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雾》,是一部根据现代惊悚小说大师史蒂芬·金的同名中篇小说改编,由弗兰克·达拉邦特自编自导的恐怖电影。
值得一提的是,弗兰克·达拉邦特还执导了蜚声全球的《肖申克的救赎》,以及《绿里奇迹》和《行尸走肉》。
并且,这也是弗兰克·达拉邦特和史蒂芬·金这两位大师继《肖申克的救赎》之后的再度合作。
1,
最近,生活中猛然冒出了那么几帧与这部影片有些类似的片段,或者,仅仅是类似的情绪,我迫切需要寻找出口表达,因此今天突发奇想,来要给这部电影写一篇评述。
这部电影在车上的U盘里存档了多年,我不知道看了多少遍,对剧情的推进和人物的对白是相当耳熟能详,但无论我多少次重复地看,脑子里除了震撼还是震撼——一群人,怀揣恐惧、希望、互助、谩骂、自私、诅咒、怯懦,各自选择了不同的面对困境的方式,或悲壮或慷慨,或愤怒或无奈,最终的指向殊途同归,那就是,活下去。
当然,不同的人,结果迥然不同,有人欢喜有人忧,生的生,死的死。
站着死也好,跪着生也罢,都特么悲剧。
还是回到电影。
《迷雾》主要讲述了被突如其来的迷雾所笼罩而困于超市的居民,对抗怪物以求生存的故事。
相比《肖申克的救赎》所得到的铺天盖地的赞誉,影迷对《迷雾》的评价则呈两极分化,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电影的结局让影迷朋友们大感绝望。
是的,绝望!
通篇满怀希望的突围和救赎,最终还是输给了绝望。
是的,输给了绝望!绝望能摧毁一切,包括希望。
绝望与日俱增,希望每况愈下,如此,此消彼长,希望被绝望蚕食殆尽。
或许,不是所有努力都能得到满意的回报。
但我想说的是,这部电影,拍得太好了,单单因为这个被很多人肆意踩踏和诋毁的结局,我就要给90分。
说烂片的,可能是没领会到甚至曲解了导演的深邃,无妨,重新解读即可。
且睁大眼睛,来看电影。
2,
在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之后,一场更加突如其来的大雾席卷了米国一座原本宁静祥和的小镇。
令人措手不及的是,这场大雾隐藏着一股恐怖的超自然力量,把一群人困在了镇上的一家超市里。
如果说疾驰而过的警车和消防车响起的警笛声只是让人们心弦紧绷的话,那么,那个口鼻流血惶恐不安的老人奔进超市带来的莫名噩耗,和一个浓雾里的人传来撕心裂肺的惨叫声,则让人们真正陷入了一种对未知劫难的惊惧当中。
怪物不可怕,不知道怪物长什么样才最可怕。
耳闻目睹人们被未知的怪物轻易荼毒,一时间,超市里所有的人都感到风声鹤唳山雨欲来,很快乱作一团,惶惶不可终日。
戴维带着儿子比利和一部分居民们开始准备抵御怪物的入侵,并竭力寻找突围的方法以逃出生天。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戴维幡然领悟到,人心,始终是横亘在生存利益前面的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这个世界最可怕的不是那些凶残的怪物,而是与自己一起陷入困境各自心怀鬼胎暗黑无比的人们。
戴维势必面临一场巨大的终极考验,关乎人性,关乎生命。
关于迷雾的由来,最可靠的一种说法是,驻扎在附近山头的一个军事基地开展了一项名为“箭头计划”的研究,但是研究失败,从而开启了一个异度空间,然后,招来了这场大雾和令人惶惶未知的恐怖生物。
于是,矛盾浮现了。
神婆说是死神的召唤,是世界末日。
有人畏惧自杀。
有人找他人做替罪羊。
......
对未知的恐惧越深,人类的破坏性越大。
3,
必须说明的是,主角戴维并不是带着光环的高大威猛又一身正气的超人,实乃一介凡夫。
发现自己突然深陷泥潭,勇敢果断的戴维冷静的分析了形势,很快团结并带领着一部分人加固防御,展开救人和自救。
大凡困境中愿意献计献策并挺身而出站在最前面的人,都是有责任有担当的。
这不是人类的本能,这是遵从内心,秉承善良的道德且有能力庇佑弱小的英雄情怀。
人类的伟大之处在于有信仰且能够坚定自己的信仰,相信自己的力量,遵从内心的指引,带领人们去突破迷雾,寻找光明。
戴维正是这么做的。他的表现,一直冷静而睿智。
直到最后他枪杀四人,包括他的儿子,然后,独留自己空余恨。
至此,我依然认为,他是冷静而睿智的。因为他别无选择。
只是,故事的最终走向完全偏离了他的预期,以致转瞬之间便出现了前来救场的米国军队,令所有人大跌眼镜目瞪口呆,从而酿出本片最震撼人心的悲剧收尾。
惨烈若此,纵土木之人,宁无悲乎?
配曲声中,那个悲怆的女声,似是惨绝人寰的哀嚎,又似歇斯底里的控诉。不得不说,相比我们的配乐,西方的某些BGM在情绪的营造上确实超凡脱俗神乎其技!
旷野俱寂,唯心跳尔。
米国式独有的毁灭,这和我们的电影表现手法完全不同(受到一些ZZ局限),因为国情不同文化不同,虽然难以理解,难以接受,却又发人深省回味悠长。
4,
如果有人问,戴维是不是英雄?或者,他的表现是不是米国式的英雄主义?
坦白说,我不知道。
当一位年轻的母亲急切渴望有人帮助她冲进迷雾,回家寻找自己孩子的时候,所有的人都低头沉默了,包括主角戴维。
谁会愿意冒着如此生命危险,去帮助一个看似无关紧要的人?
选择沉默太正常不过了,这是人类趋利避害的本能,同时也是遵从自己内心。
戴维也有儿子,他不能置儿子于不顾。而且,回到电影开头,他家里还有个老婆等着他和儿子平安归去呢。
没能得到任何人的帮助,这位母亲大失所望。
带着对在场所有人的诅咒,她愤然离去,毅然消失在危机四伏的大雾里。
因为,她对孩子的爱,大于一切,甚至自己的生命。
此刻,超市里面的每一双眼睛,都噙满了惭愧。
再有就是后来,戴维力扛千钧,带着小团队冲破重重阻碍,开着车几乎坚持到最后了,却因为燃油耗尽,便彻底崩溃和放弃,再也燃不起任何希望,让随行四人饮弹而亡。
他们甚至都没有等到危险的降临或者饥饿的折磨,便选择自行了断,在他们亲眼目睹了那一个骇人无比又高耸入云的六腿巨兽以后,在他们已经体验到周围的人的各种死亡和被各种吞噬的血腥恐怖以后。
但是,好像哪里有点不对。我们人类不是一直都这样教育自己,不到走投无路,绝不认输,绝不投降,决不放弃的吗?
这是不是电影对米国式英雄主义的一种奚落和嘲讽呢?
米国号称国际警察,近些年来越来越四处受挫,国际形象也逐渐崩塌和扭曲,米国式的英雄主义也愈发受到自己国人的质疑。
电影想表达的,是不是完全就是一种断然否定?
5,
戴维的邻居诺顿是一个来自纽约的能征善战才辩无双的大律师,而戴维也是一名挺有知名度的艺术家,专门为好莱坞电影制作宣传海报。如此看来,他们是标准意义上的社会精英,或者上层人士。
但精英又怎么样?同样有着自以为是的偏执和自取灭亡的愚蠢。
当戴维和超市收银员奥利向诺顿描述浓雾里面隐藏着的巨大怪物的时候,大律师因为不信任他人,也不愿意去验证别人的言论,偏狭而固执的认为邻居们是因为曾经和他对簿公堂而羞辱他报复他,是在和他开“可怜的玩笑”。
大律师因为受到小镇居民一直以来的排外而心生怨恨,自然不愿意相信戴维等人的肺腑之言。
当善意被曲解以后,任何进一步的解释和消融误会的举动,都会被视为欺骗的伎俩。
甚至其他人也不相信戴维。
于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因为怨恨的蒙蔽,他完全放弃了作为一个律师应有的冷静、理性的分析和思考。
自己没有亲眼见证的事情怎么可能是真的呢?
因而,大律师带着七八个人无所畏惧地冲进了茫茫迷雾。
关于他们的结局,电影里面没有具象描述,但结果可想而知——其中一人腰缠着绳子出门,最后被戴维拽回来的,是一绳子的鲜血和半截尸体,腰部以上全都不翼而飞。
血淋淋的死亡!残肢断体!
超市里弥漫的恐惧由此升华到极致。
6,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这边厢戴维带领着奥利和几个不苟同于被神婆的邪教思维洗脑的邻居们,不认可他们蜷缩超市的固守方法,反对神婆拿人“血祭”。
为了尽快逃离这帮愚昧的已经受神婆邪教思维左右的疯狂信徒,按照他们自认为理性且正确的方式,突破浓雾,开车去寻找希望。
以戴维为首的这些人,代表的是米国精英或贵族阶层。他们有独立的自信和判断,有别于被神婆的因果轮回所裹挟的盲从人群,有别于自以为可以与怪物抗衡的粗鲁匹夫以及除了害怕和尖叫没有任何主动思考和行为的最无知最愚蠢的人们(网络上号称:猪队友)。
但令人悲哀的是,艺术家戴维们和大律师诺顿们同样走上了不归路。
看来,电影想表达的,除了恐惧之外,是对所有人的全盘否定、彻底颠覆。
无论你是谁,大律师、神婆、超市老板、售货员、军人、搬运工、退休教师......在灾难面前(对白说得很清楚,这是军事基地实验失败,人类自掘坟墓),命运不会眷顾任何人。
即便是戴维,作为艺术家,机关算尽,历尽艰辛,全程竟一个人都没挽救下来,儿子、老婆、超市小伙、士兵、同行男女......只剩下他自己,在撕裂的痛苦和极致的懊悔中度过余生。
你不是很牛逼吗?让你走投无路,让你心理崩溃,让你万念俱灰。
希望什么时候过期?
永不过期。
绝望什么时候过期?
永不过期。
如果这样,在灾难面前,我们自问能坚持到什么时候?
7,
西方宗教相信人世间所有的知识都包含在基督圣经之中,因而神婆口中念念有词的圣经旧约,就是指导并支持他们人生前行的规则和教条。而一旦遭遇劫难,大多数人的认知没有解释和克服这场劫难的能力。
因而,人群里面出现的这个神婆,因为长时间的妖言惑众,再加上几处巧合,甚合时宜的宣示了自己上帝派来的代言人的地位。
于是,愚昧的人们一呼百应,在恐惧心理的支配下,从之愈众。
神婆本来是一个不受人待见的邪教宣扬者,但她自有一番超然的滔滔不绝的理论蛊惑人心。
当一只可以随时秒杀她的飞虫停在她的胸前,却没有取其狗命的时候,她确信她捞到了足够的政治资本——这为她堂而皇之地冠名上帝的使者,提供了佐证。
而她的几次虚无缥缈的预言,又恰恰变成了事实,被有意无意的得到了验证,因而,慌乱的全无信仰又难以解释这种现象的人们,自然而然地神化了她,情不自禁相信了她是上帝的使者。
(P.S:她可以出一本书,《排山倒海摧枯拉朽之再论煽动的力量》。)
神婆借机上位,摇身一变,成了意见领袖。
她要拿人血祭,群情激昂磨刀霍霍之下,有人自告奋勇,把那个无辜的士兵揪了出来,用匕首捅伤,推出超市,送入虎口。
而此时,我们的主角,虽然满腔愤懑欲上前阻止众人行凶,但同伴深知众怒难犯,便将其死死拦住,眼睁睁看着士兵被迷雾吞噬。
被迷雾吞噬的,何止那个士兵,还有人们的内心。
死亡不是最可怕的,愚蠢和盲从才是。
正所谓“汝之所愿,吾当赴汤蹈火以成之,汝所不愿,吾当粉身碎骨以阻之”,神婆的好恶,信徒们全力以赴,皆因重压之下,各种复杂的情绪要宣泄,同时也要谋取他人的信任混个脸熟,以期出人头地。
神婆之所以可恶,是因为它假传上帝的旨意草菅人命、作威作福。
而怪物们自始至终,都没有入侵超市。除了因为灯光的吸引,一群飞虫破窗而入对人们肆虐无忌以外,其他的各种怪物,大的小的,都没有主动发起侵略。
毁灭人类的,不是外来物种,恰恰是我们自己。
唯一令人长舒一口气的是,当神婆把血祭的目标定位为戴维的儿子比利的时候,一干信徒正要上前缉拿比利,超市收银员奥利毅然对神婆扣动了扳机。
神婆倒地,信徒们一时间群龙无首。
戴维一行人趁乱离开超市,冲进迷雾。
讽刺的是,最后获救的,只有那个为了回家寻找自己孩子而义无反顾一头扎进迷雾的母亲。
超市里的那一群人的最终结果如何,电影里面没做交代。但是我们可以大胆揣测,或者苟延残喘之后得救,抑或是群龙无首继续自相残杀,又或者门窗被攻破,遭到怪物团灭。
无论如何,都是他们自己的选择。
如同此刻的你我,难道不都是随时活在迷雾之中么?未来?Where?
8,
关于这部电影,导演想传递什么信息呢?
依愚之浅见,就是大家深刻探讨的两个命题,人性和命运。
人性是复杂的,没有定势,善恶都是相对的,唯一不变的是每个人都以自我为中心。
命运这东西,谁都主宰不了,即便你英勇如我。
至于另外的亘古不变的话题,关于希望,那就是——我们永远不要自我怀疑和妄自菲薄,而放弃希望。
至于“希望”,估计导演没那么急于突出或着重表达,可能是因为已经被别人用烂了。
电影里面的奥利(就是击毙神婆的那位眼镜兄)有一句对白,很是经典:
“作为一个物种,我们从根本上是愚蠢的。如果房间里多于两个人,我们就会选择立场,然后开始想方设法置对方于死地。你觉得我们为什么要发明政治和宗教?”
这句话令人思绪翩跹。
是不是似曾相识?想起了什么?
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人多,则斗!
并不是什么世风日下、世道沦丧,人性,原本就这样!
电影说完,再补充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1,眼里有希望,步履才有力量。希望,需要一如既往的坚持,所谓为山九仞功亏一篑,胜利就在接下来那一篑之后。
2,生命之所以珍贵无比,是因为它充满未知的变数,而且势不可逆。
3,神棍的魅惑,怪物的凶残,人性的崩塌,英雄的落寞,构成电影里面多重维度的视觉和心理冲击。
4,信仰缺失或者信仰混乱,导致社会的无序,乱象丛生之后,人类最终彼此敌视和倾轧。
5,可能,无所事事混吃等死的人多数情况下会活得更久,因为他们拒绝站在队伍最前面。
6,迷雾里的人自相残杀、绝望悲恐,迷雾外却早已是朗朗晴空。
7,无奈到只能跳楼轻生,而在你落向地面的过程中,看见了那么多前来搭救你的人——最可怕的绝望,就是在死亡的前一秒,把希望展现给你看。
8,当怪物的超自然能力超脱于人类的认知之外,我们还有什么可倚仗的?这就回到我多年前的一个命题,当内心有迷宫的时候,走到哪里都是死角。
9,人们是输给了怪物,还是输给了迷雾(内心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