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一个真实的司马相如
翻看五年前的一篇旧文,是关于司马相如研究会的一段经历,现在回顾起那段历史,依然颇为感触。
当时正值司马相如研究的高峰期,司马相如是哪里人成为争论的焦点,司马迁在《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开篇就讲“司马相如,蜀郡成都人”在学术界似乎成为无可争辩的定论。但就有这么一群乡贤,笃定坚持“司马相如故里在蓬安”这个论题的真实性,从而拉开了一个以司马相如研究为己任的学会的成立和由此长达10余年的探索。
司马相如,中国文学史上无法回避的一个时代文化大家的代表,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和我们如此亲近。这个创造了多个文化记忆的历史人物在争论和崇敬,在模糊和清晰,在复杂和简单中让我们慢慢的认识。一个赋圣、一个情圣,一个故里不清,一个政治人物定位不明,司马相如,给了我们太多的秘,或许正因为他的不同凡响才有超越时代的影响力,而这个影响我们至今还没能深刻的领会和认识。
要还原真实的司马相如,这条路要走过10年。10年,从南充司马相如学会的创立到升级为省级学会,以西华师范大学和南充蓬安地方文化学者为主体的研究队伍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劳。他们大都是耄耋老人,怀着一颗赤子之心,怀着对古圣先贤的敬仰和乡里亲情的联系,埋头耕耘,以不畏权威,不惧嘲弄,不怕挫折的坚持,收获了他们原本不敢奢求的结果。正如谭继和先生的评语“不羡千金买歌舞,青灯黄卷研相如。疑义精要相析论,墨畦生涯尽入书”,这是对这群学者的最高评价,而,邓郁章先生无疑是这个群体的代表。
也就是五年前,2013年邓郁章先生《天下文宗司马相如》新书出版,算是对这段历史和学会研究的一个全面总结。它对围绕司马相如存在的四大疑难和质疑进行了详细的解剖和分析。其中争论的来龙去脉,史料的印证和现实实物的佐证,都表现出,这是一位对司马相如及其文化资料有详细占有和客观解读,有着深厚古文化背景和文学写作能力的学者才能做到的。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流畅清晰的文笔,秉笔直书的情怀,使这本书不仅成为研究相如文化的重要参考资料,也使其成为解读历史人物的科普读物,具有了普及的价值。
从相如故里入手,对一个已有史书记载学界认可的结论提出挑战实在是一个大胆而富有勇气的想法。这需要面临诸多困境,首先是对史书的阐释和补充,这立论需要得到学界的认可;其次,立论还需要大量的实物印证,而这正是现实的软肋;同时,还需面对来自各方的非议和质疑。然而,或许正是从辨明故里是否成立这个角度入手,在还原司马相如的本真的过程中才起到了关键的基础性的作用。
对学界来说,司马相如故里的确定,让这个人物的神秘色彩得以褪去。因为孕育和赋予了司马相如的思想、才情一定有着那个环境、地理人文的熏陶,司马相如第一次接了地气。他不是一个幻想的人物,他的大赋,他的浪漫的天性,他的文韬武略都和这块土壤分不开,司马相如开始变得真实,学术研究也才有了关照的模板。
对家乡人来说,司马相如的回归,使历史变得可以追忆,使家乡的文化可以获得应有的敬重,使后来者可以追逐先贤的足迹并获得先贤的精神养料。当然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来说同样具有一个巨大利益的名人效益。这种叠加效应持续10年一定会开花结果。如今,司马相如故里不再是一个悬案,相如的爱情故事再次被演绎,到蓬安寻找相如的文化记忆已成为各媒体的热点。
作为家乡人,对司马相如的热爱已超越一切的实用目的,邓郁章先生对一切关于司马相如的伪研究,恶搞,诋毁等言辞都充满义愤。然而,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一部红楼,“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境界不同,目的相悖,利益相逼,这个争论就永远存在。然而争论并非都是坏处,争论会让清者自清,浊者见浊。只是看我们如何来因势利导为我所用,这或许仍然陷入了实用的怪圈,然而却借以扩大了对司马相如研究的影响力和对司马相如研究学科的深入推广。
从这个角度来看,邓老这本专论的出版,显示出了多重的意义。一是丰富了巴蜀文化研究的内容,有助于中国古典文学相关学科的发展。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相如文化研究逐渐成为一种显学便是证明;二是为地方文化的发展和宣传找到了一个切入点,对地方文化旅游发展带来的直接和间接的成果也是明显的。三是为司马相如文化研究的提升奠定了基础。虽立足当地,视野和范围却在全省、全国乃至世界。司马相如正如当年从嘉陵江畔的故里离开,注定要成为历史的大家一样,我们的出发点也要摆脱狭隘的山地意识,让更多的学者研究者参与进来,让司马相如的研究和创作成果让世界共享。
另一个目标,就是在邓老文章里引出的对相如文化研究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这也是谭继和先生在序言里倡议的“司马相如与文化中国的关系”这个命题的研究。这个宏大的命题让我们摆脱了始终纠缠于司马相如个人的传奇解读,而从文化中国的角度和语境下来对司马相如的历史地位进行重新定义和评价。在自秦以来“大一统”的中华儒家文化的积淀培育中,在今天凝聚中华民族的“中国梦”的复兴之路上,邓老的这篇专论“具有了重要的思想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作为一个文化工作者,我为我们有这样伟大的先贤而自豪,也为我们有这样一批精进研思,甘于清贫,乐于奉献的学者们感到骄傲,文化的传承历来是在喧嚣的世俗之下让我们感受到的那股暗流,虽不夸张却也坚韧,没有炫目的浪花却也开山劈石撞出了自己的路径。期待这一研究成果能发扬光大,这不仅是蓬安的荣耀,也是南充的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