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物记【9】国子监里说科举:高考状元穿越到科举时代,有多少机会成为真正的状元?

当代大众对于科举制度的印象,可以用两个典型场景来代表:

一个是周星驰主演的《大话西游》最后一段,吴孟达扮演的一位考取功名的读书人,光荣返乡。他的两个妻子正在磨豆腐,他搂着两位娘子感慨万千:“辛苦娘子磨豆腐,辛苦娘子磨豆腐!”这其实是传统戏曲科举经典场景的漫画版。借由科举考试,普通人的命运彻底改变,过上夫荣妻贵的幸福生活,是传统戏曲的老梗儿。

另一个就是中学课本里的范进中举。多年打拼终于中举的范进,经不住这巨大喜悦的冲击,竟然疯了,被他的岳父胡屠户一巴掌打醒了。在这个场景下,人们对于科举制充满了厌恶,认为是戕害人性的一种制度。

这两种场景都有一定的夸张。

科举制作为中国古代一项选拔精英的制度,并没有给普通人提供那么多“谁料皇榜中状元”的机会,历史上的状元也没有那么多故事可讲;科举制也不像后期发展到极致时那样,成为戕害灵性、扼杀人才的制度;在绝大多数时间,科举制都是作为一项优良的选拔人才制度发挥作用。

中国的科举制,从隋炀帝(想不到吧,就是他老人家建立了科举制)大业二年(606年)开始,到1905年废除,存在了一千三百年,给中华文明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即使科举制度已经废除一百多年了,科举文化依然影响着我们。比方说,每年高考的第一名都会被称为“高考状元”,各地都不遗余力地表彰、宣传本地的“高考状元”。

高考结束,放松一下!今天不妨脑洞一下,如果高考状元可以穿越到古代,有多少机会可以成为一个真正的状元。

一、成为真正的状元,首先要穿越到唐朝以后

如果想穿越到古代当个状元,那么可要把握好时间机器,一定要穿越到唐朝以后。

因为在唐朝之前,还没有状元这个说法;在隋朝以前,连科举考试都没有。

1、没有科举制的时代,如何选拔人才?

西周采取分封天下制度来管理国家,由天子、诸侯、卿、士分级负责,各阶层依照血缘世袭。到了东周,这个制度开始崩溃,有“客卿”“食客”等制度以外的人材为各国的国君服务。

汉朝以后,采用察举制与征辟制。前者是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材,后者是中央和地方官府向社会征辟人才。由州推举的称为秀才,由郡推举的称为孝廉。察举制没有客观评选准则,虽有连坐制度,后期逐渐出现地方官员徇私、所荐者不实的现象,弊端丛生。

魏文帝时创立九品中正制,由中央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晋、六朝时沿用此制。魏晋时代,世族势力强大,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现象。不但堵塞了民间人才,还让世族把持朝廷人事,影响皇权。

到了隋朝,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他命令各州每年推选三人参加考试,合格者可以做官。


隋炀帝

隋炀帝大业年间,开始设置明经、进士二科,以“试策”取士,这标志着科举制正式诞生。

2、古今状元知多少?

“进士”一词初见于《礼记•王制》篇,本义为可以进受爵禄之义。隋炀帝开科举,主要考时务策,就是有关治国策略的论文,叫试策。

这种分科取士、以试策取士的办法,把读书、应考和作官三者紧密结合,揭开中国人才选拔史上新的一页。

科举制度在唐朝得到进一步完善,“状元”之称就始于唐代。

状元,就是进士的第一名。据周腊生先生考证,从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的第一位状元孙伏伽,到清代光绪三十年的最后一位状元,科考榜数为745榜,产生了约592名状元。加上其他非“正统”政权选考的状元及历代武状元,历史上总计产生“状元”约为886人。

二、唐朝状元:写得了诗、读得了经、求得了人、卖的了萌

唐朝科举,要经过乡试(州、县考试)——省试(尚书省礼部考试)——吏部复试三个环节。

1、科举备考两条路

在唐朝,一个人参加科举,有两条路备考:

一是作为生徒,即在中央官学与地方官学读书的在校生,学校考试合格,便可直接参加朝廷尚书省主持的考试,就是省试。每年仲冬(农历十一月),中央官学和州县学馆把通过校内考试合格的生徒名单报送至尚书省。

二是作为乡贡,即不在学校上学的社会知识青年欲参加科举考试的,可以向所在州、县官府报考。考生要先经过州、县逐级考试,合格者送至京城长安参加尚书省的省试。

生徒和乡贡送至尚书省报到后,均须填写姓名履历及具保结(有担保人),由户部审查后,送考功员外郎考试,自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起移试于礼部。

2、唐朝科举考什么

礼部考试时间大约在每年农历三月。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大类:每年定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唐朝素质教育很全面,考试科目很多,不同时期科目也不尽相同,前后不下几十种,常设的科目有:秀才、进士、明经、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开元礼、童子、道举等科。此外,还有不定期的制科和武举科等。郭子仪就是武状元出身。

后来发展为以明经、进士两科为主。进士考时务策和诗赋、文章,明经考时务策与经义;前者难,后者易,所以进士受重视。

一般状元都是针对进士科来说的,所以若想成为状元,一定要认准——进士科。

3、进士及第“登龙门”

唐朝进士及第称“登龙门”,第一名叫做“状元”或“状头”。同榜人要凑钱举行庆贺活动,以同榜少年二人在名园探采名花,称探花使。要集体到杏园参加宴会,叫探花宴。

唐朝的曲江宴饮

宴会以后,同到慈恩寺的大雁塔下题名以显其荣耀,所以又把中进士称为“雁塔题名”。唐孟郊曾作《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遍长安花。”春风得意也成为进士及第的代称。

今天,在大雁塔上题名属于破坏文物行为

唐朝不是特别重视状元,但考第一毕竟也是很有成就感的事。唐朝还没有试卷密封的做法,所以围绕着状元有很多暗箱操作,最著名的当属王维。

相传王维考取功名前,踌躇满志,意欲摘取桂冠。听说有个诗人张九皋通过公主的途径,已得到取殿试第一的许诺,便通过岐王李范引见,面见公主。宴席之上,王维表演《郁轮袍》,以精湛技艺和传神情感拨动公主心弦,终于"大魁天下",踏上仕途,名扬四海。


王维弹奏《郁轮袍》

进士登第后,还要经吏部考试,叫选试,合格者才能授予官职。如果吏部考试落选,只能到节度使那儿去当幕僚,再争取得到国家正式委任的官职。韩愈考中进士后,三次选试都未通过,当了十年“京漂”,去节度使处当幕僚,才踏进官场。

在唐朝,中状元还是有很多幕后操作的,你要写得了诗、读得了经、求得了人、卖的了萌。到了后期,科举逐渐被世家大族把控,普通人家的孩子机会很少。所以才有落第士子黄巢的“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三、宋朝状元:天子门生,真正“香饽饽”

如果能够穿越到宋朝,恭喜你,到了读书人的乐园!宋朝坚持“重文轻武”的选官原则,读书人受到高度重视,地位很高。

1、宋代考试,公平第一

宋代的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有常科、制科和武举。进士科仍然最受重视,进士一等多数可官至宰相,所以宋人以进士科为宰相科,当时有“焚香礼进士”之语。

宋朝对科举制做了几个重大改进,使之更公平、合理、普惠,包括:

1)实行糊名、誊录制度。考官无法看到考生的名字,甚至连笔迹都看不出来,像唐朝时那种考官可以作弊的事情基本杜绝。

2)天子门生,直接授官。宋太祖下令,科举及第后,不准对考官称师门或自称门生,所有及第的人都是天子门生。殿试以后,不须吏部考试,直接授官。

3)确立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宋太祖开宝六年举行殿试,殿试成为科举制最高一级考试,正式确立了州试、省试和殿试三级考试制度。

4)宋代扩大录取范围,名额成倍增加。唐代录取进士,每次不过二、三十人,少则几人、十几人。宋代每次录取多达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南、北宋320年,总共开科118次,取进士2万人以上。

5)琼林宴。南宋以后,要举行皇帝宣布登科进士名次的典礼,并赐宴琼苑,故称琼林宴,以后各代仿效,遂成定制。

所以,如果穿越到宋朝,你只管好好读书,不用考虑其他的因素太多。“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在宋代是有较大概率做到的!

2、宋代状元是“香饽饽”

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年)确立了殿试和唱名制度,“状元”用于指代参加“殿试”拔得头筹者。

从宋代开始,“状元”往往被授予较好的官职,“状元登第者”享受“传胪”时被人“围观”的礼遇和荣耀,而且往往不到十年就会被重用。

两宋共举行进士考试118次,产生至少118名状元,其中吕蒙正、宋庠、陈尧叟、苏易简、梁克家、文天祥等26人官至宰相、副宰相,北宋彭汝砺、黄裳、陈尧咨、郑燮、何昌言等24人为尚书、侍郎等四品官员,南宋汪应辰、张九成、王十朋、张孝祥、赵逵、袁甫等21人为尚书、侍郎等四品官员。

南宋状元文天祥

两宋对于状元的待遇,可谓优厚。状元中确实也人才辈出,在历史上留下了足迹。

3、千万不要穿越到元朝!

蒙古人不看重开科取士,灭宋后一度不举办科举。

元仁宗延佑二年(1315年)才再次开办科举,到元顺帝灭亡时止,科举时办时废,共举办过十六次,取士一千余人。

元科举所选人材也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地位也不高。

四、明清状元:层层通关,八股取士

如果穿越到明清,就有点遗憾了:科举制度成熟定型,科举略等于八股。对于读书人来说,科举已经扼杀灵性的事情了——所以贾宝玉打死不愿考。

明清时代科举制度分为两个阶段:童试和科举。

1、童试:考中秀才只是科举起点

明清时代,学校成为科举的必由之路。科举第一阶段是“童试”,是预备性考试。考生无论年龄大小,皆称“儒童”或“童生”,要参加县、州、省三级学校的考试,省级考试称为“院试”,院试合格后就是“秀才”,获得“秀才”资格之后才能参加高一级的考试。

秀才地位比老百姓高出一等,见了知县可以不下跪,官府也不能随便对其动用刑罚。《儒林外史》第三回写到范进中秀才之后,老丈人胡屠户说:“你如今既中了相公(秀才),凡事要立起个体统来……家门口这些做田的、扒粪的,不过是平头百姓,你若同他拱手作揖,平起平坐,这就是坏了学校的规矩,连我脸上都无光了。”

童试是科举考试的第一步,但已有成千上万的人被拦在了这一步。

2、科举三连:乡试——会试——殿试

1)乡试

乡试是省一级考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叫“大比”,因为考期定在农历八月,故又称“秋闱”。

乡试在各省城举行,通过者称为“举人”。乡试中举称“乙榜”,也叫“乙科”,第一名叫“解元”,“解”,发送也,意思是说由地方考取了将发送到京城去参加“会试”,“元”是第一。第二名叫“亚元”,第三、四、五名叫“经魁”,第六名叫“亚魁”,其余称“文魁”。


文魁匾
乡试中举,可在家里制作“文魁”匾额

按清代科举制度规定,举人可以到吏部注册,有机会取得官职,可以当县官,不过职位很少。范进后来就走这条路当官了。

2)会试

会试是中央级的考试,乡试后第二年的春季农历二月在京城举行,由礼部主持,故又称为“春闱”或“礼闱”。

参加会试的是全国各地的举人,录取名额有时只有30余人,有时多达400余人。会试录取后被称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录取总名额由皇帝临时决定。如果会试未被录取,可改入国子监做监生,待以后有条件时可授予京师小官或府佐、州县正官等。

江西士子罗协中考取贡生后的贡单(凭证)

会试本无复试,清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年)壬辰科,有人作弊,遂进行复试。复试列一、二、三等者,准予参加殿试。

3)殿试

“廷试”或“殿试”,会试之后(一般在农历四月)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由大学士、尚书、都御史、通政史、大理寺卿、翰林学士、詹事等担任读卷官,以礼部尚书、侍郎任提调,由御史监试。

殿试只试策问一场,考生当场交卷,弥封后送读卷官审阅。

明代赵秉忠的殿试卷是当今唯一留存的状元卷

殿试不淘汰,参加殿试的贡士均能获取进士资格。殿试考中称“甲榜”,也叫“甲科”。

殿试捷报

殿试之后,在揭晓录取结果时,要在殿前举行一次隆重的唱名典礼。殿试后,皇帝要亲赐诸进士宴。

金榜题名
金榜题名

中了进士,功名就算到了尽头。 凡是通过乙榜中举人,又通过甲榜中进士而做官的人,叫做“两榜出身”。一身兼有“解元”“会元”“状元”的,叫做“连中三元”。

进士匾

据考证,唐朝以来“连中三元”的共有13人:唐朝的张又新、崔元翰;宋朝的孙何、王曾、宋庠、杨置、王岩叟、冯京;金朝的孟宗献;元朝的王崇哲;明朝的商辂(lu)、清朝的钱棨(qi)、杨继昌。

五、科举考试之苦,你想象不到

现在考生说高考压力大,古代的考生就笑了。

在科举时代,考取功名是每一个读书人的梦想,也承载着家族的期待,压力之大,不言而喻。晚清名臣曾国藩晚年自述偶尔会做科举之梦,梦见考场上写不出字来,可见科举对人的影响有多大。

日常学习,严寒酷暑就不必说了,古人还有赶考之苦。除少数居住京城、省会等大城市的士子,居住在穷乡僻壤的士子,都要艰苦跋涉去赶考,路上不小心遇到“小倩”,或得病死掉,连尸骨还乡都不能。

无数人间悲喜剧,就在赶考路上发生

到了考场,还有一些今人想不到的考验。

1、看看古时考场的样子

明清时期,各省多在省城东南建立贡院作为乡试考场。北京贡院建于崇文门内观星台西北,南向;东西文场各有南向成排、形如长巷的号房57排,共9064间号房。

每间号房,约高六尺,深四尺,宽三尺。东西两面砖墙离地一尺多至二尺多之间,砌成上下两层砖缝,上有木板数块,可以移动。

白天,将木板分开,一上一下,上层是桌,下层是凳;晚上,将上层木板移至下层,并在一起,又成了卧榻。

卧榻

在考试期间,考生经搜身后,携带笔墨、卧具、蜡烛、餐食半夜进入号房,吃饭、睡觉、写文章都离不开这几块木板。

乡试三场共计九日,农历八月天气尚热,日间烈日炎炎,加上做饭的炉火灼炙,闷热得使人难受;每排号房尾部有厕所,臭气弥漫。

“三场辛苦磨成鬼,两字功名误煞人”,熬过号房考试的日子,也是一个考验。

2、命运之玩笑

走到殿试这一步,已经很不容易了。中国古代有这么一句话:“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功德五读书。”说的是一个人能否在科举方面取得成功,第一因素还是命。

成为状元,还有很多偶然因素,说来往往可笑。

要帅的:明惠帝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的殿试,原定王艮为状元,后因其貌不扬而降为第二名,让胡靖当上了状元。

要健康的:明英宗正统四年(公元1439年)殿试原定张和为状元,英宗派太监细察,发现他的眼睛有病,于是将张和降为二甲,让施槃(pan )当了状元。

特别是,名字要好听:明成祖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殿试原定孙曰恭为状元,但皇上说“曰恭”合起来是“暴”字,于是降他为探花。同时皇帝发现考生“邢宽”名字好,表示刑法尚宽,喻意仁政,遂决定邢宽为状元。

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癸卯科殿试,正值光绪皇帝三旬寿辰,当考官们在确定殿试名次时,忽从名单中发现了“王寿彭”三个字,觉得“寿比老彭”意思深远(老彭是古代传说中高寿的人),决定录取王寿彭为状元,表示给皇上祝寿,祥瑞吉利。

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甲辰科,读卷大臣原拟朱汝珍列第一名,怕慈禧太后不悦,因光绪帝宠妃珍妃向为慈禧所恨,是年又值久旱不雨,见到刘春霖的名字,以为吉祥,遂定为一甲一名,刘春霖成为最后的状元。

3、最后八卦一下:状元成为驸马的机会有多少?

传统戏曲小说往往安排状元做驸马。其实古代人早婚,状元的平均年龄为30—40岁,大都已经成家,不可能当再当皇帝的乘龙快婿。

事实上,明清两代200余名状元,没有一个驸马。历史上可考的状元做驸马,仅有唐武宗会昌二年状元郑颢成为唐宣宗的驸马。

女驸马?绝对不可能的!

总的来说,状元的确是个稀罕物种,1300年才出了886个。除了自身努力读书,还要有很强的“中奖体质”,说到底——也就是好命——才行。普通人,基本不必想了。


参考文献

郭齐家:《中国古代考试制度》

周腊生:《科举时代出过多少状元?》《再谈历代状元知多少》《状元称谓探考》《晚唐状元驸马郑颢家世生平考》等

傅璇琮 :《唐代科举与文学》

图片摄自国子监科举博物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4,951评论 6 49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606评论 3 38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0,601评论 0 35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478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565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587评论 1 29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590评论 3 414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337评论 0 27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785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096评论 2 33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273评论 1 344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935评论 5 339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578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99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440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163评论 2 366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133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历朝历代的科举制度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科举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所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它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
    李洪焱阅读 621评论 0 5
  • 2019.1.27 星期日 多云 1一天,今天 晨:像往常一样,慵懒的起床后,...
    冥修人阅读 174评论 0 1
  • -1- 昨天在一个小馆子里面吃晚饭,我吃的是面疙瘩。这时进来一对母女,那个小女孩,白白净净的,穿的也素净,她立刻发...
    抱扑子阅读 391评论 0 0
  • 现在又已经过了深夜12点,时间总是快的,今天应该是能早睡的,九点的困意,慢慢的便是清醒,深夜的清醒。没有什么好打发...
    我要橘子三斤阅读 159评论 0 0
  • 一、系统相关 1.硬件相关 block设备 badblocks blockdev 硬件与核心信息 dmesg 光驱...
    A7c阅读 21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