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读“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脑补画面是“一挺拔老夫捻须背向而立 其面前是那滚滚长江东逝水”。
而今,大河依在,老夫却不知何里还是河里去了。岸边孑然而立之人 一个转身,便可见那正是 自己!
2017是我的而立之年,在这一年我创办了第一场让自己心动 并认为是开创新河的朗读活动,在这一年我购买了人生中自己的第一套房,在这一年我把步入社会后工作了七年的工作请辞 跨到了一个全新却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的行业,在这一年我与心爱的人步入婚礼殿堂,在这一年第一次踏入了非洲 并“漂浮”了印度洋。
2017年以前,我没有太强的时间概念,总感觉来日方长。但两个人生转弯,让我对自己时间的感情发生了质的深化。
一是,在我把婚戒💍戴到爱人手上后的一刹那,我知道,我不再是一个人,而是我们,从此我要“慎重”对待生活,因为每一个重大决定影响的不再只是一个人。而且我心里告诉自己我一定要、我也绝对有能力让“我们”幸福。
二是,我过了三十岁的生日🎂。曾经心里给过“三十而立”的期许还没有达成,就这样与它猛地擦肩而过了。那一刻,有点尴尬,也有些无助。但我猛地意识到,也许曾经以为的遥遥无期 如四十、五十、六十,都会有不期而遇地撞个满怀。而我要提着怎样的自己去与他们相见呢?我无从预知。但我敢肯定,如果他们能回到这个当口来看我,肯定会和我说“莫等闲 白了少年头 空悲切”。
所以,我有了从血液里往外想榨干时间、创造我所认为的价值的意识。
所以我换了一个他人眼中“时间自由”的职业。其实我要的是“时间自主”。
原先的工作是朝九晚五的生活,过着公司给安排的节奏,一部分时间是在创造价值(无论是对人,还是于己),一部分时间是在开“一人得道,鸦雀无声”的会,一部分时间是督促下属写便于我写报告的报告,一部分时间是在写各种便于上级更好写报告的报告。掐指一算,原工作中我1/4的时间灵魂在“燃烧”,3/4的时间灵魂在睡觉😴。而我这以后的一辈子,无论做什么工作 它怎样都会至少占据我三分之一的生命,还有三分之一是我“无能为力”的休息状态,剩下的三分之一是我必须要有来拓宽人生、陪伴亲友的。清晰可见 工作占了多大我生命的比重。所以我告诉自己必须把时间的掌控权紧紧握在自己的手中,让它有价值!
和曾经的我一样对待时间的朋友,昨日之日不可留,时间不可追补。曾经没燃烧过的生命再也无法挽回。我不说,也已然盖棺定论。
但,关键是“来日你是否敢奋起直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