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短歌行》中的名句“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表达出他礼贤下士以及对人才归顺麾下的渴望。他当政期间,也多次下发《求贤令》,征召天下人才。
诸葛亮,号卧龙先生,每自比管仲乐毅,乃当世之大才。
为什么这两个人没有君臣际会,成就一段佳话呢?
难道是因为大耳朵先生刘备捷足先登,抢先一步请得卧龙?事实并非如此,诸葛亮与曹操没有在一起(感觉这话跟两人基情满满,组CP似的),其实是双向选择的结果。简而言之,曹操未必需要诸葛亮,诸葛亮也不一定看得上曹操。
首先,曹操阵营是知道诸葛亮的名声的。在火烧博望坡之前,曹营开了内部会议,曹操的头号谋士荀彧(颍川士族荀氏,常玩三国杀游戏的人,一般都叫他狗或,比如与刘备配合叫遛狗组合)就说,诸葛亮为襄阳名士,才能胜其十倍。而且此时徐庶当时已在曹营,跟着说了句,“亮有经天纬地之才,出鬼入神之计”,自己与他相比就好像“萤火之光”比“皓月之明”。可见诸葛亮其实早已名声在外,至少曹操阵营的人是知道他的。
而诸葛亮呢?他常年居住在荆州,虽然“躬耕陇亩”,做着“诸葛村夫”,但志向不小,常常自比管乐这两位古代成名的名相名将。而且与之交往的都是荆襄名士,例如庞德公、司马徽等。所以,要说这村夫不知道一代枭雄曹操的名声,也不可能。
曹操没有去招揽诸葛亮,有其考量。第一,他的谋士们都知道诸葛亮,却没有人推荐,很值得思考。要知道,曹操阵营的很多谋士都是互相推荐来的,例如荀彧一人就推了荀攸、郭嘉陈群等一众顶尖谋士。仔细分析,曹操阵营下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特点,士族为主,尤其来自颍川,当然他还有自家人曹家、夏侯家的鼎力支持。而当时的诸葛家族,并非望族,但诸葛亮可以算作荆州名士,因此与曹操那边并不相近,所以没有人把他推荐给曹操,而曹操心领神会,也就不会自己主动提出来招揽诸葛亮,毕竟很大可能性会给自己带来内部的不稳定。
有人可能会说,徐庶不也是荆襄名士圈的,怎么曹操还把他收入麾下了呢?这个还需具体分析背景:徐庶改名换姓,帮助刘备打败了曹操军队的来犯,所以证明了徐庶有真才实学;其次,曹操招揽徐庶,这是他的手下谋士程昱建议的,因此可以说,曹操不必担心徐庶来了后,内部阵营的稳定问题;最后,曹操招揽的手段并不高明,绑架人家老母亲相要挟,所以最后虽然得到了徐庶的人,却没有得到他的心,还顺便给后人留下一个歇后语“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从这方面来看诸葛亮的话,当时,诸葛孔明还没有展现其才能,而且也没有什么把柄在曹操手里,这下可以就理解诸葛亮与徐庶的情况是不相同的了吧。
回过来看诸葛亮自己。
诸葛亮比较清高,你看他与荆州好友圈交往的时候就知道,他说崔州平、石广元和孟公威这些人,最多也就是个刺史州牧,而别人问他可以做到什么职位的时候,这孔明就嘿嘿一笑,然后沉默不语。其实,无言胜有言,人家孔明“每自比管乐”,就是自己是要做管仲乐毅这样的人物,不言而喻,就是出将入相嘛。你看他如此自夸,曹操很难降服他,甚至两人见面,曹操有可能将孔明当成祢衡这类的狂士。
其次,诸葛亮自己一直标榜自己是世外高人,似乎不屑于出仕。但实际上,他在等一个机会。你看他未出茅庐的“隆中对”,对天下大势了若指掌,但为什么不去主动选择曹操或者江东呢?他知道,曹操身边能人极多,而且曹操自己军政能力也很高,自己过去顶多是锦上添花,得不到高看。孙吴就更不用说了,在江东已历三世,但孙权年纪较轻,身边元老也不少,再者,江东偏安,也不利于自己的才能发挥。所以,对于一直如“丧家之犬”的刘备,无疑是更好的选择。体现在,刘备身边几乎没什么拿得出手的谋士,只有关张赵这几员武将,以及较为平庸的孙乾、糜竺这些人,第二,刘备根基浅,诚意足。“三顾茅庐”,虽然形势不是很好,但无疑给了孔明更大的发挥余地,就是施展其管乐能力的地方,刘备得到这样的人才也会格外珍惜,可以说是你需要我,我也需要你,双向均有强烈的互补性。最终一拍即合,顺理成章。从后面诸葛亮出山后,与刘备的“鱼水之情”,连关张都看不下去,我们就能知道刘备对于孔明的爱惜与尊重。
还有一点,似乎也不可能忽略——刘备“皇叔”的正统光环。从“舌战群儒”和诸葛亮其他的言论我们可以知道,他骨子里仍然是一个重“法统”的人,那就是汉室虽然衰微,但刘姓依然是正统,无论曹操、孙权也好,都属于“外姓人”,不满足他心中的条件。
综上,诸葛亮与曹操的失之交臂,不仅仅是巧合,而是一种必然。他们注定不会走到一起,而只能成为对立的两方。当然,三国也因此更加波澜壮阔而且诡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