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磁盘的基本类型
磁盘做为数据的基本介质,我们根据其接口的不同将其分为四类:
1)IDE接口
此类磁盘为并口(同一线缆可以接多个块设备)。传输速度为133MB/s
2)SATA接口
此类磁盘接口为串行接口(一条线缆只能接一个设备),传输速度为6gbps
3)SAS
此类磁盘接口为串行接口(一条线缆只能接一个设备),传输速度为6gbps
4)USB
此类磁盘为串行接口,传输速度为480MB/s
2. Linux中的磁盘
对于linux来说,所有设备都是以文件方式在系统中体现的,这些文件都是存储在“/dev”这个文件夹中,磁盘也不例外。并且在linux中,对于不同磁盘有不同的命名方式:
1)对于IDE接口的磁盘,一般以/dev/hd[a-z]来命名,其中[a-z]的选择方式是按先识别先选择的来进行的。
2)对于SATA,SAS,USB,SCSI等类型的磁盘,一般以/dev/sd[a-z]来命名。其中[a-z]的选择方式如上面相同。
这是linux中一个磁盘,我们可以看到中间有8,0这两个字段,这是什么意思?其实这是所有设备文件(/dev里面的文件)都存在的,其标明的此设备的设备号。前面的我们将其叫做Major设备号,后面的叫做minor.Major:用来区分设备类型,同时标明设备所需的驱动程序Minor:区分同种类型下的不同设备,是特定设备的访问入口
3. 磁盘的分区
一般的,为了方便读取,备份及恢复磁盘上的相关数据,我们根据扇区来对磁盘进行分区。
在Linux中,一个磁盘有两种类型的分区:主分区和扩展分区。并且一个磁盘主分区和扩展分区一共只能有4个,至于这是为什么,就不得不提到MBR。
MBR,全称Master Boot Record,他存在于磁盘0磁道的第一个扇区,大小为512bytes。
其前446bytes用于存放bootloader,64bytes用于存放分区表,剩下的2bytes作为MBR的区域标志符。一般的,每16个byte标识一个分区,所以一个硬盘只能有4个主分区和扩展分区。
我们知道MBR中分区表只有64bytes,根本不够存储4个以上的分区,那么如果想要更多的分区怎么办?一这就是扩展分区的作用了。和能直接使用的主分区不同的是,扩展分区是由逻辑分区组成。当我们将一个范围的扇区定义为扩展分区的时候,他在此扇区内再制作一个分区表,用来存储更多的分区,而逻辑分区则由这些扇区来划分。
在linux中,当我们对一个磁盘分区了之后,此设备文件名后面会出现数字标明这是第几个分区,如下图所示:
其中,主分区和扩展分区用[1-4]来表示,5和5以上的数字标明的是逻辑分区。
4. fdisk:磁盘分区命令
此命令用于对磁盘进行操作,包括查看,管理,创建,删除分区等等。
其常见使用方法如下:
1)查看分区
fdisk -l
2)管理分区
fdisk device
值得注意的是,当我们对磁盘进行分区操作之后内核可能还未识别此操作,此时我们要不重新启动操作系统,要不强制内核重新读取磁盘分区表,方式如下:
- Centos6:partx -a [device]
- Centos7:kpartx -af [de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