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80后,我们小时候的记忆,真的太值得回味了。就说农忙时节吧,家家户户门口都停着那种老式板车,两个大大的轮子,车身是质朴的木质结构,看着笨笨的,可在当时用处可大了。每次爸爸要去田里运粮食,我都兴奋得不行,非要坐在板车上。
爸爸拉着车,一步一步稳稳地走在乡间小路上。车轮碾过泥土,发出“吱呀吱呀”的声音,和着田野里此起彼伏的虫鸣,就像一首独特的乡间乐曲。我坐在车上,晃悠着小脚丫,一路看着田边的野花野草,闻着泥土和新割稻草混合的香气。有时候,爸爸会故意把车拉得颠一点,我就“咯咯”直笑,感觉自己像在坐游乐场的过山车。
到了田里,大人们忙着收割,我就在一旁的田埂上玩耍,偶尔也会帮着递递工具。等装好了满满一车金黄的麦子或稻谷,我们又踏上回家的路。夕阳把我们的影子拉得长长的,爸爸的背影宽厚又温暖,我坐在板车上,伴着余晖,不知不觉就睡着了。如今回想起来,那些农忙时坐板车的日子,简单又快乐,是我童年最珍贵的宝藏 。
后来,到了上学的年纪,村子里的小学成了我每天最期待去的地方。那是一座几间红砖瓦房围成的小院,操场就是一片黄土地,没有塑胶跑道,也没有华丽的体育设施,可那里却装满了我们的欢声笑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