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去放生,下午带娃做一对一心理疗愈。同事看到我说放生地方离她家不远就问吃不吃李子,吃就过去拿。我欣欣然答应了。放生结束发现来不及吃午饭了,就问她家里有啥吃的打包点给我。于是除了拿李子,还多了一碗足足够两个人吃的杂粮粥和足足够我吃一周的素炒萝卜干。
【怕麻烦别人】,我想这是大多数人都有的情结。它背后的动因是【我不值得拥有,我不配】。有些很理智的人可能会说,不麻烦别人是一种美德,老是麻烦别人是没礼貌、不道德的…是的,我都同意,因为过去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只是现在我想说的是,【怕麻烦别人】和【总是给人添麻烦】是两回事。就像【匮乏感】和【匮乏】是两回事一样。在内在的世界,只要这个感觉存在,外在无论怎么弥补,怎么填充,都不够。有些腰缠万贯的人仍觉得自己赚的不够多,这就是【匮乏感】,并不是真正的【匮乏】。所以,当我们过去(0-13岁)体验过不被重视,不被看见,不被回应等,我们便会产生【我不值得】的感觉,不值得被看见,不值得被拥有,不值得被重视,不值得被爱…
带着很多这样的感觉,我们以为我们学会了仁义道德,学会了理解他人,学会了懂事,学会了理智,学会了…而我们唯独没有学会,去理解自己,去允许自己,去接纳自己,所以我们往往因为自己的很懂事而受伤。是的,因为体验情绪的阶段(0-13岁)我们并没学过如何对待情绪,甚至父母都不知道给我们带来了这样的创伤,这些感受就一直停留在那里,成为日后我们日积月累的所有痛苦体验的源头。
我们长大后,以为是当下发生的人和事给我们造成的伤痛,而事实是我们带着0-13岁的感受,来理解这些经历和发生。
弗洛伊德说,未被表达(看见)的情绪永远都不会消失。它们只是被活埋了,有朝一日会以更丑恶的方式爆发出来。
不去看见到底我们在寻求什么样的满足,一直在弥补什么样的童年创伤,带着这样的感觉,我们现在要得再多,别人给的再多,都不够。
疗愈,从看见开始。
【雨小田说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