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接触自然,又怎么会爱自然呢?”
------Steve Van Matre
越是深入自然教育的领域,越是发现自己需要学习更多的东西。在自然体验师的群里看到冬小麦推荐Steve Van Matre老爷爷的课程,说他是“ 将生态知识与自然体验联结的最好、最系统、方法最魔幻的老先生”;“在完整/系统认知世界和知识架构的逻辑性方面对我们有巨大的启发”。这刚好击中我现在最迫切的需求:一套成体系的、结构严密的课程是什么样子?它是如何被设计出来的?
地球教育在40年中都致力于促进人类与地球和谐相处,它发展了一套独立的体系来落地理念,一个课程至少经过10~30年的打磨,我也特别好奇设计这样课程的人是怎样的。借着学习的机会,也梳理了一下自己的学习和感悟,为之后的课程开发做准备。
帮助参与者拓展自己的“舒适圈”
随着学习的深入,我逐渐发现,自然教育机构所使用的体系和方法,总是与其希望实现的目标有非常紧密的关系。地球教育所致力于帮助所有年龄段的人在自然世界更和谐、更快乐的生活。它回应了三个灵魂问题:我们在哪里?我们的地球如何运作?我们如何与地球联结并改变?这种和谐共生,是希望帮助每个人,当他身处自然之中,就好像是在家里一般,是一种每一个毛孔都可以感觉到放松、自在的感觉,它是一种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
我想起有一次感受到他人不适应自然环境时的状态。一场工作坊是在郊区的村里举办的,晚上分享的时候,有两位参与者带着浑身“不适应”的感觉说出了她们对这里环境的不满:漆黑的道路、在碎石子的路面拖着行李箱、到处是半人高的草丛分不清方向、只有一顶小风扇的炎热房间、虫子飞进房间里四处扑棱……荒野一般的环境让她们感到不舒服,后来就离开了。我观察其他人的状态,有的人从最开始就表现得很自在,甚至没觉得这有什么问题;有的人也觉得有些不适,但很快觉得安静和漆黑也是特别的感觉。除去作为组织者管理参与者期望的反思,作为教育者,我们需要帮助参与者激发感知,创造情景,理解自然,拓展参与者的舒适圈。
不是呈现“生命的碎片”,而要呈现“完整的生命“
“当我们了解一件事物的全貌时,即便是给我们看一些部分、碎片的信息我们也会知道,那就是它;但是当我们不了解全貌时,看到一些碎片化的信息,就会以为那就是全部了。“听到这里,我内心特别有共鸣,因为我们在观鸟的时候,常常会需要提前熟悉、了解可能会看到的鸟的种类,要熟悉到,即便只给你看身体,或者头的部分照片,也能快速识别这种鸟。这个道理很熟悉,但是真正到了我们设计课程中,却常常忽视了这一点,只在呈现一些知识活动的碎片,而没有呈现生态系统和背后的紧密关系。
地球教育认为,“完整的生命”包括情感、理解生态的概念、学习机制和自然直接的接触,再加上一点点富有魔力的体验。
我尝试从五个方面来理解地球教育的体系,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第一是情感,是让人们逐渐产生对地球及其生命,深刻和持久的情感依恋。为什么即便我们了解了环境危机,生态破坏,却依然无动于衷。我们清楚的知道垃圾分类很重要,可是却觉得这和我没有关系。通过激发对自然的感知,建立情感上的联结,是非常重要的基础。而每个人,可能都有自己与自然联结的方式。有的人是因为爷爷在她出生的时候种下的一棵树;有的人是第一次清晰的见到松鼠吸吮花蜜的样子;有的人是因为第一次闭上眼睛用触觉和听觉感受到自然的丰富……这种情感上的联结,是意识到我们是生物共同体的第一步。
第二是理解,或者叫知识。我们究竟想让参与者带走什么,收获什么?是鸟类或植物的名字,还是一个与生态有关的游戏?我隐约觉得不是这些,这些是知识的碎片,是用APP或者网络就可以轻易获得的东西。而地球教育认为,需要发展人们对地球主要生态系统和群落的基本理解,比如能量的流动、物质循环、相互关联等等。理解这些生态系统是如何运作的,没有这些生态系统的运作,人类无法生存在地球上。理解这样的循环,其实也就理解了我们是生命之网中的一部分。正如一句发人深省的名言所说:“我不是在保护热带雨林,我在保护我作为热带雨林的那部分。”
第三个方面是改变,或者说改变的行动。无论通过何种方式,地球教育都希望能帮助人们改变在地球上的生活方式。这也回应到自然教育的目的,我们到底希望参与者在参与课程之后有什么改变?可能有观念上的、意识上的改变,但更重要的是行动上的改变。
第四是课程,地球教育所谓的课程,指的是一套认真审慎、完整的、聚焦清晰的、循序渐进的、不断积累的,产出明确的教育课程。做一系列建构式的课程是非常难的,但也是非常重要的,断裂的知识碎片并不能真的促成行动的改变,课程设计之间是逻辑严密,相互关联的。这也启发了我,在课程设计中思考,是不是从目标出发去设计活动,环节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一系列的学习之后,能否实现我们最初设定的目标。
最后是关于引导者。引导者通过动手和分享来吸引参与者,钩住参与者的兴趣,引发他们的好奇心,与参与者一同行动,引导他们深入的体验,而不是像军训教官一般强迫、命令参与者。引导者不需要去给自然物贴标签和告诉参与者这是什么植物,那是什么鸟,而是引导他们体验和自己动手做,并且实践他们在生活中学到的东西。
将抽象的事物转化为具体、丰富的存在
我常常在思考,在教室里给学生上课,与在户外的课程有什么不同?现在的信息科技这么发达,为什么都不能替代真正的自然?事实上,无论是精心制作的视频影像,还是丰富多彩的图片,都是经过筛选之后呈现的二手信息,这些信息呈现是自然的片段,是人工筛选下的某种角度,换句话说,我们呈现的是我们想让别人看到的那部分。
而当我们直接观察到某种自然存在的事物时,我们的身体其实捕捉了大量的信息,形状、颜色、气味、动作、所处的环境、立体呈现的位置等等。我们对于自然的存在有更为具象化和丰富的感知,直接的接触可以传递很多细节信息,让参与者对它有更多元的认知。
如果是一个具体的事物,我们可以尽量去直观的感知它,但是如果是水循环这样宏大的概念,我们又该怎样让参与者有真正的理解呢?这是巨大的挑战,却也是我们作为教育者的价值所在----让抽象的事变得具体、真实和丰富。
Steve老爷爷举了一个例子,如果我们想让孩子们知道”土壤形成需要多长时间“,那我们为什么不试试自己来做一把土呢?在孩子们尝试敲打、用水泡、踩踏之后,他们是否也对“土壤的形成”多了一些了解呢?
无论是何种自然教育、环境教育、地球教育的理论体系,无论通过何种形式,大家都在致力于帮助人们意识到,人类不是征服者、主宰者,而是与所有生物处在“生物共同体”甚至“地球共同体”之中。消耗资源,抛弃垃圾,排走污水,看似与“我”作为个体没有关联,然而事实上,所有的一切,都是通过阳光、空气、水和土壤联系在一起的,我们谁又能逃脱的了自然物质的循环,可以不依赖生态系统而生活呢。
2019年12月14日
如果有理解不当的地方,恳请各位指正~
本次学习也得到了“蓝色市民”计划的支持,蓝色市民计划由APEC海洋可持续中心发起,希望培养更多系统了解海洋,守护海洋的市民,希望参与者有意愿并有能力更好地促成有效的行动,这与地球教育的理念是共通的,借由地球教育系统认知地球的方法论和实践,也是实现蓝色市民计划的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