点硬的就要噎死的,请去了解一下BLW。另外,请顺便自学一下海姆立克。
对孩子吃饭的热闹大场面接受不能的,我真替你捏一把汗,希望你在未来的日子里,在娃的大力帮助下,尽快治好自己的洁癖。
这个阶段过去,你会收获一枚手抓饭界冉冉升起的新星。
接下来,如果你希望彻底解放自己,引进餐具(毕竟稀饭汤水用手抓着吃,挺难也挺难看的),那就更加简单了。秘诀是:
你吃你的饭,除了给娃添饭加菜,其他不要管。
对叉勺不感兴趣怎么办——在你放手让他们自己吃之前,小猴子们就开始抢餐具了好吧。
把餐具当玩具,并不往嘴里送东西——给他表演你是怎么用餐具的。放心,人呢,是猴子变的,猴子们无法抵抗模仿的强烈欲望。
不好好吃饭老爱扔勺子——解决这个问题,剁剁手就好了,请准备十把以上,另外,不要玩他扔你捡或笑或怒的游戏,还是那句话,你吃你的饭,其他不要管。
叉勺使得不熟练,一顿饭光靠自己吃不饱可如何是好——你忘了人家还有手了嘛?
想要娃尽快熟练使用勺子的技能——把这件事变成游戏就好了,我们最开始是拿大汤勺舀奥贝小鸭的鸭蛋,后来难度升级舀板栗,积木,大米 ,沙子,水。娃很珍惜每一次的锻炼机会,简直是用生命在练习。
可以这样讲,正常足月的孩子,如果到一岁半还不会自己吃饭,还不能跟着全家人一起吃饭(当然,饭菜要照顾孩子口味适当清淡),那完全要怪家长太勤快——死活要专门给娃做又软又烂的食物,拼了命也要喂给孩子吃——每次看到这样的妈,我总是很痛心,何苦要坑死自己呢?把眼光放长远一点,相信孩子与生俱来的本能,把力气用在最关键的地方,其他时候让自己舒舒服服的偷点懒,
会,死,吗?
懒妈邦:
本硕临床与应用心理学,本行做心理咨询,后来进了早期家庭教育这个行当,家有慢慢小朋友一岁十个月,全职至今,主攻方向是“如何一边带娃一边偷懒”。
一个有点懒,还想把孩子带好的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