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3日 星期五 小雨
“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我们来到墓园所在的山上,发现满山的桃花、梨花在斜风细雨中大部分已经谢了,留下了稀稀落落的残留的花儿挂在枝头,让人有些惆怅。美好的事物总是不会长久,似水流年里最美的年华总在不知不觉中流逝,春花的期限总是那么短暂,花开总是要落下,春天来了终归要去的。
常常慨叹李煜面对春天的流逝时写下了“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的无限伤怀。弹指挥间红颜衰老,百花凋零,无可奈何,惟有惋惜,生命也如花儿一般绽放出绚烂的色彩后就会逝去。
春深处,纷纷花落柳梢青,清明即临。一年启始之季,万物生发之时,春花儿慢慢开始谢落,都是在为果实筹备能量,而柳梢却绿得发亮,生命在它的枝条里燃烧。古时的清明就是顺天地,应四时,感念天地,祈福农桑,祈祷与自然万物和谐生存而行“春祭”,同时慎思追远,礼敬先祖,祭扫思亲。
而今,每逢清明前后的日子,我们一家人也会素衣简行,远郊山野,在先人的坟前献上一束花,上承祖德,插上一枝柳,下垂宗风。在坟前磕头,敬孝宗亲祖先,感德存而荫泽后人,明天就是清明节,今天我们提前来到祖先坟前来拜祭。此刻,我总是在想为什么我们中国人总是无法忘却自己的祖先,不论在什么地方,每到清明节就会扫墓祭奠呢?
科学杂志《自然》有一篇文章,讲述科学家们发现:“遗忘,是大脑的预设功能。”意思是说,遗忘是人类的一种本能。可人与动物或者植物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我们的记忆。为了记住,中国人有了除夕、清明节、重阳节、中元节等祭奠先祖的节日。每一个祭祖的节日,都是为了不遗忘。
还记得小时候,学校每年清明组织我们到烈士陵园来扫墓,向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共和国建设事业英勇献身的烈士默哀、致敬、献花,这些于战争年代在我们恩施这块热土上抛头颅、洒热血革命烈士真的很了不起,他们用英勇和热血为后世迎来新生,用生命和无畏捍卫过民族尊严。
现在因为烈士陵园的地质情况特殊,山体容易在暴雨等恶劣天气后出现滑坡,存在安全隐患,于是大门紧紧锁着的,游人暂时不能入内。然而,即使不能上去,我还清楚记得上面有好多防空洞,小时候还常跑进去玩。
记得有一年我扫墓后正在陵园里玩泥巴,一男一女两个中年人来这里祭拜,他们闲谈中看着我说:当年我们像这孩子这么大时也常常在这里玩泥巴啊!可惜现在我们都老了!直到现在还记得这两个人和颜悦色、温柔婉转的模样,当时他们那略带伤感的神态、语气还历历如在眼前,没想到几十年过去了,我也正陷入他们口中的那个大循环,我也从那个玩儿泥巴的野丫头变成了中年大妈。
小时候,清明节除了到烈士陵园扫墓外,还会跟着长辈们踏青扫墓,他们总会领着我去到这个那个墓碑前,讲着先人们的故事:这曾祖父在清朝晚期做过衙门里的刽子手,手上沾满了犯人的鲜血,他特别盼望你的出生,可惜他走后11天,你才降临人间;曾祖父还有两个弟弟,都没成家,没有后人。
曾祖母是曾祖父的小老婆,她特别喜欢孩子,对家里的小娃娃特别有爱心,谁打了她的心肝宝贝,她就会和谁拼命的,但老人家爱喝酒、爱抽大麻……以前不解,为什么年年总要讲同样的故事,我都可以背出来了。
长大后去过大城市学习工作,常常加班、熬夜,见过许许多多、形形色色的人,奔波在各种场合,常年漂泊在外的我们常常会忘了自己是谁,忘了自己从哪来、可以回哪去?清明节,就是一个让我们回忆起我们的初心、使命的节日,它会让我们记起你的来处,记起我们的祖辈,记起先人们曾经在这片土地上也为生活奋斗过、努力过、活过。
记得看电影《环游寻梦记》里讲:人的一生会死三次:第一次是他断气时,从生物学上他死了。第二次是他下葬时,人们来参加他的葬礼,怀念他的一生,在社会上他死了。第三次是最后一个记得他的人,把他忘记了,那时候他才真正地死了。我们害怕谈论死亡,可这是生命的必经之路。生与死,皆是生命的必修课。因为有了死亡,生才显得更为重要与珍贵。我们每年清明节上坟无疑也是一次死亡学习,这种仪式让我们明白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终点站,遗忘才是。
在这个直面死亡的节日里,儿时,长辈领着我们去扫墓,长大后,我们领着自己的孩子和侄儿前去,一家人整整齐齐,像往年一样清理杂草,扫除坟前的杂物,仔细看碑上的字,一家亲人的名字全都在上面,默默怀念,磕头祭拜。
小时候只需要在曾祖父辈的祖先坟前磕头,当时也没有几个,随着岁月的流逝,更多的亲人一个一个离开了人世,慢慢地增加了祖父辈的先人,越来越多,我们在漫山遍野从一个坟头走到另一个坟头去,这其中有我的爷爷,这个曾经最心疼我的老人也在几年前患“食道癌”去世了,我女儿当时很小,几乎忘记了她的外曾祖父长的什么模样,于是,我也像当年我的父母一样一遍遍地告诉孩子祖先的故事。
比起春节回家,清明是为了提醒我们:做人,不能忘本。在这场年复一年的仪式里,父辈们谈论家长里短,孩童们嬉笑玩闹,何尝不是在告慰长眠在地下的祖先:儿孙满堂,家族兴旺,您老人家可放心了!
人世间的离别不外乎两种,不是生离就是死别,没有其他选项了。清明,就是让我们学会不管以哪种方式告别都应该用爱的方式,以爱告别、以爱相处,即使离别都是很温暖的。经过两个多月疫情,清明节不知不觉地到来了,最近每次刷手机视频,最怕看到的、听到的,就是一个又一个人离开我们的消息。特别是医护人员感染新冠肺炎去世的消息,不管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更是令人心痛不已。
在我们共同经历的这个时代,他们其实原本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但因为一些选择,一些坚持,却如星光照亮过世界。只不过这颗明亮的星星在瘟疫横行下为了挽救更多的生命,为了战胜这个可怕的病魔,不惜拿自己的命去搏斗,最后陨落于人世间。而我们尚在人世的人们只能默默流泪而无能为力。
但记住就是最好的力量。记住了,他们就没有真正离去,只是换了个地方,活在爱他们的人心里。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他们曾经在这个世界上来过、爱过、活过、为这个世界的美好奋斗过,他们为了更多的人好好活下去,为了我们祖国而拼尽全力、付出一切,包括自己的性命。清明,不仅仅是纪念去世亲人的日子,也是我们怀念那些为了祖国献身的英烈们,我们以爱告别,永不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