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力是人们的天性,更是有助于学习非常重要的心理品质,培养孩子想象力非常重要。
世界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亚里士多德指出:“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想象力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基础。
孩子们喜爱的卡通动画片,童话故事等都是借助想象力编绘出来的,从猿类能转化为人类至现在的科技进步,生活质量提高都离不开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美术教学对幼儿想象力的激发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现在有很多家长错误地认为“我家的孩子没有艺术细胞,不是画画的料。”“我又不想让他将来当画家,用不着学美术。”“孩子画画就是乱涂乱画,在家也能画。”“绘画又不能当饭吃,浪费时间,没学习知识重要。”也有家长是看孩子在家到处乱涂乱画比较喜欢画画,找个地方让他学学、看看以后有无出息(当画家或美术家),有的是看到孩子在家光看电视和玩,于是报个兴趣班学点东西试试,有的是孩子多动.调皮,多数的时间喜欢打闹,静不下来怕出危险,找个地方学习可以约束约束他......等等。
殊不知你穿的.吃的.用的,比如你喜欢的衣服为了遮羞.保暖,更需合体.美丽.帅气.好看,一个食品需好味道外,还要具备让你产生购买欲的包装和胃口大开的形.色,一部你喜欢的手机除了功能.价格,是否它的外形也吸引了你呢?等等生活中的一切都与美术息息相关,
少儿美术教育并不是单一传授美术技能的活动,而是通过美术这无可替代的特殊活动,经手、眼、脑全方面锻炼积累对少儿进行智力开发的手段。它的目的不在于教会孩子们画一张好的作品,也不是为了培养未来的画家,而是作为开发智力、激发想象力、培养创造才能的一种手段。一个孩子敢于大胆地把自己所见、所想尽可能完整地用画面表达出来,这是他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一种表现。当一个孩子从随意的画画过渡到经学习达到比较客观地去表现的时候,当他从要由教师指导过渡到敢于自己大胆去创作的时候,他的自主能力和独立性就得到了加强。此外,画画需要有使用绘画工具的能力、认识色彩的能力、完整地认识与表达事物的能力,让孩子敢于大胆地去画,让孩子更加细心地去画,让孩子画画时有始有终,让孩子寻找自己画中的问题等,这些都有助于培养孩子耐心细致及锲而不舍的精神。
教育孩子,绘画是打开儿童心灵的钥匙。
培养儿童绘画兴趣是美术教育的先导。儿童绘画有一个心理发生过程和规律,画面是与他的心理发展和绘画能力相符合的,儿童学画画应表现儿童的感受和天性,应具有儿童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想象,具有天真、童稚,有的人不理解这些,对儿童的画过份挑剔,常听说:“这孩子尽胡画,哪有把人画的比房子还高的?”“这画的什么呀?难看死了!”常常用成人的眼光和太多的条款标准来评判儿童画,要孩子照大人的想象画,画不好就命令:“擦了再画!”反复擦画,使儿童对画画产生畏缩情绪和厌烦情绪,限制了儿童的自由想象空间而失去绘画兴趣。因此我们应多注意儿童对画画兴趣的培养,按儿童心理特征采取游戏式的教学。例如:一次写生课教师把多种蔬菜、瓜果等写生模型装在一个袋子里,让孩子们伸手摸,谁摸着一样什么就画什么,在画画过程中进行辅导,增强孩子的认知能力,孩子们从形到色都有具像的认识,画画的既快又准确,然后再根据孩子们喜好交换模型再画,有的孩子一幅画上画出三样还要画,兴趣很浓。为了激发孩子们的绘画热情,当孩子们每经过长达2个小时细心耐心画出一幅画来得到赞扬时,他们的疲劳一扫而光,并且欣喜地表示回家再画一幅来给老师看。其次,我们还要求家长自已保管好孩子的绘画作品,培养他们善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的美的习惯,陶冶美的情操。 美术活动培养儿童优秀的个性品质,画外有更大收益。 现今儿童成熟早,知识面也宽,语言能力强,思维能力发展快,加上家庭对孩子的溺爱,儿童往往产生了一定的心理缺陷,只喜欢听表扬,当宠儿,经不起挫折,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因此,儿童成才最重要的还要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美术教育陶冶人的情感,使人具有美的灵魂,成为更完善的人。同时,绘画是促使儿童智能成长,绘画可以使儿童缓解紧张情绪,使心情平静愉悦。
让孩子学画画的好处非常多,在兴趣、兴致中快乐学习画画,可以对孩子求知欲、自信心、恒心、耐心、自觉性等良好习惯的培养,让孩子对生活的美有更多的认识,锻炼动手能力,发展并形成孩子敏锐的观察能力和细腻的感知能力,培养丰富情感,有利于孩子感情宣泄,放松身心,同时陶治情操、提高修养、使人生充实完美。发展思维能力和独立能力,促进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在构思、布局、设色、修整等过程中独立思考,形成独立自主的好习惯。让孩子在创造时激发思维能力,丰富的想象力。不断探索、尝试新的绘画内容和技法,表现个性,形成创新思维,从而受益一生。发展儿童观察能力和感知能力,形成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腻的感知力。
人的大脑有90%的部分在沉睡,而梦想与想象是开发它的唯一工具。
想象是在人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新思想的过程,想象是一种重要的智力活动,学习知识离不开想象。想是动词,头脑用力去想,就是动脑筋;象就是图像、形象或画面;想象就是灵视,是主观灵性的东西,想象的空间具有无限性。想象是不受自然知识、科学定律、传统观念、道德习惯、规则制度等的限制,也可以打破现实物象中的真实限制,绝不是现实的机械翻版。
所以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十分重要,
那么,如何在美术教育中激发孩子的想象力?
1、开拓幼儿的发散思维。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不难发现,儿童绘画最大的兴趣点并不是自己画的多么好,而是寻求与他人的与众不同,用孩子的话呈现:“我有……你没有……”因此,在指导儿童绘画的过程中,教师可积极采取举一反三的练习法。如:以圆形为基础,任意添画各种小动物,以鱼的轮廓为前提,运用各种线条、图形进行装饰。活动中,孩子们兴趣盎然,思路开阔,在统一的基础上,他们积极创意,寻求不同的表现形式。在激活儿童想象力的同时,提高了儿童的绘画潜能。
2、领略生活中的美。
儿童美术教育的目的不是把儿童培养成小画家,而在于萌发儿童的美感,培养儿童的创造性表现能力,这些将成为他们人生的宝贵财富,使他们终生受益。因此,在儿童美术教育活动里,创新是它的主旋律。
首先,教师要用生动的语言激发儿童对美术的兴趣。运用富有童趣的语言,易于让儿童产生轻松、愉快的游戏心理,使他们乐于参与,实际上绘画就和游戏一样,玩进去就会感悟很深,更能轻松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意愿。
教师除了要做到口头语言的直观形象表达外,还可结合多种体态语言进行形象生动的对事物的描述,从而达到发展儿童思维的有效办法。例如带领儿童到户外活动时,引导儿童观察大树、花草的形态,让儿童产生绘画的兴趣。
3、发挥儿童的主体地位。
分析儿童的年龄特征,他们对拟人化的动物、带有情节性的主题是最感兴趣的,也是最易于幼儿所记忆的。在选取素材时,我们应多以不同种类的小动物为主,通过拟人化的动作、神态,丰富儿童的绘画经验。通过把绘画的内容编成故事,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指导幼儿绘画。可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绘画兴趣,在易于理解、乐于接受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了儿童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儿童画创作是综合能力的具体体现,也是培养儿童绘画启蒙的终极目标之一,儿童画创作应该从单一的到复杂来进行,要为孩子提供更多的信息资源,如果儿童没有丰富的感性材料,就不可能画出丰富多彩的画来。
绘画对孩子来说,本身就是一种游戏。绘画需要很强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可是,许多老师和家长在让孩子学画的时候,只注重绘画技巧的运用,孩子的画中如果只有技巧而没有童趣,这样的画又有什么意义呢?因此我们不能以像不像来评价孩子的作品。而应该看孩子的画中有多少想像力,多少创造力。家长和老师可以在绘画活动中,让孩子改变思路或肯定孩子的想象,以避免形成一种僵化、固定不变的思维模式。
那么怎样发展孩子的绘画创造力?
1、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为孩子创造优美的环境,如悦耳的歌声、生动的画面,都可以激发孩子潜在的绘画才能和丰富的想像力、创造力。
2、重视大自然对孩子的感染和熏陶。许多有名画家都有一个共同经历,从小热爱大自然。在大自然的壮观奇景中可陶冶孩子对美的感受。
3、有意识引导孩子去观察、欣赏。如观察晚霞,可以通过问问题来启发孩子,比如“像什么?”“变成了什么?”让孩子充分地想像,引导孩子有顺序地从事物的形态到具体细节特征来感知美、创造美。
4、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成人要及时肯定和鼓励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举止,使整个绘画过程气氛轻松,这样才有利于发展孩子的绘画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