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隐性动机》这本书又打破了许多读者的认知观,有一种“世间没有真情在”的感觉:连慈善这样的亲社会行为都建立在利己的基础之上。但其实这样的事实在社会心理学中早已不是什么罕见的理论。下面我从心理学的角度为大家解释这种现象是如何产生并存在的。
首先,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利他行为的定义:指在毫无回报的期待下,志愿帮助他人的行为。既然不期待回报,为何还会利己?这一点可以用进化论的观点解答。《自私的基因》中奉行一条准则:任何物种的所有行为都是为了将自己的基因延续下去。利他看起来是损失和牺牲,但本质上为自己的亲属及同类延续了更多基因,即当自己死亡后,更多的同类可以活下去,使该物种所在的基因得以繁殖传递。说白了,基因是大boss,任何物种所做的任何事都是为了让基因存活。
将物种缩小到人类,便可解释利他的本质其实是利己,只不过这里的利己有更大的外延:即“己”为整个人类。
在心理学中,亲社会行为是包括利他行为在内的更广泛的概念,定义为:自觉自愿帮助他人,同时期待他人回报的行为。也就是说,利他行为其实是人类所能做到的最舍己为人的行为,但也包含了利己的思想,亲社会行为更是在定义中就清楚的说明“期待回报”。这是不是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人类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会有隐性的利己动机,因为这不过是自然选择下进化出的生存本能而已。
那为何我们通常感觉不到隐性动机?因为为维护道德规范以及对事物最本能的反应,人类的动机被分为两种:外显动机和内隐动机,内隐包括我们说的隐性。由于社会道德规范的限制,人类会将某些看似违反道德的动机隐藏起来,甚至连自己都无法察觉。例如,现在的白人很多都相信自己不歧视黑人,但在进行内隐态度测验时则可以利用本能反应时测出,大部分人只是将以前的外显歧视变成了内隐歧视,原因很简单,就是现在的社会道德排斥外显的歧视行为。同理,在做亲社会行为的同时还怀揣一己之私,在道德层面不可接受,自然也不可能显露出来。由此来看,人类的隐性动机其实是保护个体不被社会谴责,同时赢得社会赞许的有效工具。看透这层本质,没有什么会令人意外。
但是,就算亲社会行为中有帮助个人生存的利己动机,也不是所有人在任何时间都愿意做的。这才有书中提到的各种激励慈善行为的方法。在解释这些方法的原理之前,我们需要了解动机的另一种分类方式: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
外部动机通过外界的奖赏或惩罚来驱动,而内部动机通过个体内心的喜好、道德感、价值观等内部因素驱动。因此,如果从内部动机出发,将会拥有强大而不受外界影响的驱动力,而外部动机的大小则直接受外界的奖赏大小的影响。通常,人类的每一项活动中都会包含这两种动机。所以,刺激别人做慈善的方法,当然可以通过刺激外部动机来实现,即将奖赏价值与行为价值对等,这样才能使人更有动力去做慈善等亲社会行为,这也是隐性动机背后所包含的原理。
其实,这样的隐性动机随处可见。举例来说:交友就是一个利益最大化的过程。成人的交友或多或少都要衡量对方的价值能给自己带来多少利益,从而决定自己是否与其交往,这是很多人都意识到且承认的一点。这种动机略微外显,但却也属于隐性动机的范畴。在商业领域,每个商家都要考虑利益最大化的问题,但因为这种行为外显且被世人认同,因此并没有什么不妥,其背后的动机也随之暴露。但对于朋友与慈善这类大众认可的利他行为,其背后隐藏的利益还未被世人的现有认知所接纳,因此动机也随之隐藏。所以,隐性动机一个相对化的术语,且有外显的可能,这种可能性取决于世人价值观的改变以及接受程度。
所以,我们不必为此惊慌,因为隐性动机不被大众知晓,所以才暂时惊奇它的存在。正因如此,我们才要去揭示其本质,了解其存在意义。这样做的目的其实也是将整个人类的利益最大化,毕竟我们通过有效的可控手段使人们更加乐于助人,更愿意奉献自己的爱心。这样想想,还真是一个非常奇妙的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