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懒懒懒喵
“他一直都没有变,只不过你从来都不了解他,你喜欢的,是那个所谓的人设”
本文章其实应该在五月底的时候就开始写了,或许当时难过到不想动笔就暂时搁置了。记忆力不是很好的我想在遗忘之前把当初的想法记录下来。
之前写过一篇关于追星的文章,是表达对王源的喜欢以及追星过程中带给我的激励。可就在文章发表的一个月后,朋友上课期间截了个微博热搜“王源抽烟”的图给我,我第一反应是“怎么可能呢,一定是营销号炒作”,便急匆匆地不顾老师在课堂上讲课也要去微博求证,当看到王源抽烟视频的那一刻,内心是极度崩溃的,口中呢喃道:“这还是我认识的那个眼睛里有星星的那个少年吗?”
记得那几天我一直都处于低沉难过意难平的状态,像个被抛弃的玩具。我想了好久这么伤心难过的原因,明明抽烟对于成年人来说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我苦苦纠结的又是什么呢?在这找寻答案的过程中,让我再次更新对追星的看法。
基本上每个人都会有想刻意营造出来的人设,人设即“用来形容明星向公众塑造出的积极向上的正面、讨喜形象“,通俗一点讲,像我们发朋友圈的时候也会刻意发希望他人看到的那一面。一旦表现出与设定不符合的行为,就会让人产生一种欺骗或失落感,哪怕人设破灭背后让我看到真实的他。
喜欢他好几年,那一刻,突然发觉自己好像从来就没有了解过他一样。换句话说,我喜欢的,我一直苦苦追寻的,是那虚无缥缈的人设,是那种我向往成为的人。
一直很赞同这句话:“追星的本质,其实是在追你自己”,与其说我接受不了王源抽烟大喊人设崩塌,不如说是我本人无法接受预期中的自己变成这种模样,像那突然破碎的梦,一秒把我拉回现实。
分析清楚原因后,我试图让自己对人设形成免疫,尽量不让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把情绪搞坏,
也不让追星成为自己生活中的绝大部分。毕竟人无完人,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满足你的期待,无论打造出多么美好的幻象,总有一些事会让你失望难过,更何况还是那苦心经营地虚假的人设呢。
“无论这糖有多甜,让你多巴胺分泌开心快乐的同时,你要明白,糖总会被吃完的”,与其把幻想寄托在他人身上,还不如靠自己,一点一点的用行动变成任何你想成为的人。
现在每当与新朋友聊到喜欢的明星,当我说出王源的名字后,紧接着她们会微张瞳孔一脸疑惑的问我“当初曝光抽烟这件事,你没有脱粉吗?”如果时光倒回到布满阴霾的那几日,或许我会回答“我不知道”。而现在,理清楚明星与粉丝那道鸿沟后,在人设和真实面前做场选择。
比起毫无破绽迎合别人喜欢的人设,我还是希望他呈现出来真实的自我。
最后,王源,我一直都会在,希望你在找寻自我的旅途中越来越好,至于他人赋予你的标签,那就选择靠自己去撕裂重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