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户体验为什么如此重要?
用户体验并不是指一件产品本身是如何工作的,用户体验是指“产品如何与外界发生联系并发挥作用”,也就是人们如何“接触”和“使用”它。
用户体验设计通常要解决的是应用环境的综合问题。
1.视觉设计选择合适的元素,能引起用户的注意;
2.功能设计要保证这个元素,能触发适当的动作。
用户体验设计,要综合以上两者,兼顾视觉和功能两方面的因素,同时解决产品所面临的其他问题。
为体验而设计:使用第一。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一把不能坐的椅子根本不能称为“椅子”。
用户体验就是商机
如果你的用户得到一次不好的体验,他们将不再回来。
好的用户体验,能提高产品转化率。通过跟踪有百分之多少的用户被你“转化”到了下一个步骤,就能衡量你的产品站在达到“商业目的”方面的效率有多高。
任何在用户体验上所做的努力,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效率。这主要通过两种形式表现:
1.帮助人们工作得更快
2.减少他们犯错的几率
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在产品的的每一个步骤中,都要把用户列入考虑范围。
给使用产品的用户,提供给用户一次“每件事都按照正确的方式在工作”的体验。
二、体验要素
1.表现层
单个元素的实现,例如图片大小、是否点击可以跳转等。
2.框架层
多元素布局位置,例如登录、注册按钮放哪里
3.结构层
页面与页面之间的跳转关系,例如登录完成后,跳转至主页面,还是完善资料页面?
4.范围层
产品的功能范围,就是具体要做哪些事情?
5.战略层
要满足的用户需求和公司的商业目标
其它两个要素
内容:用户能得到什么,对用户来说非常重要
技术:技术能否实现,影响用户的最终体验
三、战略层
产品战略就是企业和用户对产品的期许和目标。
1.我们要通过这个产品得到什么?
2.我们的用户要通过这个产品得到什么?
要明确定义清楚“成功的条件”,而不是仅仅描述“通向成功的路径”。路径知识方法,但是并不代表一定能能工达成产品目标。
产品目标
1.建立品牌识别
2.成功指标:一些能明确是否满足用户需求的指标
有意义的成功标准,一定是与用户的行为绑定的标准,也一定是通过设计可以影响的行为。
用户需求的获取
1.询问用户的问题,观察用户的行为
2.对用户进行细分
3.用户研究:人物画像、现场调研、用户测试
四、范围层
通过战略层,明确了:
1.我们想要什么?(公司商业目标)
2.我们的用户想要什么?
在范围层,我们要讨论的是如何去满足这些目标。
战略层解决的是“我们为什么要开发这个产品?”
范围层解决的是“我们要开发的是什么?”
当你把用户的需求和产品目标转变成产品应该提供给用户什么样的内容和功能时,战略就变成了范围。
定义项目范围的同时在做两件事
1.这是一个有价值的过程
2.同时能产生有价值的产品
“过程”的价值在于,当整个事情还处在假设阶段的时候,能引发思考,发现潜在的冲突和产品的一些粗略的点。我们能明确,哪些事情是现在能解决的,哪些事情要迟一些才能解决。
“产品”的价值在于,给团队一个参考点,明确了要做的全部工作。
为什么需要用文档来定义用户需求?
原因1:这样你才知道你正在做什么
每个人能知道,项目需求是什么,项目目标是什么,什么时候能达到这个目标?
能把责任分配得更清晰,提升整体团队的写作效率。
原因2:这样你才知道你不需要做什么
项目过程中,很多项目相关者,会提出一些点,但是如果都加入到需求里面去,可能项目的成本就会大大提升。
也许单个点看起来似乎没有多少工作量,但是当整体叠加起来,需求就会迅速膨胀。
确定具体、系统的发展要求,并将潜在的,不需要马上去做的功能囤积起来
需求源于用户本身,但是实际项目中,更多的是你同事,会影响项目的需求。
了解用户需求的最好的途径,就是去问他们。
用一个简短的故事,构建一个场景,明确用户的角色。然后,想象用户会经历的流程,这有助于发现用户的需求。
功能记录的几点注意事项
1.乐观
例如:
原句:这个系统不允许用户购买没有风筝线的风筝
修改后:如果一个用户想要购买没有风筝线的风险,系统应该引导用户到风筝线页面。
重点是突出:做什么事情,防止不好的事情发生。
2.具体
例如:
原句:最受欢迎的视频要重点标注出来
修改后:上一周播放最多的视频,要放在列表的最前端
这样的描述,才可执行,才具体。
3.避免主观语气
例如:
原句:我认为这个产品的风格要时尚
修改后:这个产品的风格,要符合公司的品牌指南
内容需求要考虑“更新频率”,即需要结合用户的期望和公司的现状,找到更新内容的时间周期。
明确需求的优先级,不符合战略目标的特性,都要通过范围层排除出去。
解决管理层争论的最好办法,就是要求制定“产品战略”。
五、结构层
结构层,主要是将范围层定义好的零散的需求,进行重新组织,主要涉及交互设计和信息架构。
交互设计和信息架构,都强调一个重点:
确定各个将要呈现给用户的元素的“模式”和“顺序”。
交互设计关注影响用户执行和完成任务的元素
信息架构则是关心如果将信息传达给用户的元素
二者都是强调去理解用户,理解用户的工作方式、行为和思考方式。
交互设计
交互设计关注于描述“可能的用户行为”,同时定义“系统如何配合与响应”这些用户行为。
人类在使用产品的时候,用户和机器这两者之间就会产生某种类似舞蹈的步伐。
用户移动,系统响应;接着用户移动,来回应系统的响应,这样的舞蹈才能继续进行。
概念模型
用户对于“交互组件将如何工作”的观点,称为概念模型。
比如电子商务系统里的“购物车”,就是根据实体店的购物车的概念设计出来的。
错误处理
系统出现错误在所难免,系统的错误处理,非常必要。
交互设计要处理每一个级别的错误,确保更高比例的用户能有更好的用户体验。
信息架构
信息架构研究的是人们如何认知信息的过程,对于产品而言,信息架构关注的就是呈现给用户的信息是否合理并具有意义。
内容结构化,可以采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两种方式。
自上而下:就是从战略划分开始,逐级往下分
自下而上:将现有的功能和内容进行归类,然后一级一级网上聚集到更大的范围里面去
在创建结构的时候,我们要具体的识别用户心目中至关重要的那些信息。
成功的用户体验,就是能提前预知用户的期望,并将其纳入到系统的设计之中。
受控词典
对全局语言描述保持一致性所使用的工具,叫受控词典。
“使用用户的语言”并“保持一致性”,这样可以让用户更好的理解产品要表达的信息。
六、框架层
架构层关注的是较大的架构和交互设计;框架层关注的是独立的组件以及组件之间的关系。
框架层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界面设计:提供给用户做某些事的能力
导航设计:提供给用户去某个地方的能力
信息设计:传达想法给用户
界面设计
界面设计要做的全部事情就是选择正确的界面元素。
成功的界面设计是那些能让用户一眼就看到“最重要的东西”的界面设计。
一个设计良好的界面是要组织好用户最常采用的行为,同时让这些界面元素用最容易的方式获取和使用。
导航设计
导航设计要完成三个目标:
1.提供给用户页面之间跳转的方法
2.传达出导航元素和页面内容的关系
3.传达内容和当前页面的关系
告诉用户,“他们在哪儿”,“他们能去哪儿”。
信息设计
信息设计是把各种元素聚合在一起,起到粘合剂的作用。
信息设计确定如何使用信息,使人们能更好的理解和使用他们。
七、表现层
表现层是用于解决并弥补“产品框架层的逻辑排布”的感知呈现问题。
感知包括
1.嗅觉
2.味觉
3.触觉
4.听觉
5.视觉
触觉一般是工业设计范畴,互联网产品大部分都是视觉设计。
评估一个产品视觉设计的简单方法,是提出这样的问题
1.你的视线首先落在上面地方?
2.哪个设计要素第一时间吸引了用户的注意力?
3.它们是对于战略目标来说很重要的东西吗?
4.用户第一时间注意到的东西与他们的(或你的)目标是背道而驰的吗?
是否成功的设计,用户眼睛的移动轨迹的模式应该有以下两个重要的特点
1.是一条流畅的视觉路径
2.为用户提供有效的选择和引导
对比和一致性
通过对比,把用户的注意力吸引到界面中的关键元素,帮助用户理解页面导航元素之间的关系。
一致性使得信息不过于复杂,避免让用户迷惑或者焦虑。
配色方案
在大多数情况下,更亮或更醒目的色彩可以用于设计你的前景色,那些希望得到更多注意的元素中。
更暗淡的颜色最好用于那些不需要跳出页面的背景元素。
八、要素的应用
创建良好的用户体验最重要的工作内容是大量收集急需解决的非常细微的问题。
“成功的方法”和“注定会失败的方法”的差异归根结底就是以下两点:
1.了解你正在去解决的问题
2.了解解决办法会造成的后果
与用户体验有关的第一个问题恐怕是问你自己的(这也是你应该回答的第一个问题):
你为什么要这么做?
不要以“节省项目时间或金钱”的名义对用户体验的问题敷衍了事。
用户体验测试,不能放到产品开发完成以后,那样已经太晚了。
不管创建什么样的用户体验,其最大的挑战是
“比用户自己更准确地去理解他们的需求”。
用户体验的开发过程,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短跑,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