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懂得了这么多的道理还是活不好这一生?尤其是对信息时代的我们来说最不缺的就是道理,但是我们的人生并没有因为对道理的懂得而迎来改变。
就像我们都知道愤怒对身体不好要少发怒;知道不要胡思乱想,正是思想带来了内耗;也知道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可总是会不由自主的去打开手机;知道冲动是魔鬼,凡事都要心平气和去面对,可是每次都要发怒之后才会去懊悔。那么我们为什么懂得了某个道理后,却始终做不到呢?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做不到知行合一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得明白我们的行为和意识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我们究竟是意识支配我们的行为,还是行为支配意识。去观察我们自己的行为就会发现,我们大多数的行为都是源自于我们的意识,就像如果我们没有想去玩游戏这个意识,我们也就不会主动去玩游戏,更不会对游戏上瘾。意识显然又是来自我们对过去感知的记忆,也就是我们对过去经历的累积,如果我们从来没有玩过游戏,我们的大脑中也就不会有要玩游戏这个意识存在。
所以我们的多数行动一定都是受我们的意识所支配的,而整个意识则包含了显意识和潜意识两方面,也可以说是表层的意识和深层的意识,表层的意识也就是那些我们自己能觉察到的意识,而深层意识则是那些自己觉察不到的意识,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我们深层的意识显然远超于浅层的意识,因为意识代表着我们过去的所有经历,但是我们真正能觉察到的意识显然只占我们过去经历的很少部分。
这也就说明了我们的多数行为都是来自于我们的潜意识,只有少数行为才是来自我们的显意识。这也就意味着我们的多数行为是不受自己所支配的,因为我们的多数行为是来自潜意识,而我们又很难觉察到自己的潜意识,所以也就有了不受支配的行为。行为不受自己支配我们自然也就不能做到知行合一。
就像我们都知道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个道理,这就是来自我们的显意识,但是当我们拿起书本的时候,我们就会开小差,又或是会不由自主的去玩手机,这些不由自主的行动也就是受我们的潜意识所支配的。所以只要潜意识还在支配我们的行为,那么我们来自显意识的行为就会遭受到来自潜意识行为的阻碍,来自显意识的行为也就很难被彻底的执行,也就才有了言行不一的行动。
所以我们要做到真正的知行合一,我们也就要让我们的行为只受意识支配,不受潜意识支配,也就是要让我们的潜意识呈现,回归到意识的范畴,当我们只有显意识存在时,我们的行动也就不会有来自潜意识的阻碍,行动也就只受显意识所支配,我们的显意识与行动也就是合一的,我们也就能做到真正的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