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的表达,让对方感觉到被攻击,让他无意识地认为是他造成了自己的不舒服。对方往往会竖起防卫,进而回击。
我们5天沟通实践营当中,有一位伙伴遇到了这样的一个沟通案例:
给老公煮姜汤喝,他夹起一根姜丝,
说:切这么粗,就不能切细点?干啥活都不走心。
我:你别这么说我,你这么说我不舒服,自尊严重受创。 (此时心里有些情绪)
老公:说你还不爱听,原先做鱼时让你先腌你也不听,做出来都没人吃。
我们来细解一下:
老公的表达“切这么粗,就不能切细点?干啥活都不走心。”很明显,这样的表达很容易让对方感觉到被攻击。于是,我们这位伙伴也不例外地起反应,有情绪了。
而我们这位伙伴的表达“你别这么说我,你这么说我不舒服,自尊严重受创。”已经比老公的表达棒了许多许多了,表达出了自己的感受。
但,似乎两个人的关系还是没有走进呀。这是怎么回事呢?
关键点,在于最后“自尊严重受创”这句上。这确实是表达自己内在的状态,但,也还是很容易让对方感觉:哦,你自尊严重受创,是我的问题啊……(也就是,他要为我们的不舒服负责)自然,大多数人都不太愿意做罪人,于是,再责怪回去。
这是从“道”的层面来说明,从“术”的层面来看,这是需求这个要素表达出了一些问题。在这里,如果伙伴的表达是:“你这么说我,我挺难过的,因为我真心诚意地煮姜汤,即便可能跟你的标准还有差距,我也真的很希望得到一些宽慰。”表达出自己的需求:希望得到一些宽慰,对方的感受可能也会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