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和大家聊一聊精力管理。
以前学生时代从来没有关注过精力管理这个事情,一方面因为学生时代的可自由掌控的时间很多,精力不行了就回去睡一觉或者去健身房运动几个小时,调整之后又是元气满满的状态。
而现在开始关注精力管理,是因为明显感觉到自己的精力不足: 在工作任务很多的情况下,虽然忙完一天,还有空余的时间去加班,但是这个时候脑子已经完全转不动了,只能被迫停下工作。或者一到下午的时段就开始犯困,即使有重要的会议要开,大脑也得被迫营业或者打盹几分钟缓一缓。
在经历上述的各种情况后,身体发出的精力不足的信号,给我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无奈,虽然我的意识告诉我,明明还有好几个小时的时间可以去利用,但是大脑就是处于罢工状态;虽然这个会议很重要,可现在就是困的听不进去....
渐渐的,通过一次次身体这样的反馈,我意识到自己这段时间需要有意的去调整生活状态,去提升自己的精力。
反思自己这段时间不健康的生活作息,的确很多时候因为工作没有完成,晚饭后还得继续加班,或者如果没有外出拜访的需求,可以一整天呆在屋子里,坐在电脑前办公,饭菜也都是各种外卖....种种的日常生活习惯,导致了精力的下降。
工作量的提升,随之对精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一天之中,如何分配好自己的注意力,把工作任务保质保量且高效的完成,对精力真的是一种挑战。之后也因此做了一系列的调整,通过在得到APP上搜索了关于精力管理的书籍来指导自己。
从这个图可以看出,好的精力=充沛的体能+积极正面的情绪+随时可以聚焦的注意力+明确的意义感。
那么对照自己当前的状态,体能,情绪和注意力这几个方面是最容易也是马上就可以做出调整的。
于是接下来的这段时间,只要不出差不开会的日子,有空就一定会安排去健身房,如果时间充足,就撸铁做无氧,如果晚上还有任务要完成,那就简单做个有氧回来再继续加班。
别看只是这轻微的调整,每次从健身房运动完回来,整个人的状态都会好很多,晚上的一两个小时也可以高效利用起来,而不是像之前那样,虽然晚上还有时间,但是大脑已经罢工的状态。
同样的,饮食上也做了调整,午餐尽量多吃水果和蔬菜,少摄入主食米饭面条以及油炸的食物,因为大量的碳水化合物摄入体内,会导致血糖的快速升高,血糖如果上升过快,会导致胰岛素快速地分泌,引发色氨酸进入大脑,色氨酸是合成褪黑激素的重要原料,褪黑素越多,人就会觉得越困。 而且吃得太饱,大量的血液来到消化道,也会让大脑血供下降而觉得疲惫。多种原因的综合,使人觉得困。
饮食调整之后,午饭后的那段时间,脑子也更清醒了,有时候也会犯困,那就打盹眯个十几分钟,短暂休息之后,大脑也会更清醒。
其次做出的第三点调整就是注意力这块。我发现目前的这份工作,处于时刻被打扰的状态,会有不同部门的人发消息。不过我发现一个规律,一般在早上十点之前的这段时间,发消息的频率会比较低,所以可以把一些需要集中注意力来干的事情放在这个时间段,比如做PPT或者阅读文献,也可以每间隔一个小时再统一去处理消息(一般如果是比较着急的事情,同事会直接打电话,所以对于微信消息,晚点回复并不会有大的影响)
经过生活中一些小的调整,明显感到自己的精力恢复了过来,别看这些很小的举动,但正是这些举动,会让我对自己的生活有了更多的掌控感,当我觉得自己的生活节奏是可以被自己主动掌握,而不是被工作推着走的时候,就会对每天的生活有了更多的期待。
之前有和其他同事聊天,发现几乎无论是哪个同事聊到自己的老板,都会说自己的老板每天都精力充沛,继而得出一个结论:只有那些精力好的人才能当老板,不然每天事情这么多,早都被拖垮了。
当时我也很认同这个观念,不过这次经过了自己有意识的调整精力状态,有没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这些老板精力都很充沛的原因,很大概率也可能因为他们处于老板这个位置,逼迫着他们必须要精力旺盛才能去完成很多事情,继而他们也因此对自己的精力做了管理,因此呈现出了精力旺盛的样子。
所以你看到老板精力充沛的样子,不是他们当老板的因,而是他们当了老板后,进行主动调整的果。因此精力好不完全是天生的,也可以是通过自己的调整去获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