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中国茶文化

谈中国茶文化

茶,是中国传统文化里面最重要的一个体系,中国茶,基本上是只有中国才有,一片小小的树叶,即茶叶,蕴藏着的是深厚的中华民族文化的情怀。

一、茶的种类

1. 绿茶

2.红茶

3. 白茶

4. 茶

5. 黄茶

6. 乌龙茶

中国十大名茶品鉴: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尖,庐山云雾,君山银针,六安瓜片,信阳毛尖,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祁门红茶。

这十个品种,西湖龙井是绿茶中的皇后,洞庭碧螺春是茶中仙子,黄山毛尖是茶中精品,庐山云雾是茶中上品,君山银针是黄茶之冠,六安瓜片是国品礼茶,信阳毛尖是绿茶之王,武夷岩茶是茶中状元,安溪铁观音是七泡余香,因为绿茶不耐泡,但安溪铁观音泡了七次都仍有茶香,所以成为十大名茶之一;祁门红茶是红茶中的皇后。

1. 绿茶

绿茶有几种制作方法:①蒸茶,蒸过的茶叶,叫蒸茶,在杀青,杀青是破坏鲜味的组织,使它内含物迅速转化,蒸青,粗揉,揉,象揉面一样,揉捻破坏叶子的细胞,减少茶的苦涩味道。揉也有分轻揉重揉,轻重不同,冲泡出来的茶汤成色也不同。中揉,精揉,干燥,等经过一系列工序出来的茶,带着一股甘醇香气,汤色色泽嫩绿,它的攻效有降脂,防辐射,减肥瘦身的作用。茶的成品特点:尖尖长长的,带着一点翠绿的色泽。如恩施玉露,仙人掌茶,阳羡茶,水云玉露等都属于这类绿茶。蒸青绿茶用冰水冲泡效果更好。

仙人掌茶有一个传说,李白的一个族侄,是个禅师,他叫中孚,他在玉泉溪畔的乳窟洞边采摘茶树嫩叶,自制出:形扁如掌,清香滑熟,饮之清芬,舌有余甘的名茶。后来他云游到江南在金陵遇到李白,他把仙人掌茶作为礼物送给李白,李白品茗后大加赞赏,并把之命名为:仙人掌茶。

②炒青绿茶:炒茶都要经过上面蒸茶的工序,选青,粗揉,中揉,精揉,最后就炒茶,用炒而出名。成茶形成了长条形,圆珠形,扇扁形,针形,螺形,炒过的青茶味道浓郁,耐冲泡,比如西湖龙井,碧螺春,顶谷大方等茶。茶的汤色淡绿,味甘。

③烘茶,又是青茶的一道工序,经 过杀青,揉捻,干燥,然后烘,烘茶分为毛火烘和足火烘。

④晒青绿茶:晒茶的方式源于三千几年前,有历史记载的是三千几年,其实可能更加早,这个我们在关于茶的起源那儿说。古人把采集野生茶叶晒干后收藏,现在就将鲜茶叶经过锅炒杀青,揉捻之后,再利用日光晒干,这个晒法比炒法的温度低好多,而且时间也比较长,但好处就 是能够更多地保留鲜茶叶的天然成分和香气,经过晒过之后,还有一种日晒的味道。

碧螺春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它的汤色碧绿清澈,入口回甘。碧螺春有一种比较特殊的花香味,从春分开摘至谷雨结束,茶叶为一芽一叶,从清晨采摘,中午前后去除质量不好的茶片,下午至晚上炒茶。形状纤细,卷曲似螺,边沿上有一层均匀的细白的茸毛。

传说很久以前,一个叫碧螺的姑娘和一个叫阿祥的男孩子在湖边干活,突然湖中出现一条恶龙,这条恶龙无恶不作,它要碧螺姑娘做它的太湖夫人,阿祥和恶龙决战杀了恶龙,但他自己也受了重伤,一天,碧螺姑娘在阿祥和恶龙搏斗的地方发现了一株茶树,碧螺姑娘采摘了一把茶叶回去泡给阿祥饮,阿祥饮完伤势有所好转,但碧螺姑娘因为太过劳累病倒,一病不起,为了纪念碧螺姑娘,人们称那棵茶树“碧螺春”。

青茶都有一个特点,就是茶汤青绿,入口回甘,而且有清热利尿去火的功效。

西湖龙井产于杭州西湖龙井而出名,它外形扁平,色泽翠绿,清香味醇,以色绿、香气浓郁、味甘、形美闻名,每年春天采摘青叶,清明前三天采摘的茶称为“明前茶”,夏秋的龙井有暗绿和深绿两种,汤色茶香及叶底来说,夏秋茶比不上同级的春茶逊色一点。

黄山毛峰,产于安徽黄山,色香味形俱佳,黄山毛峰在清明至谷雨前采摘,以一芽一叶初展最佳,形容为好像“麻雀嘴稍开”,毛尖以睛天采制最佳,要当天杀青、烘焙,将鲜叶制成毛茶,然后保存。1995年被中国茶叶公司评为全国十大名茶。

信阳毛尖是河南的名茶,以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的独特风格闻名,采茶期分为三季,谷雨前后采春茶,芒种前后采夏茶,立秋前后采秋茶。谷雨前后采摘的茶叶有少量叫跑山尖和雨前毛尖,是毛尖的精品。每年信阳毛尖还进行手工炒茶大赛。

想减脂的人可以适量饮用绿茶,绿茶不适宜与枸杞子同饮,病人吃药的时候也要忌喝绿茶。

2.红茶

世上最早的红茶是在福建的武夷山,红茶属于全发酵茶,主要生长在江浙和两广,主要品种有祈门红茶、正山小种、滇红、英德(九)红茶、金骏眉等等。红茶可以消食提神,如果配牛奶和糖就是现在时尚的饮品奶茶,现在满街都有奶茶铺,好多年轻人都喜欢饮,红茶加奶能够保护胃粘膜,是款保健饮品。

① 祈门红茶:产于安徽祈门以及江西一带,浮梁工夫红茶是祈门红中的佳品,它以香高、味醇、形美、色艳闻名于世。靓的祈门红茶有小叶种和大叶种,色泽乌黑有油光,茶汤红艳,碗壁与茶汤接触处有一圈金黄色的光圈,俗称金圈。

②正山小种:正山小种远销欧洲、北美洲,在英国是中国茶的象征,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带有桂圆的香气,汤色红艳。

③ 滇红,滇红产于云南西南部的临沧及西双版纳一带,靓的滇红茶汤色红艳中带金黄圈,如果汤色太红,就是发酵过度,是劣质红茶,靓滇红味道纯正香甜,汤色清澈。

④英九红茶:英九红茶是英德红茶其中的一个品种,是英德红茶最好的,英德红茶曾经享誉欧洲,还一度成为英女王御用的顶级红茶,而英九较其它英德更香,茶汤红亮,口感浓烈,入口甘美,英九一芽二叶,保持嫩匀鲜净,英九分为金毫、银毫、特级、一级之分。

英德红茶有小叶高山红茶,黄金桂红茶,十二号和金萱红茶。

⑤金骏眉:是正山小种的分支,原产于福建武夷山桐木村,在2005年新出的一个品种,它名贵在于全程由茶师傅手工制作,一斤茶叶需要数万颗茶叶鲜芽尖,采摘原生态小种新鲜茶芽,经过复杂的萎凋、摇青、发酵、揉捻等加工而成,是难得的茶中珍品,它外形细小紧密,伴有金黄色的茶绒茶毫,汤色金黄,香气清香,入口绵顺滑口,极具“清、和、醇、厚、香”的特点。

红茶可以暖胃,性热,上火的人不宜喝红茶。

3. 白茶

白茶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珍品,因为茶的成品外观呈现白色而得名,一般经过萎凋、干燥二道工序,有清凉降火的作用,存放时间越长,药用价值越高,陈年白茶可用作儿童因患麻疹引起发烧的退烧药,有万病之药之称,是古已有之。白茶有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等等。

白茶能清热润肺,平肝益血,所以很适合烟酒过度、肝火旺盛的人饮用。每天5克就可以,老人不宜饮用。

4. 黑茶

黑茶属发酵茶,采用的原料较粗老,经过杀青,揉捻,渥堆,干燥,茶汤为暗褐色。黑茶有很强的去肥腻,解荤腥的功效。黑茶树生长在川,桂和两湖,四川茶先于湖茶成为唐宋茶马交易中的官茶。四川黑茶又称四川藏茶(边茶),主销往西藏。藏民认为”以其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称其为“天界甘露”。

大概是在唐宋时期,藏民对茶叶的需求量很大,因此中原就用茶叶交换西藏的马,形成了一条茶马古道。茶叶远销西藏路途遥远,雅安人用竹筐把茶叶背在背上,茶叶经过日积月累,混合着人的汗水进行了发酵形成了黑茶。

茶品有康砖、金尖等。康砖外形色泽棕褐,香气纯正,滋味醇和,汤色红浓,叶底花杂较粗。

普洱茶性温,但饮手出现胀气,便秘,则不适宜饮用。

5.黄茶,是炒青绿茶因为杀青、揉捻后因为干燥不足,或者不及时令叶色变黄形成黄茶。黄茶的茶汤呈黄色,黄叶黄汤是黄茶的特点,产地在湖南、四川、安徽等地,品种有君山银针、霍山黄芽、蒙顶黄芽。黄茶对防治食道癌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黄茶有大量的消化酶,对脾胃有益,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可适当饮用,有胃溃疡的在夏天慎饮黄茶。

6. 乌龙茶又称青茶,属半发酵茶,它既有红茶的浓鲜味,月有绿茶的清香,茶汤为透明的琥珀色,是色、香、味俱全的一种茶。乌龙茶有分解脂肪、减肥瘦身的功效。

安溪铁观音就是乌龙茶的代表,铁观音有分红心铁观音,和青心铁观音。茶树3月下旬萌芽,一年分四季采摘,谷雨至立夏的为春茶,夏至到小暑叫夏茶,立秋至处暑为暑茶,秋分至寒露为秋茶。秋茶最好,春茶次之,夏、暑品质较次。

武夷大红袍是武夷岩茶中品质最段的乌龙茶,汤色橙黄明亮,香气馥郁,带有兰花的香气,味道醇细甘鲜,它能够护胃,养目,减脂。

关于武夷茶有一个传说,很外以前有一名穷秀才上京赶考,途经福建武夷山时,病倒在地,幸好被附近天心庙的方丈遇到,老方丈见秀才脸色苍白,体瘦腹胀,就为他泡了碗茶,第二天秀才的病就好了。秀才考中状元被皇帝招为附马,他感念老方丈的救命之恩,前去天心庙拜谢恩公。离开时老方丈给了他一包茶叶,回到宫中,有次皇后腹痛鼓胀,秀才把方丈送的茶叶泡给皇后饮,皇后饮后茶到病除,从此大红炮就成了每年朝奉皇帝的贡茶。

乌龙茶中的茶多酚可抗氧化,有美颜的功效,但不宜空腹饮用,否则会加重饥饿感。

我们都知道饮茶要有工具,盖碗-一般茶盖,茶碗,碗托整套使用,饮茶的时候可以先揭开碗盖,闻盖香,再闻下茶香,然后用碗盖拨去浮在上面的茶叶再饮茶。

冲茶用的茶壶,有紫砂壶,瓷壶,玻璃壶。

茶杯,公道杯,闻香杯以及其他茶叶罐,茶匙,茶巾,茶针。

二、有关茶的起源和发展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茶占了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而关于茶的起源,众说纷芸,莫衷一是,有说茶的起源于神农时代,有西周说,有秦汉说,有六朝说,有巴蜀说……。而最早的传说是关于神农,说他日尝百草,以茶解毒,说茶是神农氏发现是最普遍的说法。

天地初开之时,万物待兴,人们按照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则来测定年月日时辰及节气,他们搞得热热闹闹,但是神农氏却没出现。有人来找神农氏说,他们在测量星辰日月以及定立规则,搞得好热闹,你点解不来啊,你快来参加。神农氏说我不参加了,你们进行吧。于是神农氏就派了本族的一个女子作代表,按照《史记。五帝本纪》所说,神农氏应该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早掌权之人,史记记录轩辕黄帝本纪时说: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这儿就是说轩辕皇帝出现之前,神农氏衰落,各诸侯互相侵略占地盘,受到最大冲击的应该就是神农氏,神农氏没办法去抵抗,所以就轩辕皇帝出来维护天下。

会讲到这段历史,只是想讲一下当时神农氏的情况,因为那时候百废待兴,大家去测量日月星辰搞得好热闹,但神农氏没参与而是去了尝百草,她以身试百草,有的草是有益身体的,但有的草是毒药,神农不断尝试各种草药,然后把药性记录下来,经常不小心就误食有毒的草药,然后又通过草药解去身上的毒。有一次,神农中毒极深,十指发紫,嘴唇发黑,整个人都有气无力,比任何一次中毒都严重,神农身边的人都以为她这次不行了,但神农煮了一味药饮了之后漫漫来了精神,过了几天漫漫解了毒,族人问她饮了什么,她说是一种树的叶子,故且就叫茶,这个就是有关茶的起源了。

另一种讲法也都是关于神农,神农氏到野外,凭着对植物的一种敏感,觉得这些树木的叶子会是有益于身心的,于是就拾了些柴枝,在树下架起釜锅煮水,摘几片树上叶子放进锅内,顿时香气飘溢,煮好的水,其色微黄,神农氏看看茶水,又看看那些树,待茶水半凉,端起啜饮几口,只觉得茶水入口甘香,提神醒脑,尤其那茶香袅袅,更让人觉得心旷神怡,这茶水温润,禅益脾腑。于是神农氏告诉村民们,这茶可饮。村民们采叶煮水,茶盛行起来。村民们慢慢的不仅学会了饮,还学会了品。

根据陆羽《茶经》卷下《六茶之饮》所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齐有晏婴,汉有扬雄、司马相如,吴有韦曜,晋有刘琨、张载、远祖纳、谢安、左思之徒,皆饮焉。”

茶的起源地应该位于中国古巴国地区,即巴蜀古国,现今三星堆上古文明的发挖地,三星文明举世瞩目,是多么耀眼夺目。李白在《蜀道难》那首诗里有一句:尔来三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指的就是巴蜀古国,巴蜀古国科技极其发达,但为什么巴蜀古国会消失?就好像神农氏族一样,不够凶蛮不够强悍而失败。据考古发现,在江西余姚田螺山遗址出土的树根,经初步判断是茶树类植物,中国最早种茶的历史在巴渝(即古巴国),巴渝就是茶文化的发祥地.,茶字的读音源于巴南人。

茶在商周时期已成为朝中贡品,东晋的常璩记载《华阳国志·巴志》:“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这一记载表明,商周时期,巴国就已经以茶与其他珍贵产品纳贡与周武王了。茶起源于巴国,是有历史依据的。

饮茶之风兴盛始于汉朝,到了隋唐时期已经是全民饮茶,达到鼎盛时期。据考古发现:城村汉城遗址数以万计的陶器里,有大量茶具——茶壶、茶杯,证实汉代闽越国古先民种茶饮茶的事实。

唐朝的茶业昌盛,茶叶已成为“人家不可一日无”的盛况,当时出现了许多茶馆、茶宴、茶会、茶肆。茶文化横空出世,以茶代酒,以茶会友,以茶待客,以茶入画,以茶起舞,以茶代礼……,华夏文化丰富多彩,茶文化离不开文人雅士的助兴,品一杯香茗,吟一首茶诗或茶赋,诗赋助茶兴。

茶到了宋代,又迈进了另一个新时代,茶艺、茶道不断发扬光大,宋朝人时兴斗茶,会出现斗茶,是因为茶作为贡品进贡朝廷,于是通过斗茶,把茶分为优劣等级。后来斗茶之风日盛,民间也盛行斗茶之风,而文人雅士在这些场合来个行茶令,更为斗茶增添雅兴。

苏轼的《荔枝叹》:“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渭)后蔡(襄)相笼加,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

苏轼的这首诗,道出了斗茶的由来,就是为了官茶。近些年来各地也出现了茶评会,茶评会就是斗茶的继承和延续,各茶区拿出自己上好的茶进行比赛,经过一轮又一轮的筛选最后评选出茶王。近年由于商家炒作,把茶推到一个新高潮,甚至一片古树茶饼拍出天价。无可否认的是,茶,确实有它的妙处,有它的价值,但把茶炒出天价,商人趋利而为之。

点茶,又是中国茶文化里非常有特色的一种,它起于唐朝盛于宋朝,“点茶”程序繁多,先碎茶,碾茶,萝茶,茶末置盒,置茶托,搅拌茶末,注汤入茶盏,撮末于盏,不仅对水质有要求,还需要适配的汤匙工具。

点茶到了元朝漫漫衰落,到明朝消失。因为朱元章不喜欢这种慢吞吞又讲究的饮茶方式,于是一声令下取消,点茶退出了历史舞台。

三、说茶论道

说到道很容易说到神秘文化,传统文化里有许多的神秘文化,什么叫道?为什么茶又与道扯上关系。茶与道到底又有些什么关系呢?有人说吃饭是道,行街是道,工作是道,脚下行的是道,柴米油盐样样都是道,头头是道,这些都只是表象所表达的道,而更高的道指的不是这些,为什么会说天人合一,为什么会讲我即是道,道即是我?其实这些都与极高境界离不开的。当时提倡茶道的人,并不是说的这些平常的东西,而是一种境界,一种精神境界。

提出茶道的人,是唐朝的陆羽,陆羽在《茶经》里很讲究地说了饮茶的方法,诸如茶具、用水,他说泡茶泉水最好,江水次之,井水不好;如果用雨水,雨雪水为上,其次是梅雨,最差是雷雨水等等;他又说了煮茶的艺术,点茶艺术兴于唐朝,就是从陆羽时期开始出现。

陆羽不但提倡饮茶的技术,提倡要注重精神层面境界,道德方面的修养,崇尚高尚的品德和情操,修身养性等的精神境界。并把儒、释、道文化融入茶文化之中,把传统文化的“道”,交融相错发展成茶道精神。茶艺、茶道成为具有时代性的思想产物,茶艺、茶道精神一直流传并影响至今。

为什么要有茶道,不是酒道?就好像神话故事,为什么不是叫人话故事?或者,有个鬼话,但是鬼话连遍是骂人的说话,意思是大话连篇的意思。酒,应该饮完后飘飘然,有时可能连自己做了什么都不知,所以没有酒道一说。茶道,其实是与个道字有好大关系,因为茶香袅袅,让人慢慢品,慢慢沉淀人的思绪,平静自己的心,可以在平静中领悟更高的精神境界。

“禅茶一昧”是佛教倡导的禅茶精神,品茗参禅,参禅品茗,在茶中领悟禅理以及世间种种,禅于茶中现,茶中现禅机。禅与道,其实都是同一样东西。不管做什么,都离不开一个心,在老子的道讲的是善,所以说德,一个人的心念表现出来是善的,就是善的,表现出来恶的,就是恶的。心就是你的道。

当心平静而专注时,就会产生力量,就会生起智慧。这个是茶道中最主要的特质,不受外物诱惑,不受外界纷扰,这就是中国的茶道精神。

中国茶道和日本的茶道又有什么不同呢?

中国茶道说的是:怡,清,和,真。

怡,怡情性清;清,清心寡欲,不要有太多的贪婪,清正廉明;和,以茶交友,以茶待客;真,守信,真诚,不弄虚作假。

日本的茶道,是唐朝传到日本的,日本的茶道虽然源于中国,但在历史、民族以及环境影响下,与宗教、哲学、伦理、美学融为一体,以"和、敬、清、寂"为日本茶道的精神所在。

日本人饮茶非常讲究,茶室要幽静,茶叶要精细,茶具要干净,茶师动作要规范,既要有节奏感,又要准确到位。接待宾客时,客人入座后,茶师按规定动作点炭火,煮开水,冲茶,然后依次献给宾客。客人要双手接茶,先致谢,尔后三转茶碗,轻品,慢饮,奉还茶碗,饮茶完要对茶具进行鉴赏,最后客人向主人跪拜告别,主人热情相送。

因为时间有限,关于茶和道主说到这些,有机会再探讨传统文化。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乃至人类历史都是一部厚重的历史,这些历史厚重得有时令人透不过气,有机会再去探讨。

四,中秋节的起源与茶的关系

明天就是中秋节,我在这简略提一下中秋的来源,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是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最初“祭月节”是定在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这天,不过由于这天在农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圆月,后来就将“祭月节”由“秋分”调至农历八月十五日。它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盛行于宋朝。中秋祭月仪式是一种古老的祭祀礼仪,祈求月神降福人间。

中秋节是个喜庆的节日,茶和酒都少不了的,有人把茶和酒作为礼物送给人,招待客人也离不开茶和酒。

中秋节夜三五结伴,或游街市,或乏舟秦淮河,或登楼观赏月。明代南京建有望月楼、玩月桥,清代狮子山下有朝月楼,中秋夜出游赏月。

祭月,在中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拜祭月神。在广东部分地区,在中秋晚上拜祭月神(拜月娘、拜月光)的习俗。祭月有茶有酒,有月饼,有水果。然后赏月的时候吟诗作对。《水调歌头》宋·苏轼,苏轼的水调歌头最出名。

五、如何挑选茶叶:

西湖龙井,外形扁平光滑,峰苗尖削,芽长于叶,色泽嫩绿,茶汤嫩绿明亮。

洞庭碧螺春,条索纤细,卷曲呈螺状,满披茸毛,色泽碧绿,茶汤碧绿清澈。

君山银针,属于黄茶,而且是黄茶之冠,叶底嫩中带黄匀亮,茶汤橙黄明净。

信阳毛尖,茶叶形状细秀均直,白毫明显,是绿茶之王,茶汤嫩绿鲜亮。口味回甘。

武夷岩茶,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叶片红绿相间或镶有红边,茶汤橙黄明亮,是乌龙茶的状元。

安溪铁观音,乌龙茶类,茶叶形状卷曲,肥壮圆结匀整,茶汤金黄似琥珀,七泡仍留余香,口感回味悠长。

祁门红茶,红茶中的皇后,茶叶紧细匀整,峰苗秀丽,出产地在安徽,茶汤红艳明亮。口感甘鲜醇厚。



1.以茶代酒

据《三国志。吴志。韦曜传》记载,吴国第四代皇帝孙皓,嗜酒好饮,每次设宴客人都不得不陪着他喝酒,“虽不尽入口,皆浇灌取尽”。但朝臣韦曜却是个例外,他博学多闻,深得孙皓器重,酒量小,所以孙皓每次宴客都会为韦曜破例,一发现韦曜无法拒绝客人的敬酒,就“密赐茶,以代酒”,这是我国历史记载中最早的以茶代酒。

2.九曲乌龙的传说

相传灵山大坞盆地,有一对年近60才喜得贵子的老夫妻,他们给儿子起名“阿龙”,一天,阿龙见两只溪虾争抢一颗小珠,觉得好奇怪,他把珠子捞起来含在嘴里,一不小心吞了落肚,到家后,阿龙觉得浑身奇痒难忍,吵着要洗澡,一进浴盆即变成一条乌龙飞出屋外,跃进溪里,向远处游去。老夫妻哭叫着拼命追赶,乌龙留恋双亲,连游九程九回头。于是有了一条九曲十八弯的溪道,一直通往钱塘江。九曲乌龙的传说就这么传开了。

3.敬亭绿雪

相传古代有一位叫绿雪的姑娘,她美丽善良,心灵手巧,绿雪姑娘以制茶谋生,她炒制的茶叶形如雀舌,挺直饱满,冲泡后汤清色碧,白毫翻滚,茶汤更是持久留香,茶客们为此趋之若鹜。后来,当地有权势者抢夺茶园并要霸占绿雪姑娘,她坚贞不屈,在和强权势力斗争无果的情况下,最后跑下万丈悬崖。当地百姓为了纪念她,把敬亭山茶改为‘敬亭绿雪’。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4,951评论 6 49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606评论 3 38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0,601评论 0 35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478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565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587评论 1 29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590评论 3 414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337评论 0 27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785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096评论 2 33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273评论 1 344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935评论 5 339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578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99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440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163评论 2 366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133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茶的发现和利用已有四千七百多年的历史,且长盛不衰,传遍全球。“茶之为饮,发乎于神农氏,神农尝遍...
    六堡茶事阅读 209评论 0 0
  • 茶的发展轨迹,带你了解茶的历史 》》》 中国茶文化知识 1. 茶的历史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栽培、利用茶叶的国家...
    晨峰_02c6阅读 456评论 0 0
  • 骇浪惊涛四海哗,新时世界叹花花。 百年岁月流如矢,几度兴亡话与茶。 士到危时方见义,国无净土忘为家。 岿然南社风流...
    茶诵阅读 2,523评论 0 18
  • 中国茶道的起源 茶道,是在茶事活动中融入哲理、伦理、道德,通过品茗来修身养性、品味人生,达到精神上的享受。修行是茶...
    闲雅茶生活阅读 126评论 0 0
  • 中国人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 陆羽在《茶经》中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传说茶是神农在野...
    李证道阅读 1,360评论 0 4